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山:凤凰城的灾难与重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2日11:16  河北青年报
唐山:凤凰城的灾难与重生
地震前的唐山。常青/拍摄

唐山:凤凰城的灾难与重生
地震后的唐山。常青/拍摄

唐山:凤凰城的灾难与重生
现在的唐山

唐山:凤凰城的灾难与重生
现在的唐山夜景

  大型媒体联动报道《共和国地标》将以时间为序,梳理不同时期曾经凝聚过我们目光的地点,通过串联并解读这些地标,还原它们的历史细节,展现它们的现实状态,为广大读者拼出一串新中国成长的足迹。

  当选地标:河北 唐山

  当选理由:1976年,一个城市的灾难与重生  

  立秋过后,唐山的天气并没有凉爽起来,反而变得更加燥热。每到傍晚,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一队轮滑少年在纪念碑西面的广场绕着临时跑道一圈一圈地飞驰,热恋中的男女坐在纪念碑下的台阶上窃窃私语,广场花坛旁边几位坐着轮椅的老人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老人的子女说该回家了,“这么快就走啊?”老人有些不情愿,其实,他在那儿已经坐了一个多小时了,但老人觉得这一切“总也看不够”。

  抗震纪念碑广场对于唐山人来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即是灾难的纪念,又是重生的起点。20多年前这座碑在建,广场四周是废墟和简易房,一日三餐是那时候唐山人每天最操心的事;而今,广场上的唐山人满足、幸福,广场附近一座二十几层的大厦门口,路虎、悍马、奔驰等高级车比比皆是。

  唐山人:拼命创造生活拼命享受生活

  2008年,唐山获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唐山这座从地震废墟上崛起的城市,经历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十年快速发展,已经如他自己的“凤凰城”名号一样,灾难过后得到涅槃。

  唐山的出租车司机大多都会跟客人聊几句天,记者就碰到这么一位,他先是抱怨刚刚买了一盒假烟,又自我开解说“ 无所谓,真烟一天一盒,假烟三天抽一盒,替我省了钱了,也不错。”这种乐观的性格是唐山人的一个共性,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关仁山就是唐山人,他对记者分析了唐山人乐观的根源。“唐山距离东北很近,有着东北人的豪爽与豁达,再加上唐山是工业城市,开滦文化养育了唐山地域文化的根基,开滦煤矿工人每天面对黑暗的巷道,每天面临生死,所以上地面来了就要喝酒就要吃肉,要享乐、要幽默。更重要的是唐山人承受了精神上的大灾难,经过大地震的死里逃生,更要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就是创造,拼命创造生活,拼命享受生活,唐山人活明白了。”

  记者站在新华道与建设路交叉口数了数,在一分多钟等待信号灯的过程中,眼前就有一辆路虎,一辆奔驰和两辆宝马车驰过,“豪车之城”确实名不虚传。关仁山曾经写过一篇《因为唐山,所以这么活》,他分析唐山豪车多是有原因的,“一个有经济基础,一个是消费观念,与唐山人及时行乐的意识有关。别的地方有钱就买房,唐山人比着买好车。”

  但唐山人不止是拼命享受生活,地震过后他们更加懂得感恩,关仁山说这也是唐山人在灾难过后特有的人文精神。“ 个体户捐款捐一个亿,在别的城市不可想象,但唐山人干得出来。农民把粮食卖了去灾区支援,即使是作秀也做不到这个程度,这是一种豪气和感恩情怀。”

  唐山城:简易房搬迁房商品房唐山人活得不易

  常青原是唐山市展览馆的摄影师,1976年“7月28”唐山大地震三天后他便拿起相机穿梭于废墟间,直到10 月份才回去盖简易房。33年来他的拍摄没有停止过,他的相机由最早的德国产禄莱双镜头120变成了现在的佳能5D2数码相机,镜头中的影像也由一片片废墟变成了现在美丽的凤凰城。从商业到工业,从建筑到道路,常青的镜头记录了唐山一点一滴的变迁,他常说,别人关注的都是身边的小圈子,我看到的是唐山30年来全方位的变化。

  建设路是唐山市最繁华的道路之一,常青拿出一组照片,展示了建设路的前世今生。“地震的时候建设路只是一条土路——路上仅有一座小楼没倒。地震过后刚建设的时候,建设路是两车道,到了90年代变成五车道,市委书记赵勇来了以后,拓宽道路,建设路变成了现在的八车道。”

  常青的记忆所及,8年的简易房生活最是难忘。“一出门就是废墟,冬天为了保暖都用纸箱子贴在墙上,能用的都用上了。唐山人还编顺口溜,‘砖头压油毡,房轻心里安。’为什么心里安呢,如果再地震的话房子塌了也砸不死了,别看房子简单,心里觉得挺放心了。‘出门是瓦砾,吃水靠肩担。’大家每天都要做的就是去外边挑水,三顿饭还得生火,要拉煤劈柴。每天三顿饭忙活着你,别的什么时间都没有了。就是为了生存,没有别的需求了,吃完饭以后一家人就睡觉了,一天就过去了。生活特别单调,什么也没有。”常青还开玩笑说那时候基本像回到原始社会,刀耕火种那样的,第一要义就是生存。

  地震十年后,大规模的正式房屋开始建设,唐山人管那个叫搬迁房,现在常青一家还住着当时的搬迁房,据说建设标准能够抗击8级地震。“这边还在拆简易房,那边就要开始建,到90年代已经初具规模,像那么回事儿了。但看上去建筑规格都是一样的,都跟火柴盒似的,因为出自同一个图纸,里面的结构都一样,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搬,不分干部和群众,一律按照一家多少口分房。”

  常青拍了不少现代小区的照片,看上去非常漂亮,他感慨说,现在都是高层了,高级社区,欧式建筑,从简易房到商品房,每次看到这些照片,都会觉出唐山人活得不容易。

  常青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拍漂亮的风光片,但大地震改变了他的主业,从拍废墟开始,常青的镜头成了纪实的工具。他把所有的照片按照拍摄对象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袋里,封面上写着“开滦医院”、“建设路”、“抗震纪念碑”、“机车车辆厂”……每个文件袋里,都记录着唐山市一个细节的变迁。

  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袋水泥、第一辆机车都在唐山诞生,大地震毁了一切,照片中的机车车辆厂路面凹陷,一片废墟,开滦煤矿只有井架还是直立的,其他建筑都塌成一片。当时西方媒体曾经预言唐山将在地球上消失,然而,常青的镜头自豪地记录下了另外的影像:一辆“和谐号”列车由唐山机车厂生产出来、曹妃甸工业区在海上升起……文/《河北青年报》记者赵丽肖 摄/除常青提供照片外均为《河北青年报》记者刘飞越摄

  河北青年报独家供稿新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浪国庆特别策划“共和国地标”专题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唐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