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学大师季羡林骨灰昨日在河北易县安葬(图)

国学大师季羡林骨灰昨日在河北易县安葬(图)
季承和父亲雕像合影

  本报保定电 (记者寇国莹 通讯员陈继忠、于正万) 昨日是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许,季先生的雕像和墓地在易县清西陵腹地的华龙皇家陵园落成,在儿子季承的护送下,季先生的骨灰盒安放于墓地。原中国文联主席、著名歌唱家王昆的丈夫周巍峙、作家卞毓芳、季老好友张强、李小军、中国制砚艺术大师邹洪利、军旅书画家路德怀、青年雕塑家纪峰等文化艺术界人士约150人参加了落成仪式。

  骨灰安放时,没有哀乐,响起的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据介绍,季老的骨灰主要分三份,一份在山东老家,“睡”在妻子身旁,也了了他一个心愿;一份放在北京万安公墓,因为这个公墓离北京市区比较近,方便亲朋好友和关心季老的人前去悼念;第三份,也就是这次一周年要在易县崇陵西侧的华龙皇家陵园里举行的“季羡林先生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呢?据季承介绍,季老墓地和雕像落户易县,一来是看中易县山清水秀风水宝地,二来生前与歌唱家王昆有个约定,身后都葬到那里去,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交谈,倾述那些没说完的话。

  季羡林先生的墓铭由军旅书画家路德怀起草并书写。路德怀不但精于书画,还博通汉语言文学。墓铭写成后季老之子季承十分赞叹,指示一字不改全文刻于墓碑。

  季羡林的墓碑,被设计成书架模样。2.5米高、2米宽的“花岗岩书柜”上方,季老的全集整齐码放,而下方的南北史、前后汉、新旧五代、史记、隋书、魏书和宋书等一应俱全;花岗岩石碑上,由红学家、中国文学博物馆馆长冯其庸书写的三个大字———“季羡林”。石碑前面,是一座等人高的青铜雕像,左侧是小猫虎子憨卧,右侧是两柄荷花,一柄绽放,一柄含苞。据雕塑者、韩美林学生纪峰称,季先生是“端坐在未名湖畔远眺”,音容笑貌宛然季老犹在。

  相关新闻

  华龙皇家陵园

  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公墓,1992年由爱国港商张世义先生创建。陵园以倡导新型墓园文化为主题,受到了民政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并获得了前民政部长崔乃夫亲笔题赠的匾额,“华龙皇家陵园”由此得名。

  1995年1月26日,爱新觉罗·溥仪的骨灰入葬华龙皇家陵园。中国“交响乐之父”李德伦先生、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梁左先生,以及多位中外驰名的文化名家,均长眠于该陵园。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季羡林 安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