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年家庭史:没雨鞋的我一下雨就得趟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18:04  新京报
60年家庭史:没雨鞋的我一下雨就得趟水(组图)
  这是我们全家1989年照的全家福,遗憾的是,我父亲去世的比较早,没能跟我们合影。母亲(前排右一)、姐姐一家(前排左一、后排左一、后排左二)、我们一家(后排右三、右四,后排左三)和弟弟一家(后排右一、后排右二,前排中),正好10个人。

60年家庭史:没雨鞋的我一下雨就得趟水(组图)
  1961年,我在东城21中上高一,那时我们学校属于教会学校,都是男生。那年夏天,我们班级组织去来广营进行劳动课。中间那个戴帽子、穿背心的人就是我。

60年家庭史:没雨鞋的我一下雨就得趟水(组图)
爷爷留下的药书

  ●人物:赵福临(72岁)

  ●家庭成员:4口人,包括二老和儿子、儿媳

  ●家庭档案:北京人,现居于东直门北小街草园胡同62号

  时隔46年,赵福临仍清楚记得暴雨当天所发生的一切:漏雨的房子、深及膝盖的积水、坚持要去上班的母亲,还有他趟着“河”背母亲去车站。

  他说,从没见过那么大的雨。

  他听说,那天,有人淹死了。

  还有人说,是蛟龙发怒才引发了大水。

  1963年8月1日 晴

  我的家人我的家

  在北京市第五汽车修理厂当钳工已经一年了。

  生活平淡而有规律。每天早上,我都到北新桥坐班车到位于永定路的单位上班。

  下了班就回家呆着。

  东直门北小街的草园胡同62号。我的家。

  那是一间由小碎砖头砌成的平房,18.4平方米。房子坐东朝西,夏天晒,冬天大部分时间见不着阳光。

  窗户没有玻璃,只用高丽纸糊着。这种纸棉性大,遇到大风也不易破。

  瓦片盖的屋顶时不时漏雨。房东人好,每次都在修好之后再收房租。

  我家有五口人,父母,大姐,我和弟弟。

  家里的主要生活来源靠母亲当老师的工资。她是一个慈爱的女人,从不打骂子女,一心只想照顾好我们。

  父亲,严肃、不爱说话,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他教育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学会自己克服,尽量不要麻烦别人。

  姐姐是个要强的人,但她初中毕业就主动说不上学了。她知道,家里情况不好,还要供我念书。之后,她在首钢中心实验室当工人。现在,她已经嫁了人。

  弟弟是我们搬到城里以后出生的。年纪不大却很懂事,大家都很疼他。

  在我小时候,北京特爱下雨。那时我没有雨鞋,一下雨就得趟水。所以,我不喜欢下雨天。

  今年的夏天雨水不多。有时也想,下场雨凉快也好啊。

  【背景:8月1日,《天津日报》第三版左下角登载了一则小消息,标题是:8月中旬将有大雨。当日,大雨从淮河上游地区移至海河流域,路经区域都发生特大暴雨。】

  1963年8月7日 阴

  平淡的一天

  前两天真的下雨了。不过雨不大,下一会儿,停一会儿。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不过,生活依旧。

  母亲依然早上7时多出门,坐106路公共汽车去崇文区培新小学上班。

  我也是按时去坐班车。

  在单位,大家都闷头干活,相互间也不怎么聊天。

  个别喜欢唱歌的小伙子一边干着活,一边哼哼小曲。算是一种别样风景。

  下班了,回家,吃饭,睡觉。

  又是平淡的一天。

  【背景:8月7日,河北司仓迎来了24小时760毫米的降雨量。】

  1963年8月8日 暴雨

  背着母亲“破浪”前进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

  一大早,我就被雨声吵醒。雨点击打着房顶的瓦片砰砰乱响,心里感觉毛毛的。

  不一会儿,房屋墙角开始漏雨,母亲忙找了两个盆接雨水。

  家里人都醒了,穿好衣服在屋里呆着,想等雨小了再出门。

  雨越下越大。母亲拿起雨衣准备往外走。

  我拉住她,劝她别去学校。她说,不能把孩子们晾在那儿。

  打开门,路上的积水已深及脚脖子。我决定背母亲去车站。她将雨衣顶在头上,趴在我背上。

  越往街面走,积水越深。走到草园社区门口时,积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膝盖。

  社区对面的一个仓库门被雨水冲开,木头随着雨水漂了出来。

  平时六七分钟的路程,我花了一刻钟才把母亲送到车站。雨衣留给母亲,我冒雨赶去坐班车。

  到的时候,车上已坐满了人,一些不是我们单位的人也都来搭车。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浑身湿透。

  一位小伙子拧着衣角,哗哗往下滴水。他大发牢骚,这雨大得没边了。

  9时许,雨下得更大了。听说,东直门门脸处地势最低,积水最严重,还淹死人了。

  下午4时30分,我下班了,路上的积水已没有早上深了。

  由于下暴雨,做小买卖的父亲没有上街摆摊。

  晚上回家后,父亲做了一顿莜面的“猫耳朵”。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聊家常。话题离不开窗外的雨。

  临睡前,父亲特地嘱咐我们,睡觉警醒些,别睡得太死。

  【背景:8日早8时到9日早8时,北至昌平沙河、东至朝阳楼梓庄,包括整个城区在内的900平方公里土地上,24小时平均降水量达300毫米。东西长安街等主干道积水半米以上。】

  1963年8月9日 小雨转阴

  蛟龙发水的传说

  一早起床,暴雨已退去,天空仍飘着小雨。积水已没有昨天厉害,但低洼处,仍没过脚脖子。

  10时左右,雨几乎停了,天空依旧阴沉。

  一家人开始收拾被雨水浸泡过的屋子,母亲将床底下的物品全搬到床上晒晾。

  我和父亲则把蜂窝煤的炉灰撒在砖地上吸水。

  屋外,街坊都在议论这场暴雨。

  大家都说,北新桥那地方有个海眼,经常发水,于是人们捉了惹祸的蛟龙锁在海眼附近。蛟龙很愤怒,不甘心被锁住,一直在挣扎,终于在昨天让它得逞发威。

  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个传说,但都说的神乎其神。

  好在雨停了,大家也都开始恢复了往常的生活。

  【背景:9日下午,几条河流全线漫堤,楼梓庄地区的5个村子和一个农场全部被淹,交通阻断。】

  1963年8月10日 晴

  天晴了

  天晴了,但阳光不足。

  家里依然潮湿。

  家人把被褥、衣服拿出来晒晾,其实只能靠风吹干这些东西。

  【背景:10日下午5时左右,北京空军部队一架运输机起飞,载着1200多公斤熟食和药品,朝着楼梓庄飞去。】

  (“背景”内容据《北京日报》报道)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