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唐山专电 34年前,一场大地震震动了唐山,震动了中国。34年后,走在新唐山市的路上,有凝重有悲伤,但同时还有唐山人不屈的精神。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缅怀着那场灾难中逝去的亡灵,在唐山的纪念碑、纪念墙、纪念馆,在唐山的每个角落,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昨天是第34个“7·28”纪念日,记者在唐山切身感受到了唐山人对逝者的深情缅怀。
那顶绿军帽我一直留着
地点:唐山市中心纪念碑广场
2010年7月28日,阴沉的天空似乎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做着某种铺垫。大街上,上了岁数的市民神情凝重。8点30分,唐山市中心广场,高耸的抗震纪念碑下,摆满鲜花。纪念碑主碑高30米,用花岗岩石料贴面,四只巨臂直通天际,象征着新唐山建筑拔地而起和人定胜天的精神。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围着纪念碑反复打量,久久不愿离去。
镜头一: 恩人啊,34年了你在哪儿
一名手提金属箱和旅行包的中年妇女跪倒在碑石前。只见她打开金属箱,双手托出一顶略微泛白的军帽,面对泛着金光的碑文,泣不成声。
她拭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对着碑文低声吟道:“34年来,我一直在找你。每过一个‘7·28’,我就为你写一句话。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你们给了唐山第二次生命。”妇女表示,“我得了癌症,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来。虽然至今还没找到你,但我还会找下去,我的一生都在追随军人,军人救了我,我嫁给了军人,我的女儿也当了兵。”
记者询问得知,妇女姓田,大地震那年,她才16岁。“那天凌晨天摇地动后,我发现自己被卡在水泥板下,就在死亡临近时,一名军人用双手扒开水泥板,将我救出来,我忘不了这位军人手上的鲜血滴在我头上的情景。我的头被水泥板砸破了,他摘下头上的军帽戴在我头上,然后又去解救别人。”
田女士说,昨天凌晨3点42分,她就来到了纪念碑下,点燃了蜡烛,悼念在地震中死去的亲人。“我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这里,无论是随军去了外地,还是最近搬回唐山。今天凌晨一起来的有百余人,大家一起为34年前的唐山祈福,为34年后的唐山祝福。”
镜头二: 四川人,你们救了我们全家
田女士的举动引起纪念碑前的市民围观,同样也感染了市民的情绪。记者注意到,人群里,一名中年男子随着田女士的诉说,眼眶红了又红,终究还是没能控制住,流下热泪。
“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不敢忘的是在那场劫难中死去的亲人,还有解救唐山的军人,以及那许许多多从四面八方伸来的援手。”落泪的周先生说,他家有8口人在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自抗震纪念碑建起后,他每年都会在7月28日当天,来广场坐会儿。
听着田女士的诉说同样落泪的安女士说,他们家当时无人遇难,但她还是会在这一天来到纪念碑前坐一会儿,“地震时,多亏四川的一家人,将我全家从废墟里扒了出来。震后我们一直在找这家人,但始终未能如愿。这家人姓韩,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全家更想找到他们,问他们一声好,我们也想到地震中的四川去帮助他们。”
镜头三: 乖女儿,爸爸救不了你了
就在人们纷纷向纪念碑献鲜花时,有一位白发老人在台阶下面静静凝望,不时挥起手中的长笔在地上写着地书。“难忘今天7·28,魂在唐山!”老人收笔后,表情依然凝重。
“您当时有亲属不幸遇难吗?”记者虽然小心,但仍触痛了老人34年前的回忆,话语刚落,老人已经哽咽。
老人姓贾,今年已经80岁。贾老先生擦着泪水向记者描述了当年的不幸,“地震时,我抱起儿子就往外跑,刚跑出两步,就被掉落的屋梁砸到,倒地的一瞬间,我将儿子压在身下,我们俩被死死卡住,我的腰部被砸断。”而这时,他听到了旁边废墟中传来大女儿的“救命”声,但他无能为力。“女儿,爸爸也被压住了,救不了你啊。”贾先生说,这是他对大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镜头四: 解放军,永远是唐山的恩人
采访中,很多老人说,大地震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哀伤,还有一份感动,在这份感动中,解放军就是其中之一。
上午9点钟,空军某部集合几十名官兵列队来到纪念碑前,整顿队伍后,战士们拉出了“重温军人誓词,弘扬抗震精神”的横幅。
4名战士持一面鲜红的八一军旗从纪念碑前庄严走过,战士们敬礼致意。随后,战士们面朝纪念碑,庄严宣誓。
该军政治处主任姜主任表示,“该支队伍是当年参与震后救灾的部队,所以每年今天,部队都会组织官兵代表参与悼念活动,在纪念碑前重温军人誓词,同时发扬前辈们的抗震救灾精神。”宣誓完毕后,官兵们依次在横幅上签字。这一举动,也让很多市民感动,“你们解放军永远是唐山人民的恩人哪。”人群中,一位老者泣声道。特派记者 岳亦雷 张永生
纪念墙上刻着我最亲的人
地点: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
镜头一: 亲人,在这儿读你的名字
昨日中午,记者在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看到,前来缅怀亲人的市民,几乎充斥了这座刚刚建好的公园的每一寸空间。十余面高约10米,长约30米的纪念墙上,刻满大地震中罹难者的名字。就在几天前,纪念墙刚刚补刻了罹难者姓名4187个。
市民庞女士在纪念墙的B区中指出父亲的名字,“我们家10多口人,只有我跟姐姐活着。”庞女士说,一场地震,遇难的人太多了,“也许只有建纪念墙这种形式,才能更好地让亲人们记住他们。”记者注意到,有些市民因为遇难亲人较多,不得不拿着写有亲人名字的纸张,在查询台查到对应区域后再一一寻找。
在抗震纪念墙旁边,昨日才正式开放的唐山抗震博物馆人头攒动,“由于工程还未全部竣工,这次也只开放三天。”参观者王先生说,博物馆还原了地震当时的场景,“很逼真。”
镜头二: 签售,再现空中生命线
在大地震遗址公园南门门口处,一位老人在现场签售,书名是《空中生命线》。虽没有任何的宣传,但仍吸引了一群人驻足。老人叫李升堂,1976年,时任唐山飞机场航行调度室主任。
李老告诉记者,当年大地震后,“周边公路、铁路、桥梁毁坏殆尽,通讯也被切断,唐山人民陷入绝境。唐山机场果断拍板,开辟了唐山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通道。”
李老说,当时机场调度楼倒塌,他就和战友们用眼看、耳听、大脑分析的原始方式,连续奋战15天。“15天里总共指挥3000多架次救灾飞机安全起降,未发生任何差错,最多的一天指挥356架次飞机起降,最短起飞间隔仅为26妙,被称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所有的救灾物资、药品、伤员全部依靠这唯一的生命通道运进运出。”
2006年,李升堂被评为“感动唐山10大新闻人物”。“因为我熟悉这段历史,所以将其记录下来,留给后人缅怀。”李升堂说。
真实的大地震比电影更残酷
地点:唐山新华电影院
昨日中午,在唐山市新华电影院门前,等着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当日该影片的放映密度已经饱和。
在放映厅内,记者发现,观众中有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放映过程中,每次出现唐山方言对白时,都会引来观众们的认同;每出现一次唐山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都会从观众席中发出一阵小“骚动”。
带着孙子来看电影的王女士说,除了这次,她从没进过电影院,“地震那年我21岁,一个弟弟在地震中遇难,我感觉电影中的场景接近现实,只是真实的地震持续过程,没电影那么长,但却比电影更残酷。”
一位当年亲历地震的单先生说,他也是平生第一次进电影院,“今天进到这里,不为看电影,而是重温那份难忘的记忆。”说话间,单先生擦了一下泪眼……晨报唐山专电 特派记者 岳亦雷 张永生
经历过苦难才懂得“惜福”
没有因地震掉过一滴泪
讲述人:张润芳 74岁
1976年,张润芳的爱人在临县的铁路上工作,不常在家,大儿子在唐山部队上当兵。40岁的张润芳带着二女儿和小儿子住在唐山遵化县的乡下。7月27日晚上,两个孩子睡下后,听见外面开始打雷,张润芳出去把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和床单收进了屋,随后也睡了。半夜时分,一阵强烈的晃动将张润芳惊醒,与此同时,床边柜子上的花瓶、墙上的相框都掉在了地上。刹那间,张润芳意识到,地震了。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抱着睡在身边的小儿子跑出屋。而剧烈的晃动,让她根本无法起身,只好尽力把孩子拽到自己身边,护在身下。由于女儿睡在隔壁房间,张润芳大声叫女儿的名字,还没听见回答,房子就轰然倒塌了。
剧烈的摇晃过后,张润芳扒开自己和儿子身上的砖头泥块,从废墟中爬出来,也把女儿拉了出来,一家人安然无恙。“那时候我一滴眼泪也没掉,没工夫也没精力。”两个孩子的吃喝,家里防震棚的搭建,都要靠张润芳一个人操持。孩子的爸爸在地震后的第五天,才心急火燎地赶回家。“他爸进村前都不知道我们娘仨是死是活。”在看到家人无恙后,张润芳的男人扔下一卷单位发的油毡,急急忙忙又回了单位。“不怪他,他在铁路上工作,那时候最需要人了。”张润芳从没因为这件事说过老伴儿一个“不”字。地震后一个月,张润芳才收到大儿子捎来的口信,说自己跟着部队在救灾,让家里放心。
现如今,身体依然硬朗的张润芳老两口,最大的希望就是抱上重孙。“苦难都是在旁观者看来严重,真正赶上了,没工夫琢磨啥叫苦难。”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张润芳,道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挖破手指也没留住父亲
讲述人:刘磊 65岁
刘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唐山钢铁公司下属某分厂做宣传干事。他的老家在沈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76年的7月,刘磊的父亲挂念“老疙瘩”,千里迢迢从沈阳来唐山,就住在唐钢的宿舍。7月28日凌晨,刘磊睡到半夜热醒了,想要到院子里凉快凉快,刚走到房门口,地震就发生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就这么阴阳相隔。”时至今日,说起那时那刻,刘磊还是难以压抑自己的感情。恢复平静后,刘磊疯了似的用手挖掘身后的废墟,手指鲜血淋漓,指甲都被磨掉了。然而,当父亲被找到时,已经停止了呼吸。“那就是人间地狱,人们都疯了似的在废墟前寻找自己的家人。”当发现家人已经离开时,短暂的悲伤过后,又去帮助寻找其他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
悲伤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刘磊就回到单位为恢复生产做准备。“工人们顾不上悲伤,从废墟上来到单位。”当时的唐钢也基本上被夷为平地,工人们把被掩埋的机器设备挖了出来,尽量修复。仅仅用了14天,唐钢就炼出了震后第一炉“志气钢”。
地震后不久,刘磊的大哥从沈阳来到唐山,料理了父亲的后事,并将父亲的骨灰带回东北老家安葬。2006年,刘磊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进入唐钢工作,同年,刘磊从唐钢退休,现在在家安享晚年。2008年,汶川地震后,刘磊从不多的积蓄中拿出4000元钱捐给了灾区。
第一次直面的是汶川地震
讲述人:刘丽 24岁
“虽然我是唐山人,但我第一次直面地震,却是2008年的汶川。”刘丽坦言。在刘丽的记忆中,依稀记得,童年时,奶奶会在某个夏天的傍晚,在饭桌上和爸爸妈妈感叹一声“今天是28号呀。”然后饭桌上没了笑声。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那场灾难以及“唐山精神”。2008年,刘丽在成都读大学,5月12日,成都市震感明显。之后的三天,刘丽和同学们都被安排在学校操场上过夜。“那时我才体会到当年的唐山人是怎样的心境。”刘丽说。直到现在,当门外楼道里有人脚步稍重,引来楼板震动时,刘丽依然感觉到心里“瞬间揪紧”。她不知道当年处在灾难中心的父母和其他唐山人,用了多长时间才摆脱了地震带来的梦魇。“可能只有真的面对过灾难,才能体会到这种平淡的幸福。”现在刘丽渐渐理解,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要惜福”。
前天,刘丽陪父母看了《唐山大地震》,从电影院出来后,父母只轻叹了一句:“34年了,真快呀。”
晨报记者 何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