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江西称化工区日排万吨污水入长江不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1日07:19  新闻晨报
在建的兴达化工厂区门外仍摆放着硫酸罐 晨报特派记者 张 源 本版现场图片 在建的兴达化工厂区门外仍摆放着硫酸罐 晨报特派记者 张 源 本版现场图片

兴达化工厂区外的2公里明渠 兴达化工厂区外的2公里明渠

当地环保执法队正在之江化工企业排污口处检查 当地环保执法队正在之江化工企业排污口处检查

  □晨报特派记者 张源 江西彭泽报道

  “江西彭泽化工区日排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严重威胁下游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居民饮水安全”——这是日前出现在各大网站上的一则爆炸性消息,彭泽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顿时吸引了亿万民众关注的目光,尤其是长江下游安徽、江苏、上海等地的百姓,不少人甚至为此担心不已。

  晨报记者实地调查后却发现,所谓“万吨剧毒污水”其实并不存在,当地居民并未出现大面积中毒、身体不适的现象。在彭泽矶山化工园区下游20多公里的安徽省东至县,连续半年来水质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标准要求,不会威胁到下游百姓的用水安全。

  [现场直击]

  未见“剧毒污水”踪影

  江西彭泽县矶山化工园区,距离县城大概6公里左右,集中了一批精细化工企业。园区完全建成后共有11家企业,但目前大多数厂房都还没有立起来,已经建成生产的有九江之江化学工业公司等3家,另外一家彭泽兴达化工有限公司即将试生产。

  由于园区内大部分企业还没开始生产,放眼望去整个园区就像一片建筑工地。被指每天“试生产排出的强酸性废水灌满了约2公里长的明渠”的彭泽兴达化工有限公司,其实还没建设完工,厂区内几间厂房都还在搭建。

  昨天,记者对照此前报道的图片,来到那条“2公里长的明渠”处,并未闻到什么特殊的气味,水里除了一些生活垃圾外,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工业污水。但在厂区大门外,摆放着五六个巨大的硫酸罐,罐体显得有些破旧,距离这条最终汇入长江的明渠大约20米远。厂里一位师傅告诉记者,厂子还没开始生产,但因为之前把硫酸罐放在明渠里洗,被环保局罚过。

  九江之江化学工业公司,被指向长江内直接排放剧毒强碱性废水。记者绕厂区一周后发现,此前被拍到过图片的“剧毒废水排放口”已被填埋。企业负责人解释说,那个口子根本不是污水排放口,而是该公司施工时不慎造成的渗漏口,在相关报道还未出现时就已经处理好了。

  在矶山化工园区周围,记者没有看到居民聚集区,几家企业的工人大多住在园区外。在园区一个主要路口处,记者看到了一块“彭泽矶山印染化工集控区”的标牌效果图,其中没有看到污水处理厂的区域。

  [居民心态]

  开始担心用水安全

  彭泽县马当镇也在长江边上,距离矶山化工园区只有10多公里远,镇上的居民用水也都取自长江。排污的报道出现后,马当镇的居民用水安全突然间成为彭泽老百姓非常关注的话题,不少身处化工园区上游的县城居民都替马当镇百姓担心不已。“我们吃的、用的都是长江水,还真没觉得水有啥不对。”马当镇居民朱健并没有听到“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的说法,记者的问题倒让他有些吃惊。记者走访了镇上其他一些居民,尽管不少人都担心自己的用水健康,但最近这段时间,他们身边都没有亲友因用水出现中毒或身体不适的情况。

  “多少有点影响,所以明年我们的自来水厂要往下游再移6公里,还是离化工园远一点好。”马当镇自来水厂厂长李世清说,他们是距离矶山化工园区最近的一个自来水厂取水点,镇上居民的生活用水也都从长江里取。“起码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水质异常的情况。”李世清看到了“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的报道,但他自己却感觉没啥动静。“卫生防疫部门每个月来检查一次,都要提水样化验的。要是水不能喝,我们早就停产了。”

  尽管实际用水并未出现太大异常,但污水事件曝光后彭泽百姓对于化工园区的存在却提出不少看法。“彭泽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置彭泽老百姓的生命健康之不顾。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是决策者的失误!”在彭泽论坛上,一位网民的这番言论引发不少彭泽百姓的共鸣。

  [环保局长]

  如有万吨毒水任由处置

  “要真的日排万吨剧毒污水,我这个局长随便怎么处置!”彭泽县环保局长刘南桥这两天有些寝食难安,“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的报道把他这个局长折腾得够呛。“我们园区里现在一共就3家企业在生产,就算把在建的兴达也算上,4家企业设计的最高排放量,满负荷运转每天也才4287吨,哪来的万吨毒水?”

  气愤之余,刘南桥也坦言被曝光的两家企业的确都存在问题,只不过问题被媒体夸张和放大了。“兴达根本还没试生产,报道说的‘污水排放口’其实是排雨水的。企业为了省钱买了几个二手的硫酸罐子,里面有残余酸泥,他们就违规把罐子拿到排水明渠里去洗,所以PH检测到了强酸性废水。这个情况我们已经启动了惩罚程序。”

  “之江化工的氨水渗漏也被说成是常规排污。企业施工时操作失误,造成管网局部破裂泄漏,这被发现后就马上停产处理了。”刘南桥说,企业存在问题他们绝不护短,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说我们园区没有污水处理厂,没有遵守‘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规定,这个不客观。园区内3家在生产的化工企业,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没这个他们根本就别想开工。兴达目前还没试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正在同步建设,怎么违规了?”刘南桥对于此前媒体的报道非常不满。

  当晨报记者问到“为什么规划里看不到污水处理厂”时,他解释说,“三同时”要求的是企业环保项目的建设与主体要同时,园区内已经筹划建设一个大型的污水集中处理厂,预计明年建成后能达到6000吨的排放量。“现在为什么没建好?弄那么大个锅,我们没那么多人吃饭!现有的几家都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是为了节约成本,规模不到硬上项目那是浪费。”

  彭泽环保局副局长朱华优告诉记者,此前时常有媒体记者来当地就环保问题进行采访,但不少“记者”或多或少都会在采访之余提些额外要求,这让他们苦恼不已。“去年有人来我们这里,张口就要15万元。”报道“万吨剧毒污水入长江”的媒体记者也是朱华优负责对口联系的。“上周四来的,周五下午就走了。之后来过一次电话,说报道已经上网了,影响很大,问我为什么还没有领导表态,还说他们将继续做深度报道,但深度报道的稿样可以先给我们看看。再之后,这个记者就找不到了。”

  [企业回音]

  日排万吨就是扔掉半个厂

  九江之江化学工业公司在矶山园区内算规模较小的一家,但一条新闻就让这家公司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之江化工总工程师付居标看到记者来采访,先拉着记者来到他们投资500多万元兴建的污水处理厂去看。“污水池是24小时运转的,也不是今天才盖起来,怎么能说我们偷排、偷放呢?”付居标说,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基本都是PH值在11-12左右的碱性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必须在PH值、COD(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达标后才能排入长江。“我们目前每天的排放量大概在50吨左右,满负荷生产时最多能有100吨。”

  “要是真的日排万吨剧毒污水,下游早倒了一片人了!”付居标说,报道所指的强碱性废水其实就是氨水,如果以“强碱性”的标准计算,氨水的含量要达到17%,日排万吨的话就是排放1700吨氨水。“我们整个厂子里所有库存加生产总共拥有的氨水,才不到30吨。一吨氨水不含运输成本都要4000多元,一天排1700吨要将近700万元,我们会蠢到把厂子的一半扔江里么?”

  当记者问到为何照片中触目惊心的污水排放口不见了时,付居标回答说:“我们的确发生了渗漏事故,在加装一个沉淀设备时工人不小心把池底撞漏了。这个情况我们已经停产处理了,渗漏最严重时,我在长江口那里检测的氨水含量不到3%,通过阳光和风力作用挥发,不会对下游构成很大威胁。”但付居标也承认,渗漏事故大概造成1吨左右含氨水的废水入江。

  [下游影响]

  不会影响上海居民用水

  安徽省东至县与江西彭泽县交界,就在矶山化工园区大约20多公里处。东至县环保局副局长江明礼告诉记者,东至县境内距离矶山化工园区最近的一个水质监测点,近半年来从未发现水质异常现象。“我们是每个月查一次向市里上报,一个季度的数据再向省里上报。”

  江明礼说,目前监测主要还是靠人工完成,与江西交界处一个24小时的自动监测站正在建设当中。“近半年来的例行检查结果,长江水质都达到了地面水环境质量3级标准,有几次还达到2级标准,符合国家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标准要求。”江明礼告诉记者,从安徽东至县的检测结果来看,矶山化工园区生产不会对下游安徽、江苏以及上海等地的居民用水构成威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污水 长江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