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今年春运客流预计将增加6.2%(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4:21  金羊网-羊城晚报
11日,广州火车站。寒流挡不住游子回家的急切心情 羊城晚报记者 刘琳 摄 11日,广州火车站。寒流挡不住游子回家的急切心情 羊城晚报记者 刘琳 摄

  羊城晚报讯记者林翎、通讯员交通宣报道:1月11日下午,广州地区春运指挥部召开2011年广州地区春运动员大会。羊城晚报记者在会上获悉,从1月18日开始,琶洲异地候乘将启动。与去年相比,今年增加了部分大型场地应急安置点,全市共设26个异地安置点,比去年春运最大旅客安置容量增加了13.6万人。

  预计春运客流增6.2%

  广州市春运办介绍,今年春运将于1月19日开始至2月27日结束(共40天)。预计广州地区2011年春运期间客运总量约为2727.96万人次,同比增长6.2%左右。其中铁路发送旅客92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公路发送旅客153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左右;水路发送旅客4.9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民航发送旅客261.76万人次,同比增长8%。由于客流总量较大,且高峰集中,春运任务将十分繁重。广州市春运办表示,广州地区春运运力充足能满足旅客出行需要。

  铁路方面,广州火车站安排始发图定列车47对,临客39对,合计86对;广州火车东站安排始发图定列车101对,临客24对,合计125对;广州火车南站安排开行高铁88对。公路方面,广州市区公路总运力为9755辆。民航方面,白云国际机场日均起降约为850架次。水路方面,水路营运船只6艘(未含过江轮渡及珠江游船只)。

  三种渠道分流

  今年1月以来,雨雪天气持续,广州地区将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春运期间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

  广州市春运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是珠三角区域的分流,协调铁路部门抽调广州火车站北上始发列车在深圳、东莞、佛山和广州火车东站等地始发,提前分流外来务工人员,减轻广州客流压力;二是广州市区域内的分流,通过在客流高峰时段将部分旅客分流到广交会琶洲展馆异地候乘点候车,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流花地区高峰期人流高度聚集的问题。三是充分发挥公路、民航、水路等交通方式分流作用,尤其加强引导中短途旅客利用日趋发达完善的高速公路运输方式返乡,既分流铁路旅客又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启动26个异地安置点

  据了解,今年广州地区《应急预案》与往年相比,增加了部分大型场地应急安置点,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措施分四级启动。旅客异地安置点由2010年春运的31个调整至26个,可安置旅客46.2万人,加上流花地区现场13万人、火车东站地区现场5万人、广州南站地区现场7万人,火车北站站内1万人,共可安置旅客约72.2万人。

  下周二启用琶洲异地候乘

  今年春运,广州启用异地候乘措施的时间从1月18日(下周二)14时开始。交通部门表示,节前客流高峰时段(即1月19日至1月31日),广州火车站22∶00—次日凌晨5∶00,从广州火车站每天调度12趟列车搭乘广交会琶洲展馆异地候乘点候车的旅客。铁路部门将采用地铁专列形式将旅客直接运送至广州火车站乘车,确保广州火车站地区候乘旅客在发送高峰时段,一直处于每天9.8万人次以下的安全状态。

  广州火车站安排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候车的车次分别是:L142、L326、K9244、K9286、K9228、K9252、K9272、L810、K9250、K9246、K2114、L7636共12趟。

  地铁换乘或成考验

  广州市副市长甘新昨日在会上表示,今年春运,转移琶洲会展中心的旅客至广州火车站将遇到一个难题。以前旅客坐地铁二号线就可从琶洲站直达广州火车站。去年广州地铁二号线和八号线拆分,旅客需乘八号线在昌岗站换乘到二号线才能到达广州火车站,届时将有大量旅客汇集在昌岗站。如何在换乘站指引旅客大转移,这对交通部门、地铁公司是一个大考验。此外,由于广珠轻轨的开通和武广高铁的开通,春运期间预计广州南站客流量由去年的每日3万人次激增到10万人次。

  ■相关链接

  琶洲异地候乘须知

  需在琶洲展馆候车的列车票面均印有“候车地点:琶洲”六个字,并每票附带一张候乘指南;旅客务必在当日列车开车前4小时到达琶洲国际会展中心,旅客将免费乘坐地铁专列直接进入火车站乘车;广州火车站广场将实行封闭验票管理措施,持“琶洲”火车票的旅客将不能进入广场乘车。

  各客运站也开行珠三角各市直达琶洲展馆客运班车,市内开行各公路客运站至琶洲展馆的免费公交穿梭巴士,方便旅客前往琶洲异地候乘点候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广州 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