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年家庭史:那时候谈恋爱越穷越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7:40  新京报
60年家庭史:那时候谈恋爱越穷越好(组图)
  1950年,我参加了补习班,一天下课后,三个关系好的同学凑一起,说拍张照片吧。后排左边的是我,在四人中年纪最小,才13岁,最大的已经25岁了,因为解放前都没有机会念书,同学年龄差异大。

60年家庭史:那时候谈恋爱越穷越好(组图)
  2007年,我70岁生日那天,7个兄弟姐妹都到齐了。我家兄妹7个,我是老大,前排是5个姐妹,后排左三是我老伴。曾经一起住窝棚的7个孩子,现在都白发苍苍了。

  ●人物:车进

  ●家庭成员:曾经是父母及7个兄妹共9人;现父母去世,自家共8口人,儿子、女儿各一家3口,一个孙子,一个外孙女儿。

  ●家庭档案:北京人,生于龙须沟地区,现住朝阳区高家园

  撩起裤脚,还能看到腿上的伤疤,那是龙须沟留给车进一生的烙印,不美,但是抹不掉。

  60年过去了,昔日穷人家的丫头变成了73岁老妪。和老街坊们也散了好多年了。

  几乎没有人再提起关于龙须沟的事,但那个挨着臭水沟的窝棚区,是她忘不了的“出身”。

  苦难 

  (疯子) 受欺负,丢了钱,臭鞋、臭袜、臭沟、臭水、臭人、臭地熏得我七窍冒黑烟!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

  老舍话剧《龙须沟》第一幕

  当年的龙须沟,是一条汇集所有污秽的下水道,三四米宽,从天桥蜿蜒到红桥,不长,但臭气熏天。

  这里是穷人的代名词,居民多是从河北文安等地逃难而来,他们没有正式的职业。沿河走过去,都是各种杂活,拉洋车的、磨剪刀的、卖糖葫芦的…… 

  牟家井,天坛以北,龙须沟北岸的一个院子。

  上世纪40年代,车进一家住在这个院子里。 

  父亲是赶马车的,送煤、送货,在龙须沟,这是相当好的工作了,不但能养活一家老小十几口人,还能住上两间瓦房。

  而这一片,总共只有7间瓦房,其他都是从瓦房延伸出的“苇子房”。 

  “苇子房”是龙须沟人主要的住所。 

  那是一种用苇席和泥糊起来的矮房子,小孩子睡觉时脚一蹬,墙就一个洞,脚就伸到隔壁家去了。

  “苇子房”连成一片,形成窝棚区。窝棚区没有下水道,居民的垃圾、死猫死狗都丢在里面,沟旁还有不少染房、手工作坊,各类废水也都往沟里排。 

  更多的是煤渣,倾倒在岸边,天长日久,沟越来越窄。 

  下雨天,水溢出沟岸,漫过小桥,甚至淌过门槛,流进家里。漂起来的不但有死猫死狗,还有死尸。

  大人小孩只能赤脚趟水走,很多人身上长毒疖子,得皮肤病。车进腿上的疤痕也是那时留下的。

  疾病瘟疫也不是稀罕事。

  日军占领期间,有一年闹霍乱,一辆日军的白色石灰车开来。妈妈把车进藏进了厕所,透过厕所的缝隙,她看到隔壁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她的发小儿,被扔进了石灰车。男孩得了霍乱,当时还没死,不过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改变 

  (赵老) 东单、西四、鼓楼前,哪儿不该修?干吗先来修咱们这条臭沟?政府先不图市面儿好看,倒先来照顾咱们,因为这条沟教我年年发疟子,淹死小妞子;一下雨,娘子就摆不上摊子,你拉不出车去…… 

  老舍话剧《龙须沟》第二幕

  终于解放了。

  龙须沟的日子也有了变化。

  1950年初,政府把自来水引到龙须沟的前街。穷人们不用再喝苦水了。过去,车进所住的龙须沟和金鱼池一片,只有两口私家井,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从这两口井买水,因为井水不苦。而穷人就只能喝又苦又涩的地下水。

  紧接着,这一年的初夏,施工队工人和解放军战士们来了。“眨眼工夫”,龙须沟西段6000多米的明沟就被填平了,永内大街东便道、东晓市大街、金鱼池大街和天坛北坛根,还埋入地下4条下水道,龙须沟第一次有了下水系统。

  填平后的龙须沟变成了一条马路,车进家从临沟变成了临街。那起身就能将洗脸水泼到沟里日子不复返了。

  而这个从没有念过书的穷丫头,也开始读书认字了。这一年,新政府办起补习班,车进因为在弟弟的帮助下能够读几句三字经,“有底子”,直接从小学3年级开始读,那一年她13岁。

  1952年,车进小学毕业。1954年,经过两年的补习,她拿到了初中文凭。 

  6个弟弟妹妹则比她幸运,都有机会上学,多数都考上了中专或大学。 

  父亲也加入了大车社,每个月拿30多块钱的工资,随后又进入灯具厂,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 

  告别 

  (娘子) 二嘎子更有出息啦,进工厂当小工子,还外带着念书,赶明儿要是好好的干,说不定长大了还当厂长呢!

  老舍话剧《龙须沟》第三幕

  车进能够进工厂,也离不开龙须沟这个“穷出身”。

  1958年的一天,车进在大院外墙上看到718厂的招工广告,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单位。

  相比招工考试,查出身是进工厂更重要的一关:是不是地富反右子弟,政治上有没有不可靠。718厂是军工厂,属于保密单位,政审需要查三代。 

  车进对履历表记得很清楚:成份,从爷爷那一辈填起;个人简历,从7岁开始填写,一直写到上班前。出生、成长在龙须沟,父亲是赶马车的工人,车进的身世完全符合又红又专的标准。

  第一批考入工厂的,车进所在的龙须沟大院就有三四个人。

  当时工厂是个封闭的场所,交流也仅限于工人之间,尤其是作为保密单位。因为整天在一个车间工作、一个食堂吃饭,年轻人之间渐渐有了感情,很多人都“时髦”地自由恋爱了。车进和老伴也算是赶了时髦,当时只有车间书记撮合了一句:“你们俩挺般配的”,原本互有好感的两个年轻人就走到了一块儿。

  那时候,谈恋爱不谈房子不谈钱,越穷越好。他们1961年结婚,还是住在龙须沟的大院,此间因住房不够,政府给他们分了一间8平方米的“苇子房”,住了3年,车进说,自己算是从龙须沟嫁出去的。

  直到上世纪60年代,车进所住的窝棚区才有了彻底改变,市政府对这一地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改建,1966年,用修地铁挖出来的土填平了残存的金鱼池,并在原址上建起了简易楼,使几代蜗居于“苇子房”中的居民住进了楼房。

  简易楼房一户一套,车进家人多,一套房住不下,政府又在不远的西园子分了一套平房给她,自此,她的“小家”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5平方米。

  1984年,车进从718厂退休。

  退休前一年,单位在酒仙桥给她分了一套房,车进正式告别了龙须沟。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