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秀人李小群在汶川医院做康复治疗时遇温总理视察,难忘总理鼓励
南方日报讯 躺在康复椅上的李小群背部的衣服卷了上去,腰部密密麻麻扎着针。“假肢用得不习惯,右高左低,导致脊椎弯曲,疼得厉害,得用针灸。”
43岁的李小群是映秀人。2008年5月12日,正在药厂工作的她被坍塌的厂房压住。5月14日,李小群幸运获救,被送往华西医院治疗。她失去了右腿,但比身体更痛苦的是得知刚上幼儿园的儿子遇难的噩耗。
“三年时间都没有勇气去渔子溪公墓,“李小群低声地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渔子溪公墓埋葬着汶川地震的遇难群众,因地方有限,大多没有墓碑。
2008年5月29日,她被送往广州接受两个月的治疗,李小群对一个月在广东省假肢康复中心帮她康复的医生和香港的志愿者印象深刻。同年8月,她从广州回到四川,在成都住院两个月,10月回到汶川,和丈夫在银杏乡租房生活。
2009年10月粤港合作共建的汶川第一人民医院正式启用,这所投资1.4亿元的医院在3楼开设了香港红十字会汶川康复中心。“治疗、吃住全部免费,”李小群说,她多次到康复中心治疗,康复中心的医生也会对她进行定期回访。
今年5月9日,温家宝总理到汶川第一人民医院看望在那里接受后续治疗的地震致残人员时,当时医务人员正在给李小群做腰间针灸治疗。“总理询问了我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后,拍着我的肩膀说要坚强一些。”
李小群的家———映秀秀坪社区如今已经重建,她和丈夫分到了3层的独栋小楼。4月29日,他们领到了屋子的钥匙,给房子接通了水电,结束了漂泊的3年生活。
“非常感谢香港红十字会和广东援建,让我们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李小群琢磨着,等药厂建好后,她还要回去上班,“3年了,就像总理说的,我们要坚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