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代表讨论经济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08:21  南方日报
刘富才。丁玎 摄 刘富才。丁玎 摄

黄达人。丁玎 摄 黄达人。丁玎 摄

钟南山。卢慧明 摄 钟南山。卢慧明 摄

  广东代表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等热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核心提示

  昨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了广东代表团审议。

  黄华华、欧广源、钟南山、陈丹、王蒙徽、刘富才、黄达人、王龙霞等代表联系广东实际,围绕为“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法治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展开热烈讨论,积极谈看法、提建议。吴邦国认真听取发言,并不时插话,同代表们一起分析情况、商讨对策,气氛热烈。

  年营业额437亿利润只有481万

  刘富才代表爆料,一些大型国企利润率低,亟须转型升级

  昨日,最生猛的发言来自全国人大代表、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富才。一向敢言的刘代表又“爆料”:广东不少国企科技含量不高,某大型物流企业利润率只有可怜的万分之一,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讲到国有企业的问题,刘富才举了个例子:广东一家大型物流国企,一年营业额437亿元,利润481万元,利润率只有万分之一。“这干的是低端的搬运工的活,靠这种传统的低端增长方式,没有前途。”

  他表示,现在评选中国企业500强,主要看营业收入,不重视科技含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跟一些地方政府评比只看GDP的做法如出一辙,没有好处。所以我讲的这家广东物流企业,尽管利润率很低,但排在中国企业500强的第100名左右。”

  “评选方式要改!”刘富才认为,评选要看企业的科学发展能力与内涵,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而这样的企业,如果不赶紧转型升级,死抱着传统方式不放,路会越走越窄,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制度也引起了刘代表的关注。“现在很多国企董事会的成员结构单一,有三种人:一是自己人;二是不想得罪人的老好人;三是想跟领导搞好关系往上走的有心人。这种组成结构失去了制衡功能,容易导致在合法合规的程序下做了损害企业利益的决策。”

  刘富才认为,只有规范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国企决策风险。

  【对话】 国企董事长工资“不像外界传闻那样”

  “被举例”的那家国企利润率真的那么低?在昨日下午的小组审议中,记者堵住了刘富才代表。

  记者:很多人认为国企很有钱,这家物流企业利润真的这么低吗?是不是把钱自己分了?

  刘富才:他们的利润确实很低,工资也不高。董事长的工资是由国资委根据业绩完成来决定的。每年年尾我们会考核业绩,而副职和高管层,工资一般是董事长的0.6—0.9。也就是说,如果董事长工资不高,下面人的工资由于系数固定也高不了。这方面的管理是很严格的,不像外界传闻那样的。

  记者:你今天举了这家大型物流企业的例子,不怕得罪人吗?

  刘富才:我不是针对某个企业,只是为了说明,企业不转型升级只有死路一条。我不想讲假话,你让我说好听的,我不会说。我清楚知道它排第几,但没有说出来,我一说大家就知道是哪个,企业也要面子的,现在意识到问题不晚,关键是知耻后勇啊!

  黄达人:建议删去“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呼吁教育改革多些指导性政策,少些指令性文件

  不久前卸任中山大学校长的黄达人代表依然心系教育事业。他建议,应多关注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问题,多一些指导性政策,少一些指令性文件。

  这一条过于刚性难保障

  黄达人举例说,政府工作报告第25页提到“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一条过于刚性,无法保障,又与报告全文指导性、宏观性的风格不符,建议删去“我去过一个山区县的几个小学调研,学生们每天要走几小时的山路上学,如果还要加上一小时体育活动,不是累坏了?我们的国家太大,情况复杂,一刀切的文件往往不能兼顾全局,无法操作。”

  对于教育改革,他认为要先搞清楚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方向和目标,再考虑细节和操作层面。比如,招生、考试、学位授予、拨款制度等问题。考虑这些问题时,要弱化行政主管司局的作用,组织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来商讨并制定一套或几套改革方案和路线,并做试点探索。

  应在制度上鼓励慈善事业

  黄达人还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他说,他当了10多年的宝钢教育基金会的理事,但一直没有其他大型国企加入这项事业,令人叹息。最近卸任中大校长后,他当了一个私人出资的慈善性质基金会的理事长。现在基金会有三个项目,包括培训农村中小学师资、资助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出国交流和优秀青年教师、“健康广东”项目为镇级医院培养全科医生,每年出资4千万元。“我当这个理事长有两个前提,一是不拿报酬,二是不宣传企业,不作广告。”他说,仅仅号召还不够,政府和社会应该在制度上鼓励慈善事业。

  国家对教育、科技经费投入占GDP比例有了明确数字要求

  钟南山:医疗投入也应有“硬指标”

  昨日,“较真”的钟南山代表盯上了政府的钱袋子。他发言指出,教育、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国家都有了明确的数字要求,为什么医疗卫生投入没有量化指标?

  钟南山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明年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的4%。这个投入比例喊了十几年,终于要实现了。而报告对科技经费投入也首次有刚性规定,“‘十二五’期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教育、科技经费占GDP比例都提了,就是没有医疗卫生的!”

  钟南山说,据中国医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各国医疗卫生投入占GDP比重都很高,日本是8.1%,阿根廷是9.6%,美国则超过16%,而中国大约为4.3%。“国家新医改从2008年起三年投入8000亿元,但过了这三年怎么办?如何确保医疗卫生的稳定可持续投入?”

  他建议,应规定医疗卫生投入占GDP的5%,作为刚性要求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才能确保医改投入不是一次走过场,人大监督也才有操作性。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陈枫 曹斯 吴哲

(编辑:SN021)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经济 转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