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建国路:曾经叫小差市大小差市在清朝就是菜市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1:54  华商网-华商报

  

建国路:曾经叫小差市大小差市在清朝就是菜市场(图)

  张学良将军公馆、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建国路69号 本报记者 黄利健摄东大街那道城墙外,便有菜市场,慢慢地就有了大差市和小差市的名字。

  张永池说,名人们住着牢固的水泥房或砖房,但穷人们却只能躲避在茅草和稀泥搭建的屋子里。放眼整条建国路,贫民区还是占了大多数,这里是个典型的贫富差距大的地方。

  195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10岁的张永池小脸通红地往家赶,天冷,他想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但路过建国路北口时,也停下了脚步。

  虽是冬夜,但这里热气蒸腾,香气扑鼻。卖烧鸡的、卖杂肝汤的……各式各样的小吃组成了一个夜市,卖吃食的小贩们挑着扁担而来,食客或站或坐地围在扁担周围,啃一口热腾腾的鸡腿,还不忘用舌头把嘴边的油舔干净。

  张永池也馋了,他吃了碗汤圆,最后连汤都喝得干干净净。

  时光已过58年,张永池也从孩童变成了老人,听力也有些模糊了。但回忆起当年的那碗汤圆,“香!真香!”张永池说,“又甜,又软,筷子夹不住,我都得用勺子舀呢。”

  作为西安的老居民,张永池在建国路生活超过了60年。而那碗汤圆和那个夜市,是他童年时对建国路最深刻的记忆。

  建国路,根据《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记载,这是一条位于西安城内东南角的街道,南北走向,全长775米。此外,这里在清朝光绪年间曾名为小差市,1952年更名为建国路。

  西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西安老街巷》一书,专门就小差市何时更名为建国路做了考证,得出了“建国路的命名,应早不过1943年5月,晚不过1944年6月”的结论。而张永池也透露,“建国路”之名源于新中国成立之前。

  这条路为何叫建国路,史料少有记述。《西安老街巷一书》中曾提及,“小差市”在新中国成立前更名“建国路”,是因彼时“抗战建国”的口号深入人心,妇孺皆知。

  然而,不论何时更名为“建国路”,大家对它此前“小差市”的名字,是没有异议的。如今,途经东大街的公交车都有“大差市”一站,而现在的“建国路”,曾经的“小差市”,就在大差市的东边。

  张永池说不清“大、小差市”的名字因何而来。对此,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副研究员史红帅解释,“差”是由“菜”谐音而来,大、小差市在清朝,“其实就是菜市场。”史红帅说。

  据史红帅介绍,如今的城墙是明城墙,但在清朝时,“明城墙内还有城墙,”他说,东大街在清朝不是一条街道,“而是一段城墙。”这道城墙将老西安城的东侧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是满族人居住的地方,而南边,“也就是建国路所在那部分是军事区,屯兵、训练均在此。”

  “当时的满族人几乎不经商,但总要购买生活用品,”史红帅说,“东大街那道城墙外,便有菜市场,慢慢地就有了大差市和小差市的名字。”

  在那段城墙上,曾开有两个城门方便居民出入,一个叫端履门;另一个门,“和北京现在的一个旅游景点名字——大栅栏同名,”史红帅说,此门虽早已不存在,“但当年,应该就正对着开在建国路的北口。”

  对于前清的往事,张永池是没有任何记忆的。他对建国路的感情,都是从1950年来到西安并定居后才慢慢积累。路北口的那个夜市,“每天晚上要开到10点才收摊,好多从民乐园听戏回家的人,都要到这吃一点。”张永池说。

  近日,记者从建国门进建国路步行往南,整条街道都充满着热闹劲儿,饭馆一路从南开到北,一到夜间,大小饭馆坐满食客,他们的私家车也把这条不算宽敞的街道塞得满满当当。

  陕西省政协位于此路中段,而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张学良公馆已近建国路北头。建国路两侧,巷子很多,东边是建国一巷至六巷等;而西边更多,从东一道巷排到了东十一道巷……像毛细血管一般,连通着建国路和附近其他主要街道。

  但在清朝,甚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繁华,仅限于建国路北口。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墙还没有建国门。越往南,建国路越安静,也显得贫困。“建国路所在的城区东南部分,自清朝时就不是繁华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史红帅说,当年的繁华地区要数城西南,也就是五味什字、南院门那一片。

  同时,城东南在清朝时为军事区,也限制了这地方商业的发展。“这里,算是清朝和民国初期西安一个幽静的地方。”史红帅介绍,也正是因为幽静,不少名人、富人愿意在这里买地、盖房,自在地生活,地价也相对便宜。

  史红帅的说法,在张永池处得到了印证,在他的记忆中,建国路上的四合院不少,“都是当时贵人居住的。”张永池说。据资料显示,国民党84军军长高桂滋在这里修建了公馆;张学良在这里有公馆;国军师长孙沧浪在此也修建了四合院;国民党时期西安市市长王友直的宅院……“张灵甫的副官,在这也有四合院,”张永池补充,“我和他儿子还是同学呢。”

  张永池回忆,名人的公馆占地大,不仅有砖房、洋楼,还有花园、果园。

  然而,放眼整条建国路,“贫民区还是占了大多数,这里是个典型的贫富差距大的地方。”张永池说。名人们住着牢固的水泥房或砖房,但穷人们却只能躲避在茅草和稀泥搭建的屋子里。

  据张永池回忆,建国路中段的路西曾有个四五米深的大坑,那旁边密密麻麻住着贫民,甚至大坑里也住着人,茅草屋一间挨着一间,进门都要先低头,人多了,在屋子里转个身也难。“别说茅草屋,建国路离城墙近,有时候穷人就在城墙挖个洞,只要人能躺进去,就算个家。”张永池的老伴在一旁补充道。“轰……”这是张永池在阴雨天气里经常听见的声音,它不是雷声,“而是茅草屋倒塌的声音,”张永池回忆,只要到了连阴雨天,这声音几乎少不了的,一声闷响,就意味着一间茅草屋倒了。

  如今的建国路,两边高楼林立,但在张永池的记忆中,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建国路除了名人的两三层建筑外,都是平房。上世纪60年代后,城墙修了建国门,建国路南头被打通,更多的居民开始在这里安家,现有地方不够住,那些曾经的名人们的院子也渐渐被平民所用。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建国路开始改造,平房大面积地拆除,像张永池这样的居民都在两三年内,住上了回迁的楼房,漏雨和积水的日子才逐渐远去。 本报记者 冯强

  逸事

  蒋介石被关押的地方就在建国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后在西安的两个地方被关押,一个是现位于陕西省政府内的“黄楼”,但只待了两天即被转移。第二个关押地就在建国路,是张学良公馆?

  不,是张公馆隔壁的高桂滋公馆。

  如今,高桂滋公馆已成陕西省作协办公所在地。

  高桂滋公馆的建筑和装修水平,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安城,绝对算得上精致。据《西安老街巷》一书介绍,公馆建于1933年,高桂滋专门从上海买来水泥、红松、花瓷砖等高级建筑材料修建。公馆还建了锅炉房和水塔,内设暖气和洗澡设施,楼前还有喷水的水池。如今,公馆旧址外,当年的喷泉水池保留了下来。据常来此处的人说,喷泉至今仍能喷水。

  据史料记载,蒋介石被关押在高公馆时,公馆刚刚建好正在装修,他先于主人高桂滋一家“入住”其中。1936年的中国,内忧外患,高公馆成了整个中国政治漩涡的中心,大家在等待着、猜测着、煎熬着,各方利益在空前地博弈着。蒋介石在高公馆度过了他难熬的11天后,终于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此形成。

  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高桂滋将自己的公馆作价捐献给国家,他将捐房所得款项购买了一架战斗机,赠送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1956年,公馆被分给陕西省作协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高桂滋历任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及农林部副部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陕西省政府参事室主任等职。1959年1月因病去世,灵柩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