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年家庭史:她被单位精简后与丈夫团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7:33  新京报
60年家庭史:她被单位精简后与丈夫团圆(组图)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们退休前照了这张照片。当时相馆的人说先拍一张,我们要是觉得好再找他拍。相片出来后,老伴说有张就行了,要那么多干啥。现在底版保不准还在那家相馆存着呢。

60年家庭史:她被单位精简后与丈夫团圆(组图)
这个小铜茶壶还是1987年二闺女从柬埔寨买回来的,你别看它小,闺女说能辟邪保平安。

  ●户主:李治安

  ●成员:一家18口人,包括妻子李有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等

  ●档案:北京人,现住海淀区知春路

  李有云一直认为,1962年,她做了一件有魄力的事。

  那一年,李有云成了单位精简下放的对象,“我是党员,带头响应国家号召。”

  此后的16年,她陪伴在外地工作的丈夫身边,回到北京时已46岁。

  这么多年,微笑始终没有抛弃李有云。她乐呵呵地絮叨,十几年时间都用在了丈夫和孩子身上,这些年能和丈夫在一起,“知足。”

  下放

  随军跟丈夫赴藏

  李有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门头沟斋堂商业局做会计,一干就是6年。

  1958年,26岁的李有云调到斋堂煤矿。

  一个月挣46块钱,算是高工资了。那时,丈夫在部队工作每个月挣一百多元钱,“几分钱一斤米,两个人的收入给两个孩子花,生活有滋有味。”

  谁也无法料到,3年自然灾害来了。由于职工名额与粮食分配挂钩,从1960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决定精简下放干部和职工,1962年,这项政策波及到斋堂煤矿。

  这年春节刚过,厂长找李有云谈话,说“你是党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丈夫又在部队工作,家庭条件好,自己要做出牺牲”。

  李有云一开始想不通,当年精简下放的基本是在单位表现不好,或是家庭成分不好的员工。满5年工龄的职工和业务骨干原则上不精简。

  李有云径直去找了领导,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军属就要做出牺牲。

  婆婆劝她不要找,安心在家带孩子。

  在西藏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的丈夫李治安正好回来探亲,他告诉妻子,精简了可以陪自己去西藏,不再两地分居。

  李治安的话说到了李有云的心坎上。结婚七年,丈夫只回过两次家,李有云甚至怀疑,每次随汇款寄来的家书,是不是别人代写的。

  李有云决定跟丈夫走,但没想到,这一走就是16年。

  漂泊

  放弃外地转正机会

  那时从青海进藏没有铁路,李有云坐部队的车从西宁出发,300里路一个站,颠簸了8天才到日喀则。

  和另外20多个军属一起,李有云也被安排在当地一座喇嘛庙里,丈夫偶尔回来,一间小屋成了她和丈夫的家。

  一天,军部的人到喇嘛庙找一名连长的妻子,没说几句女人便号啕大哭,连长牺牲了。

  从那以后李有云每天都担心军部的人再来喇嘛庙,生怕听到丈夫的名字。

  为了打发时间,李有云到当地的一个储蓄所做临时出纳,一个月挣36块钱。

  1967年开春,李有云挺着肚子回北京了,她怀孕了。

  临产前,李有云躺在医院里,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很亲切,但护士的一句话却搅了自己的好心情,“你们看这个西藏的孕妇,普通话说得多好。”

  长期日晒让李有云的皮肤变得深红,在产房里显得格外扎眼。

  因为担心丈夫,李有云生完孩子就回了日喀则,储蓄所要给李有云转正。

  一天李治安刚回家,李有云严肃地说,“储蓄所要给我转正。”

  “转正好啊,那样你就是正式职工了。”李治安鼓励妻子。

  李有云急了,好什么啊,转正了以后就扎在这?李治安想也对,仗不会一直打下去,两个人终究要回家和孩子团聚,两个人翻来覆去想了一夜,最后决定,放弃转正。

  返京

  开小卖铺过日子

  1970年,部队将李治安调到四川,李有云和丈夫一起到了成都。

  第二年,李有云生下了小女儿,四个孩子在成都与父母团聚。因为孩子小,李有云放弃了工作专门在家里照顾孩子,直到1975年,一家人才离开成都到了北戴河。

  1978年,李治安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北京,李有云也回来了,她想,这下一切都该回到原有的轨道上了。

  但事情总在想象之外。

  李有云找到原来单位,希望重新安排工作,但因为年近50岁,没有办法再回到最初的岗位上,而计算的工龄也只有在斋堂煤矿工作的5年。

  “每个月只能从煤矿拿到18块钱。”李有云说,当年下乡的大女儿刚刚回城,儿子也从部队回来了,一家6口人的日子突然过得紧巴。

  为了改善生活,李有云在小区里开了小卖铺。

  据《当代北京大事记》记载,1961年10月到1962年底,北京对工业进行关、停、并、转,共精简职工40万人。这批人大多都被纳入低保。

  80年代末,李有云也成为低保的一员,随着李治安的离休金逐年上涨,家里的生活又红火起来。

  如今,李有云患上严重的肾病,每周都要去医院做透析治疗。

  “很遭罪,别人体会不了。”李有云说,当年在西藏就已经患上了肾病,但因为医疗条件不好,没治好。

  前年,李有云享受大病统筹政策,医疗费大多数都会报销,老伴每月数千元的离休金,“每天跟老伴出去转转。”

  让老两口欣慰的是,四个孩子都有着稳定的收入,“我的外孙子还是公务员哩。”

  李治安说,每个周末都会有孩子回来,他俩觉得挺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