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组图: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窝棚(3)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08:56  新浪文化
组图: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窝棚(3)
  住窝棚最担心的是刮风下雨。起风时,窝棚被吹得摇摇晃晃,下雨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组图: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窝棚(3)
  2008年2月2号暴雪从早上约7点一直到下午16点左右.生活在窝棚的民工,基本上二三个小时要清扫窝棚上的积雪,否则会被压塌。

组图: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窝棚(3)
  来自徐州的徐学志和女儿在避暑。2006年4月放下了老家收入不错的煤炭生意,带着20岁的女儿来义乌淘金。然而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赔,如今他租用了几亩地皮耕种并经常把自己灌醉。

组图: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窝棚(3)
  反思过去的徐学志,来自徐州。他说自己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4月28日雷鸣电闪的晚上,不知那棵神经出错了,不听朋友的劝告放下老家收入不错的煤炭生意带着女儿来淘金。二年来不但没赚到反而连老家带来的钱都赔进去了,否则早已住新房了。

  窝棚(2007-2009年)  

  浙江义乌拥有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了大量来自河南的商丘、上蔡,安徽的淮南、淮北、阜阳等地的农民工朋友前来创业, 搞建筑、当保姆、拉三轮车、打零工等,做着城市人不愿做的苦活,累活。随着他们的到来,在义乌的下王旧村、山口、宗塘等地竖起了一排排低矮简陋的民工窝棚。窝棚一般是由石棉瓦、蛇皮袋、竹棍、木板搭起,可见里面的席子、旧棉絮、废弃木板是床, 很为简陋,有时甚至连门都没有。窝棚是民工栖息和生活的地方,这是他们在微薄收入下的无奈之举。但在城市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窝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不谐之音。城管部门加大对“窝棚”的管理,必要时予以拆除。没有“窝棚”的民工如今安身何处?树丛还是雨棚。

  2010年1月22至24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人民摄影报社主办的第18届(2009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比赛暨华赛中国作品初评在河北白沟举行,大赛评选出9大类共18个单项奖,以及年度杰出图片编辑、杰出记者等4个年度奖项。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