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俊岭 实习生 安瑞) 消防人员再次回到井口,衣服上又多了些泥水。面对被困井中的妇女,他们7个小时9次下井,却未能将救命绳索牢牢套在被困者身上。
妇女跳进玉米地水井
长安区斗门街办北街村,紧挨村边是一片玉米地。8月2日早上6时30分许,村民张师傅在地里晨练,突然听到有人喊,“有人跳井了。”他赶紧往井边上跑,通过井口往下看,跳井的人像是玉米地主人的弟媳妇,他立即叫人找来其家人,周围村民闻讯赶到现场。据村支书讲,他赶到时,现场围了很多人,村民自发展开救援。从家里拿来了长竿和带铁钩的长绳子,放到井内试图打捞,但井实在太深了,村民不得不拨打119求救。
据村民讲,落井者姓齐,50多岁,斗门街办北街村四组村民。齐女士家庭条件不错,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结婚,儿子在新加坡打工。事发后,齐女士的丈夫一直蹲在玉米地里连声叹气,不愿与任何人说话。
据村民讲,落井妇女可能与家里发生矛盾,一时想不开才跳井。
消防员9次下井救人失败
8月2日下午1时30分许,救援工作仍在继续。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正用鼓风机,往井下送风。据西安市公安局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消防人员讲,上午8时许,他们接警来到现场,先派一名战士下井,查看被困人员的情况。“这是一口新灌溉井,井深约有72米,水面距离地面27米,水井在30米处有拐弯。”消防人员说,人已落入了水中,正在不停地挣扎。
消防救援人员用铁钩和绳子,钩住齐女士衣服,让头露出水面呼吸。要想将人拉出井,就要在其身上套绳子。救援人员先后7次下井,考虑将绳子、腰带、背架固定在妇女身体上,但都最终以失败告终。“井实在太小了,直径最多50厘米,战士最瘦肩宽也40多厘米,下到井里根本无法工作。”消防人员说,除了空间狭小,井下呼吸也比较困难,消防员就算戴着氧气,每次也只能待30分钟,就必须要升井休息。
下午2时,消防人员第9次下井。“我们将钩住被困者的绳子,从做好的绳套中间穿过,将绳套放下去就能保证套住人,再让战士下井用长竿,将绳子往下捅,争取拴住妇女身体。”现场指挥说。下午2时10分,井下救援人员按照预先设计,开始一步步地捅绳子,井口的消防人员焦急地冒着汗。村民拿来数把扇子,为其扇风降温。
大约20分钟后,井下人员示意升井,上来后他失落地摇摇头,“只套住胳膊和头。”按照救援流程规定,只有将绳套到腋下,才能保证拉人时不受伤。
村民捞出落井者尸体
因井内条件所限,消防人员无法工作,建议使用挖掘机挖井。经过与家属的商议后,电话联系到了一台挖掘机。下午3时40分,就在家属等待挖掘机时,一村民提出下井再试一试,但他下井也遇到空间小的问题,只好无奈地升井了。此时,另一村民自告奋勇要求下井,他向村民询问了井下情况。下午4时许,小伙下井,随身带着两条绳,下井10分钟后,被困者救上来了,两条绳子一条绑在衣服上,一条绑在被困者胳膊肘上。被困者升井后,120现场做了检查,齐女士已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