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丹凤邻里上演“让他三尺”(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1:54  华商网-华商报

  

丹凤邻里上演“让他三尺”(图)

  彭家让在已经垒砌了1米高的石坎护坡处回访 本报记者 孙强 摄

  千里捎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安徽桐城“六尺巷”,一百多米长、2米宽。清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京城做官,官至礼部尚书。

  有一年,张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争执,飞书京城,让张英“摆平”吴家。张英回信,写诗一首。

  家人读后,豁然开朗,从中线退让三尺,邻居吴氏颇为感动,也退地三尺,从此,两家和睦友好,宅院之间留下六尺巷。

  本报商洛讯(记者孙强)“让他三尺又何妨”在丹凤真实上演。家住丹凤县庾岭镇街坊村的两户村民,为了“三尺”多长的一块地,差一点就要对簿公堂了,最终,双方各自退让一步,成就了现实版的“让他三尺”。

  祸起滑坡 俩本家结梁子

  “这件事情把我‘折磨’美了!”1月10日,丹凤县人民法院庾岭法庭庭长彭家让,在去往回访两户村民的路上,提起这件事又苦恼、又欣慰。

  街坊村的这两户黄姓村民本是堂兄弟,都是四十来岁,住得很近。小黄屋后有片坡地,是老黄家的自留坡。坡地土质松软,加上天雨“滑坡”,堆在小黄屋后的排水沟,影响排水,对房屋安全构成威胁。

  小黄和老黄平时都在外地打工,两个女主人在家照看。小黄家的去清理屋后水沟里的泥土,老黄家的去查看,二人你来我往,不知怎么就口角起来。两个女人从吵嘴发展成打架,小黄家的说她头上破皮缝了针,指头也折了,老黄家的说她牙也被打掉了,最终把派出所都喊来了。两个女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小黄家的女人很生气,2010年9月,她一纸诉状,把老黄家的女人告到庾岭法庭,要求老黄家“确保自家房屋后檐出水畅通”。

  后来,小黄家旧房翻新,打地基时,把后檐下的坡地挖了一些,老黄家不愿意了。争执随即升级,本是同族兄弟的两家,矛盾更深了。

  诉前调解 两家各自退让

  彭家让接到这份民事诉状,感到颇为棘手。“两家邻居,一前一后,搞不好,只会激化矛盾。”彭家让说:“一个官司十年仇!判案,简单得太(方言:很)!但是判,容易出问题……这官司,不能轻易断。”

  彭家让找原告、小黄家的女人谈话,建议在进入法律程序之前,先由辖区的村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诉前调解”,彭家让作为法官,全程监督协助,小黄家的同意了。调解人员一起找两家,一个多月不知跑了多少趟。

  两家人都给彭法官“诉苦”,说对方的不是。但最终,2010年10月中旬,两家达成了“纠纷调解处理结果”:沿小黄家屋后檐,老黄家的自留坡“向外丈量(退)1米”,由小黄家垒砌至少1米高的石坎护坡,小黄家给老黄家付500元作为补偿。

  各有所得,终于没有对簿公堂。

  解决矛盾 不掏费不跑路

  但事情还没有完,“心结难了”,彭家让隔三差五就到两家去转转,生怕再出事端。今年元旦放假期间,他又去了一次街坊村,看到两家相安无事,很放心。

  昨日下午,记者随彭法官再次回访两家。护坡正在垒砌,老黄家退让了一块宽1米、长约8米的地。从其说话中能看出来,其实,两名妇女心中多少还都有点“疙瘩”,但都对这份调解结果“没有啥说的,满意”。

  彭家让说,“诉前调解”是在法律程序之前的一项制度,不是法院不管,而是发挥基层司法所、村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相互配合,解决老百姓的纠纷。“群众不掏诉讼费、也不用跑路,法官和村民调解员在田间地头就把矛盾协调解决了。”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接受诉前调解,或者调解无效,可以继续诉讼。

  丹凤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林涛表示,2007年该院施行“诉前调解”至今,效果显著。据了解,今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你们原来是办案呢,现在是办事哩!’”彭家让记得有次有个群众对他这样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