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浪首页

图文:公祭29位遇难村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16:37 华商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26日,大竹园镇政府在废墟上为29位遇难的村民举行了公祭。

  泥石流发生第九天,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7月26日公祭遇难者。

  祭亡灵——念出逝者名字

  鞭炮声骤然间响起来,噼噼啪啪,震彻山谷。旋即,烟雾就升腾开来,一时遮住了山谷两侧的青山。炮声略微停息的片刻,就能听到女人的嚎啕,口中念念叨叨,但已不成句子,只能分辨出是在呼唤亲人——“爹啊……妈……”、“娃儿……”

  公祭现场

  山谷里堆着鞭炮纸钱和花圈

  7月26日上午10时许。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泥石流发生已第9天了,七堰村依旧沉浸在悲痛中。

  村口竖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公告牌:“718灾害公祭仪式于26日上午在七堰村举行,请广大镇村干部、武警官兵、遇难者亲属及亲朋好友参加。”另一块牌子上提醒着,“参加公祭的同志请步行”。

  沟口附近的路面还能看出模样,没走几步,就已支离破碎,到处是碎石泥浆。刚刚平整出的一条便道,又被几天前一场暴雨冲得一片狼藉。往上走3公里,那里原本有个叫做林家院子的地方,如今变成一个巨大的深坑——人们在这里挖掘搜寻了一个星期,只找到12名遇难者的遗体,还有17人,不知所终。

  51岁的王益春站在一座桥的桥头,一条白色的孝布在他头上绕了一圈,拖在身后,一飘一飘的。而王益春始终呆立着。“望乡桥,但愿眺望家乡的他们,能安息吧……”

  王益春是紫阳县蒿坪人。蒿坪离七堰村不远。7月16日,泥石流发生的两天前,他和妻子、女儿来七堰村探望岳丈一家。发生泥石流那天晚上,他在镇上。8点多还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女儿说:“不要紧,我们正在往高处搬,没事的。”过一会再打,手机就接不通了。

  他47岁的妻子、22岁的女儿,还有岳父、岳母一家5口,总共7个人,都被埋了,只有女儿的遗体找到了。

  王益春后怕着,“幸亏还有两个娃子(儿子)没来(串亲戚),要是来,也‘招了’(方言,坏了,糟了)”。

  从广东赶回家的林通买的纸钱更多,“有12万张”,装满了几个纸箱子。他还买了几千块钱的鞭炮,一卷一卷地摞在一起,搬到半山上,然后一条条铺开,黄黑色的碎石泥浆地面上就出现一道道红色,很刺眼。

  往年回家探望爹娘时,林通也喜欢买些鞭炮放,一大家子人热闹热闹,而这次……林家院子失踪的29人中,有24人是林氏家族的。

  林通32岁了,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变故,这条汉子举足无措。他只能用家族的名义送了一个花圈,上写“悼念七一八洪灾林氏遇难者”。

  一一念出8旬老人和6岁孩童的名字

  几天前,人们曾在林家院子附近的一块碎石滩中搭起个简易的公祭台,很快被一场暴雨冲垮了。大伙只能用几根竹竿撑起几块黑布,挂出“沉痛哀悼七堰村718特大洪灾遇难者”的横幅,数十个花圈摆放在四周——这个再也无法简陋的祭奠堂,让人身处其中便备感悲怆。

  尤其是正中摆放的那块白布做就的白底黑字“公奠碑”,上面密密麻麻列出了七堰村一组遇难的9户29人的姓名:

  “黄应风 男 70岁,林金明男 6岁,黄青青 女 15岁,郑宗喜女 68岁,黄帮耀 男 13岁……林本长 男 84岁……”

  公祭仪式开始了。第一项,鸣炮。从10:17,一直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当地政府的官员、参加抢险搜救的武警战士,还有近百名头戴白色孝布的遇难者亲属,都静静地站在碎石滩里,默哀。

  在鞭炮的回响声中,在男人女人的啜泣声中,在低沉的哀乐声中,一名村干部一一念出了遇难者的名字,另一名镇干部诵读了公祭文,“我土七堰,洪灾突袭……相信人定胜天,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援……”

  七堰村一组村民、48岁的黄元应悲痛得已没有了泪水。他一家5口人被泥石流吞噬,70岁的父亲“前一天过生日,第二天就‘打’了(方言,指人故去)”。公祭仪式上,他代表遇难者亲属说了几句话,“国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给我们很大的安慰和信心,让我们从悲伤中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向“全体帮助我们老百姓渡过难关的人,简单地说一声,谢谢了。”

  女人们搂在一起边哭边劝

  女人们抱在一起,搂着对方的肩、头,轻轻拍着,边哭边劝,边劝边哭。

  林家明在人群里嚎上几声,站在废墟上呆立一阵子。他是泥石流发生那天,从林家院子唯一逃出来的人。他躲过了巨石、泥浆,他的父亲、弟弟、弟媳、侄子全被泥石流淹没了。现在,家里只剩下他和儿子,“不会再有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的热闹了”。

  很快,这条碎石泥浆堆积的七堰村,将建起一座公墓,白布写就的“公祭碑”也将刻在一块石头上。

  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既然活下来了,就要好好活下去。”

  救灾进展

  安置点附近将建七堰新村

  七堰村受灾群众安置点设在距七堰村3公里外山下的新铺小学里,今后,这个安置点的附近,或将建成一个有5000名至8000名居民的“七堰新村”。

  18日,洪灾和泥石流发生后,新铺小学门口就挂上红色横幅,上面写着“家园毁了这里就是你们温馨的新家园”。校园内,用红砖临时硬化了一条道路,并搭建了19顶蓝色救灾帐篷,学校二层教学楼也是七堰村村民临时居住的地点。

  负责安置受灾村民的大竹园镇人大副主席马金乾说:“今后七堰村的新村子可能会建在新铺小学附近,这两天已经有专家开始进行地质勘查。”

  马金乾介绍,选择在这里进行七堰村的灾后重建,是因为这里安全些,也离村民原来的家近一些,故土难离啊。“新建成的村子准备叫七堰新村,不再只有500多个村民了,而是拥有5000到8000个村民。七堰新村里,不但有从七堰村迁来的村民,也有从大竹园镇别的危险山地迁来的居民。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山洪和泥石流对半山腰上农户的伤害。”

  据悉,只要大竹园镇的居民的房子成为危房,或者居住在滑塌体易发点,都可迁到“七堰新村”。

  《华商报》记者孙强 李振 王晓亮/文 蔡勇 宁峰 邓小卫/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幻灯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