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轮椅双轮转动,飞快驶上晒满麦籽的村路,路那头是绵竹人民医院的回访医师。
坐在轮椅上的是下肢高位截瘫病人宋华芝:微胖,短发,笑脸灿烂,整洁的牛仔裤。从现在的状态,很难想象宋华芝曾濒临死亡;也很难想象,这位地震中脊椎断裂下身瘫痪的农妇,现在学会了从轮椅挪到床上,从床上挪到轮椅上;更难想象,这名41岁的妻子甚至还会在轮椅上给丈夫和儿子做饭,给自己导尿,扫地,喂猪。
宋华芝是目前绵竹地区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280多名地震伤员之一。他们均得到登记造册和跟踪服务。每半年医院将给予复查一次。这样的变化,在绵竹人民医院救治的地震伤员中非常普遍。3年过去了,这家曾经的“世界最大的板房医院”,已变成一座崭新现代的县域中心医院,年门诊量超过40万,年住院病人从震前1.3万增加到1.6万多。
伤员
“医生人很好”
那场地震,宋华芝失去了下身的知觉。
转到上海经过短暂治疗后,宋华芝2008年底返回绵竹,进入绵竹人民医院当时建起的板房医院中。院方为其提供了最长时间的免费康复救治,医师至今还定期回访,为其检查。
在宋华芝眼里,医院里的医生“人很好”,连医院保安都会免了她家车子的寄存费,“反正就是好”。
刚转回绵竹的宋华芝,患上严重压疮,腐烂几乎延伸到腹腔,膀胱结石,脊椎内固定断裂。正当几近病危之际,国家相关免费救治政策的期限又到了。
骨科主任雷文学“擅自做主”,收留她免费医治,并亲自手术,直到宋华芝脱险。现在,宋华芝在医院康复治疗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会了在轮椅上如何生活。
“雷主任救了我的命。”宋华芝说,“这辈子我动不了,只能下辈子报答他了。”
医生
“伤员不容易”
“从灾难中逃出来,大家不容易。”雷文学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
2009年,一名从广西转送回来的地震伤员,大腿截肢化脓,一直无法愈合。因为靠近股动脉,手术易大出血,导致死亡,转回后多家医院医生不敢深探伤口。而找不到感染源,病人的伤口化脓依旧。
“我可以不招这麻烦,把他转出去,毕竟如果手术失败,地震伤员死亡,那是很严重的事件。”可雷文学又想,绵竹人民医院获得了香港福幼基金援助,是唯一一家免费医院。如果这样将病人转出去,他就得自己掏钱。
“得尽量替他们着想。”雷文学构思了详细手术方案,先在病人盆腔内解剖出上游股动脉,万一截肢处查探感染源时划破股动脉,可按住盆腔股动脉止血。
凭着精湛技术,雷文学花了3小时,在病人髋骨处找到了大量“骨腊”,正是这些震后紧急救治时涂抹在骨头创面的东西,导致伤口化脓,久治不愈。
在其他地震伤员眼中,雷文学是个“慈善主任”。
一位农民因建房坠落,脊椎和双下肢骨折,手术费需要4万元,可家里建房贷款还有6万未还。雷文学先为他做了手术,还为他向市慈善总会打了报告,为其争取到全额救助。
雷文学回忆,当初板房只有6间手术室,病人排了很长队。最累的时候,他从上午9点一直做手术到次日凌晨1点。震前170斤的雷主任,震后掉到140斤,至今没有恢复。
板房医院远离城区,每天上班要走40分钟,晚上再走回来。不过,每天步行上班经过在建住院大楼时,雷文学都能看到它一节一节地长高。到去年5月,绵竹人民医院搬进新楼。
院长
“一只脚在板房,一只脚在牢房”
搬进新大楼前,绵竹人民医院院长金鸿,曾冒着坐牢的风险,建了世界最大板房医院。
5月初,因为涉嫌超标建设世界最大板房医院,金鸿被检察院调查一夜。5月4日,检察官通知金鸿,没有查出问题,并退还了医院的账本。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想起从汶川地震后一直到现在的救灾历程,金鸿有些哽咽。
那场地震,让绵竹人民医院遭受重创,职工死亡1人受伤9人,业务用房全部损坏,医疗设备受损214台(件),医疗条件遭受严重破坏。
金鸿组织医护人员搭起了帐篷,又在绵竹体育馆设立紧急救治站。
“帐篷里温度高达40度,体育馆5个网球场躺满了伤员。”面对困境,金鸿决定建板房医院,他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努力奋战一个月,建成四川小汤山”。在江苏援建队伍的援助下,不到两个月,一座占地16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板房医院落成。
恰在此时,卫生部公布板房医院标准,县级医院禁超1万平方米,而绵竹板房医院超标3倍。一位到绵竹视察的领导批评金鸿,“一个县医院,搞那么大的板房干什么?”
“如果我判断错了,现在可能就被抓了。”金鸿坚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给出的数据是:绵竹是整个震区死伤最严重的县域,死亡11000多人,受伤6000多人。地震发生后三个月,转送全国的3000多名伤员陆续返回,“很多人要进板房医院继续治疗”。
“高峰时600多人住院,板房不够用,只能加床位。”该院骨科主任雷文学说,科内设定病床65张,最后硬是多塞了15张。
冒着可能误判的风险,金鸿在灾时还要装出乐观的样子,“内心很苦,但没人可以说”。
就这样,世界最大的板房医院在绵竹建成,问题是这么庞大的板房医院怎么管理。金鸿最害怕失火,“我是一只脚在板房,一只脚在牢房”。
为此,金鸿告诫全院200多名职工,如果地震伤员烧死了,“我只有自杀谢罪,你们也难逃罪责”。另外,他还专门招了30多名保安,日夜巡逻,就为防火。
每天早上醒来,发现板房医院一夜没事,金鸿才感到舒畅点。
最终,统计数据,证明了建立最大板房医院的必要。
从2008年8月到2010年5月医院搬入新大楼前,板房医院运行的22个月中,接待门诊病人63万,开展手术6071台,26770病人住院。
医院
将康复救治进行到底
2010年8月13日凌晨,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袭击了绵竹市清平乡。
早7点多,金鸿接到政府通知,当即组建了三支现场抢险医疗队,一队挺进最危急的“一把刀”村,一队赶赴清平,一队留守汉旺。
前方,金鸿带领3名骨干医生8点乘直升机飞进清平乡;后方,医院留守人员被迅速调动起来,百名医护人员迅速到岗,仅用2个小时就在院内组建了一个“泥石流伤病员专属病区”,设56张病床,并启用了医院内外科的骨干医护力量,配备了心理干预医师,灾区转运出来的40多伤员全部得到良好救治。
“事实证明,地震锻炼了我们,经过灾难的洗礼,我们更能战斗。”金鸿说。
其实,绵竹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也很脆弱。
灾时他们既是灾民,又要救人,加上救治的是地震伤员,稍有闪失就会引发风波,医护人员压力非常大。金鸿透露,该院有一个医生几天头发全白了,还有医生患上抑郁症,偷偷跑到成都治疗。
压力再大,太阳照常升起,金鸿还要带头“装阳光”。他冒着被撤职的风险,为医院职工每人每月加了500元津贴。重建完成后,为了保留这笔津贴,全院职工每周多上半天班。
震后,其他医院头痛的医闹,绵竹人民医院也碰到过。
前不久,一个病人责怪医院没有发现他的胆管结石,找来40多人围住医院大门,砸了院长办公室,“有关部门也不敢管”。病人后来到成都华西医院检查,确诊胆管并无结石,后才作罢。
金鸿理解这些灾区的病人,“许多人亲人不再,财产尽毁,情绪易急躁”。
不过,为了避免医闹发生,金鸿形容他们“战战兢兢”。为了应对复杂形势,医院组建了专门队伍,每天代表院长到病床前慰问新入院病人,送上小礼品;病人出院前,会被请到院长接待室反映问题,提意见;出院一周后,医院还会组织电话回访,了解康复状况。
谈到未来,这名曾创造了板房医院历史的院长希望,用三年时间,让医院进入三级乙等行列。
重建迎来新面貌的,不仅是绵竹。
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表示,重建的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是异地重建、功能齐全、设施现代化,使得四川灾区的医疗资源、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较震前大幅提高。数据显示,震区需要恢复重建的医疗卫生机构,超过九成完工。
5月5日,宋华芝转动着轮椅,在路的那头,迎来了绵竹人民医院康复科志愿者胡筱蓉。胡筱蓉为她检查了身体,结果是:良好、无并发症。
“如果有需要,宋华芝可以随时入院,继续免费治疗。”金鸿说。
■ 重建数据
截至今年3月底,四川省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近3万个项目的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过九成,纳入省定灾区县需恢复重建的1.3万多个项目也已完工八成。其中,学校、医院、道路等重建项目基本完工。
据粗略统计,在过去的1000多天里,在汶川地震严重损毁的1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每天有1所医院、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在灾区建成。
3年里,170多万套城乡住宅陆续建成并交付使用,近3000所崭新学校竣工,1100多个医疗项目惠泽上千万灾区群众。
■ 重建档案
绵竹人民医院
【震前】
前身为仁泽医院,建院已近百年,2000年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年住院病人1.3万人次,年门诊量36万,病床400张。
【震后】
医院原来大楼几乎被夷为平地,医护人员1死9伤,医疗条件和服务能力遭受重创。
【现在】
新建2.2万平方米住院大楼一栋,3000平方米综合楼一栋,病床800张,年门诊量40万,住院病人超过1.6万,康复科已成四川同类医院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康复机构。
■ 记者手记
未消退的民间力量
2009年4月,我到绵竹人民医院采访地震伤员康复情况时,认识了吴丹。她当时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康复专业的一名大学生,在当地做志愿康复治疗师。
四川腹地的板房医院,潮湿闷热,来自东北的吴丹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每天在康复室还得和地震伤员们“斗智斗勇”。
那些已经挛缩的关节,压下去的话会钻心得痛,伤员怕痛不愿压,但放弃治疗意味着终身残废。治疗师们需要专业、耐心和爱,才能取得伤员们的信赖。就这样,常常为一个伤员做完康复指导后,吴丹已大汗淋漓。“但是一旦和自己的病人建立了信赖,这些伤员们就离不开自己的治疗师。”
今年,当我再到绵竹时,吴丹已经在此扎根。2009年10月,绵竹人民医院康复科扩大,需要招聘治疗师,吴丹从志愿者变成了医院正式医师。
在绵竹人民医院康复科,另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志愿者于占东也留了下来。虽然家人反对,但他一直在做父母工作,“灾区需要我们,灾区的康复医学发展很快,我也需要这个平台”。
汶川地震引暴了中国志愿者浪潮。庞大的民间力量,在震后很短时间内孕育、暴发,成为那场地震带给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
这些志愿者和他们背后的慈善机构,在绵竹开展了长期的地震伤员免费康复治疗。最近的评估显示,这里的地震伤员康复状况和功能恢复,是四川灾区最好的。
民间力量的专业、细致和人性,无疑是政府力量的重要补充。数日前,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励建安来到绵竹开讲座,他教给这里的地震致残人士如何恢复正常生活。3年来,这位老教授,几乎每隔一两月就要到灾区去。
民政部救灾司原副司长、香港福幼基金会驻北京代表周建国介绍,三年来,该基金已经在绵竹投入600多万元。今后三年,他们还将投入300万元,直接交给绵竹人民医院,一部分用于今后这里的地震重伤员长期康复追踪复查,剩下的大部分主要用于提高当地康复医疗水平,包括装备添置、选送当地医师到发达地区进行人均半年左右的进修培训。
□ 本报记者 杨万国 绵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