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吴仁宝在农业生态园调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7日11:18  新华社
图文:吴仁宝在农业生态园调研
吴仁宝在华西村农业生态园了解花木生产情况(8月12日摄)。

  吴仁宝:打造“天下第一村”的老书记

  吴仁宝在华西村农业生态园了解花木生产情况(8月12日摄)。

  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人们亲切地称吴仁宝为“老书记”,因为从1955年至2003年,吴仁宝在华西村党支部、党委书记的岗位上整整干了48年,他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华西村由一个欠债累累的贫困村,逐步发展成为人均存款超百万元的“天下第一村”。

  记者见到吴仁宝时,82岁高龄的吴仁宝精神矍铄,用一口苏南方言与记者交谈。老书记只说观点,不提业绩,回顾华西村的发展史,他说,华西人有富裕、幸福的今天,是因为掌握了“实事求是”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法宝。

  华西村刚组建时,面积只有0.96平方公里,人口667人,穷得叮当响。在“以粮为纲”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吴仁宝率领村民办起了一家小五金厂,这座“地下工厂”运营10年,给华西人创造了上百万元的利润,也是华西村走向共同富裕的第一个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仁宝大胆解放思想,发展多种经营,很快使集体收入达到上亿元。他善抓机遇,研究市场,在村里推行各项改革创新,逐步打造出工业、农业、商业、旅游、建筑等产业齐头并进的坚实经济体系。为了让更多农民共同富裕,华西村近年还对周边20个经济薄弱村实行组合,纳入大华西的发展版图,并帮扶中西部,营建了“省外华西村”。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华西村方圆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南有“钱庄”(工业区),北有“粮仓”(农业区),中间是村民生活的“天堂”(生活区),全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上交利税超过8亿元,一个“不土不洋,亦城亦乡”华西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典范。

  什么是社会主义?对此,吴仁宝有他切实而具体的理解:“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他说:“华西村的幸福有三条土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华西村的村口,竖有一面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吴仁宝的两句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吴仁宝参加工作近60年,作为中国首富之村的“当家人”,他却给自己立了一条“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当华西村农民已住进第六代别墅,吴仁宝现在依然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简陋老房里。

  今年82岁的吴仁宝,每天仍坚持工作10多个小时:早晨5点多起床,收听新闻、检查村容、察看企业、接待游客、参加会议,还时常与村民坐谈,了解生产生活情况……一直要忙到夜里12点,睡眠仅五六个小时。

  吴仁宝是个名人,但外地游客和参观者要见他一面并不难,每天上午10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华西村民族宫会堂,为游人作一场或多场报告,介绍华西经验,并满足大家与他拍照合影的愿望。面对一批批来听报告的游客,村里一位导游感慨地说,华西村最有名的“景点”还是老书记。

  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