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预计本周截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14:22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东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预计本周截流(组图)
水利工程示意图

广东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预计本周截流(组图)
竣工后的效果图 阙道华 摄

广东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预计本周截流(组图)
搬迁的居民依依不舍收拾最后的家当  本报记者 阙道华 摄

  本报今天消息 记者彭卫、通讯员朱裕超报道:今日从乐昌移民办公室了解到,受围堰影响的乐昌峡水库移民现已全部搬迁完毕,库底清理正全面展开,如无意外,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本周将进行大江截流。

  乐昌地处广东北大门,武江河穿城而过,上游集雨面积宽达4988平方公里。由于山区河道狭窄,上游又没有防洪控制性工程,只能依靠堤围来防御洪水,防洪能力脆弱,每逢暴雨便洪患频频。1992年以来,乐昌已遭受6次大洪灾和特大洪灾。

  为了粤北人民早日免受洪涝灾害之苦,本报曾多次呼吁乐昌峡水利工程尽快上马。2008年1月9日,在图纸上沉睡了近半个世纪的乐昌峡水利枢纽工程终于开工。按照规划,工程建成后,武江70%的流域将得到有效控制,乐昌城区和韶关城区的防洪能力将由现在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标准。

  经过一年半的紧张建设,乐昌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武江河上,过江桥梁已经建起,工程车辆倾倒的大量的土石将武江河分前后两层拦腰截断,武江河水改经570米长的导流洞过水。

  在大源镇,曾经热闹的小镇变得寂静冷清,受围堰影响的178户690多名当地居民已全部搬迁到附近的临时住所居住,数百名孩子则被安置在乐昌市区的新时代中学和乐昌三中就读。为保证大坝安全,大批施工机械正在对140米水位线以下的房屋进行拆除,防疫人员则忙于消毒以保证下游水质。

  据乐昌市水库移民办公室透露,9月5日,包括大源镇政府在内的全部水位线以下人员均已撤出,明天,库底清理工作也将全部完成。

  老人老宅老城

  留守留恋留下回忆…

  阙道华

  9月5日的大源镇,库底清理进入了倒计时。此起彼伏的破拆声在从未有过的寂静里显得格外刺耳,彻底告别洪患的喜悦和对祖屋田园的恋恋不舍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别离情愁。

  73岁的邱文俊老人庄重地收起了写有“邱氏门中历代宗亲”的牌位。老人严格遵循着当地的习俗,每逢初一十五和节日他总会给先人上香。9月2日是农历的鬼节,也是老人在祖屋里最后一次拜祭先人。

  8月31日,邱文俊已经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到了距离镇上两公里外的一个废弃仓库,那里也是老人临时的新家。但之后几天老人依然呆在了自己的祖屋,枕着仅存的床板入睡。老宅由先人传下已经100多年了,老人实在不忍离去。

  9月1日,邱文俊将已经扔到门口的小方桌和发黄的木沙发又搬回了老宅,他从城里买回了烧鹅、猪肉,邀来了20多个亲朋好友,痛饮了一夜。老人和其他三位长者挤在破沙发上,其余的十几个后生只端着碗吃饭。老人说:“再简陋,搬家大餐还是要吃的。”

  56岁的潘亚华老人好不容易找来了收买佬(收废品的小贩),围屋用的铁栏杆卖了200元,锄头卖了8元。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收买佬并不好找,可是老人开心不起来。孝顺的儿女已经帮老人在乐昌市区买了一间80平方米的商品房,但是老人还是喜欢住在祖屋:“住了30多年了,买菜、买烟的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这几天,罗聪秀看着屋门口自家栽种的盆景发愁。寡居的她实在没有力气再搬走盆景了,在她的央求下,记者花了200元买走了一盆。2006年的特大洪水,曾经冲毁了她的家园,还夺走了丈夫的生命。如今,她将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过新的生活。

  在镇卫生院里,肾结石发病的欧老汉是最后的病人。老人年迈耳背,腿脚不利索,医生们依然悉心照料他,直到搬迁大限到来。镇卫生院的宿舍是一座苏式建筑的老房子,牢固的石墙上爬满了青苔,房子里只剩下墙上贴着的明星海报。

  镇里的餐馆都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关门搬走了,只剩下“林兴餐馆”和镇政府、镇卫生院一起坚守到了最后。十几年来,小餐馆用的猪和鸡鸭都是自己养的,因为口味地道也是镇上最旺的餐馆。7天前,餐馆养的禽畜都吃完了,老板依然从外面采购肉菜回来做给最后的留守人员吃。“关门了,先回乐昌城休息一段时间再找出路吧。”店里王姓老板娘告诉记者。

  大限到了,村民搬走了,镇政府、卫生院和林兴餐馆也搬走了,没有鸡鸣犬吠的小镇显得格外冷清。

  9月5日的大源镇,库底清理进入了倒计时。此起彼伏的破拆声在从未有过的寂静里显得格外刺耳,彻底告别洪患的喜悦和对祖屋田园的恋恋不舍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复杂的别离情愁。

  73岁的邱文俊老人庄重地收起了写有“邱氏门中历代宗亲”的牌位。老人严格遵循着当地的习俗,每逢初一十五和节日他总会给先人上香。9月2日是农历的鬼节,也是老人在祖屋里最后一次拜祭先人。

  8月31日,邱文俊已经将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搬到了距离镇上两公里外的一个废弃仓库,那里也是老人临时的新家。但之后几天老人依然呆在了自己的祖屋,枕着仅存的床板入睡。老宅由先人传下已经100多年了,老人实在不忍离去。

  9月1日,邱文俊将已经扔到门口的小方桌和发黄的木沙发又搬回了老宅,他从城里买回了烧鹅、猪肉,邀来了20多个亲朋好友,痛饮了一夜。老人和其他三位长者挤在破沙发上,其余的十几个后生只端着碗吃饭。老人说:“再简陋,搬家大餐还是要吃的。”

  56岁的潘亚华老人好不容易找来了收买佬(收废品的小贩),围屋用的铁栏杆卖了200元,锄头卖了8元。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收买佬并不好找,可是老人开心不起来。孝顺的儿女已经帮老人在乐昌市区买了一间80平方米的商品房,但是老人还是喜欢住在祖屋:“住了30多年了,买菜、买烟的地方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这几天,罗聪秀看着屋门口自家栽种的盆景发愁。寡居的她实在没有力气再搬走盆景了,在她的央求下,记者花了200元买走了一盆。2006年的特大洪水,曾经冲毁了她的家园,还夺走了丈夫的生命。如今,她将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过新的生活。

  在镇卫生院里,肾结石发病的欧老汉是最后的病人。老人年迈耳背,腿脚不利索,医生们依然悉心照料他,直到搬迁大限到来。镇卫生院的宿舍是一座苏式建筑的老房子,牢固的石墙上爬满了青苔,房子里只剩下墙上贴着的明星海报。

  镇里的餐馆都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关门搬走了,只剩下“林兴餐馆”和镇政府、镇卫生院一起坚守到了最后。十几年来,小餐馆用的猪和鸡鸭都是自己养的,因为口味地道也是镇上最旺的餐馆。7天前,餐馆养的禽畜都吃完了,老板依然从外面采购肉菜回来做给最后的留守人员吃。“关门了,先回乐昌城休息一段时间再找出路吧。”店里王姓老板娘告诉记者。

  大限到了,村民搬走了,镇政府、卫生院和林兴餐馆也搬走了,没有鸡鸣犬吠的小镇显得格外冷清。

  “中国江河第一漂”退出历史

  即将开始的大江截流将乐昌峡水利枢纽推向了高潮,然而,由于工程蓄水后将淹没九泷十八滩漂流的大部分河段,曾经的“中国江河第一漂”因此被永远埋入历史。

  九泷十八滩又名乐昌峡,它像一条银色的纽带,横系在古老的大瑶山脉,北与雄奇的金鸡岭紧密相连,沿江两岸,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河道弯曲如银链蜿蜒,水流湍急似飞龙腾跃,漂流全程50公里。

  1987年,乐昌市在此推出漂流,开全国江河旅游之先河。当时,广东甚至没有一家生产漂流艇的工厂。乐昌旅游局的陈大姐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当时我们从省里要了10万元,从武汉买了10艘漂流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搞起了漂流。没想到漂流异常火爆,每天要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能结束。”

  据陈大姐回忆,1995年是乐昌峡漂流最兴旺的时候,每天有3000多名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一天五六十艘漂流艇同时开漂,蔚为壮观。坪石的宾馆爆满了,成百上千的游客就去商店买来席子露宿街头,只为过一下“第一漂”的瘾。

  今年6月,九泷十八滩漂流正式停漂。几十艘漂流艇被锁进了坪石的仓库。孤独的船夫偶尔会回到坪石码头缅怀往昔。

  与九泷十八滩一同消失的,还有漂流途中可以搭乘观光的旅游小火车和一条老旧的铁路。陈大姐说:“别看这段铁路并不起眼,它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商办铁路———粤汉铁路中的一段。”2006年的特大洪水将这条古老的铁路掀翻在武江河畔,如今铁轨上的铆钉有些已经生锈了。随着乐昌峡水利工程蓄水的开始,这段可以载入中国历史的老铁路和蒸汽机车将被深埋水底。    

  乐昌旅游局局长梁丽娟告诉记者:“乐昌峡的建设对于乐昌旅游并不全是遗憾,九泷十八滩漂流没有了,老火车没有了,两岸绮丽的风光还在,我们正在原景区范围内按照4A级景区标准草拟平湖游的全新规划。”

  ■名词解释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围堰的作用既可以防水、围水,又可以支撑基坑的坑壁,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截流:堵截河水迫使其流向预定通道的工程措施。截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项目。中国至今为止截流规模最大的是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1年1月进行的大江截流。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乐昌峡 工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