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历程回顾(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2日10:59  南方日报
布瓦寨的一名学生背着书包下山去上学,途中他伫立在小山头,望着山脚重建后焕然一新的汶川县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布瓦寨的一名学生背着书包下山去上学,途中他伫立在小山头,望着山脚重建后焕然一新的汶川县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摄

萝卜寨上的羌族老太太开心地笑着。张由琼 摄 萝卜寨上的羌族老太太开心地笑着。张由琼 摄

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悠闲地骑着双人自行车。高笑 摄 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悠闲地骑着双人自行车。高笑 摄

樱桃花盛放,布瓦寨的当地村民正在果园里忙碌。张由琼 摄 樱桃花盛放,布瓦寨的当地村民正在果园里忙碌。张由琼 摄

  重建档案

    ○2008年6月1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统一部署对口支援任务,创新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成就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明确要求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

  ○2008年12月27至29日胡锦涛总书记赴川视察,对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服务宏观经济大局作出重要指示。

  ○2009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重建目标任务。

  ○2010年9月底 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到目前,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工占规划项目的95%。

  3年前那场剧痛,使得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也让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这股力量,在抗震救灾中已经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股力量,让世人为之震撼。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这股力量不但得到延续,并且通过10万援建大军、1000多个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曾经饱受苦难的灾区大地得以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也是举国体制的巨大成功!

  举国体制成效如何?在长达3年的灾后重建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一省帮一重灾县,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党中央国务院一声号召,19省市援建队伍迅速开往灾区,进行紧急有序的重建工作。正是这种万众一心的精神铸就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汶川样本”。没有举国体制,就无法在短时间内集合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震救灾;没有举国体制,更无法如此迅速地实现灾区人民的家园重建和心灵重建。

  举国体制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让灾区人民自己来说吧。“不仅仅是公共资源、财力、人力,更是我们民族伟大的团结力量,没有全国之力,就没有现在的汶川。”汶川县长张通荣说。

  灾后重建有多难?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倒塌房屋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北川县城和汶川映秀甚至几乎夷为平地,也就是说这些地方基本上是完全重建。在灾区原本就供地矛盾突出、民族成分复杂、经济落后、地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重建的难度可想而知。

  灾后重建有多苦?对口援建的工作人员最清楚。他们克服经济水平、气候、饮食、文化等巨大差异,来到灾区,在废墟上重新建设一个全新的家园。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为了让孩子们早一天走进课堂;为了让民众早一天住进新房;为了让灾区能早一天正常运作,他们采用“白加黑”、“5+2”、“夜总会”等工作方法,用青春热血重建新家园。

  这些艰辛困苦,在灾区人民幸福生活的鼓舞下,在重建者坚定的信念下,在举国体制的指引下,都被一一化为努力工作的无穷动力。

  广东对口援建汶川,投入资金82亿元;山东对口援建北川,投入资金121亿元;上海援建都江堰,投入资金398亿元……除了重建所需的巨额资金,这些中东部地区先进省份带来的更是先进的发展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管理方式,在同当地干部群众的合作中促进了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了理念的融合与民族的团结。“广东—汶川工业园”等一批产业扶持项目的成立,更是将援建方和灾区的经济发展放在一起打造,成为互利互惠的“造血”,免除了灾区人民的后顾之忧。

  正是在举国体制下,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各地的人才优势、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思路,实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和重建,实现了“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科学重建”的要求,也才有了第一个被联合国人居论坛理事会授予的“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才有了第一批申报国家“鲁班奖”的汶川一中,才有了第一个灾后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的乡镇。

  山东—北川,广东—汶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9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及陕甘重灾地区结成对子,在举国体制下,全国人民紧紧团结起来,手足相连,化作灾区重建的坚强后盾。

  3年过去,在灾区,矗立起来的不仅仅是学校、医院、工厂和家园,还有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没有中央的坚强领导,没有举国体制的精神引领,没有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就没有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

  在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夺目的国旗!在人们的心里,这一面面迎风飘扬的国旗,都将引领整个中华民族坚定前行!

  震后新生

  羌族小城脱胎换骨

  快乐洋溢的锅庄广场,漂亮整齐的羌族民居,现代气息的学校大楼……走在汶川新城,已经难寻灾难的表情。3年时间,粤汶人民在这片震后的土地上,携手完成的是一次沧海桑田的改变、一阙壮阔豪迈的史诗。汶川因地震而破碎,又因援建而脱胎换骨。

  2008年“5·12”大地震以来,本报记者曾先后五次踏上这片遭受土地。从残垣断壁、残砖破瓦到一座现代化的羌族风情小城镇,地震后的汶川每一天都在变化,它从地震中坚强地站了起来,面向朝阳迎接新生。

  从汶川县城威洲镇到震中映秀,桥梁公路穿山越谷连通南北,村镇园区生机盎然散发着人文气息。

  在绵虒镇,一尊大禹雕像吸引了过往的路人。就在4月中旬刚刚举行的“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为地处绵虒镇的大禹文化旅游区“4A级旅游景区”授牌。

  对口支援用物质重建强基础,用文化重建强精神,这是珠海援建工作组组长陈仁福坚持的援建理念。他提出,重塑绵虒新的生命,把灾后重建和大禹精神、西羌文化的传承融为一体,打造亮点工程。

  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以珠海对口援建的汶川县绵虒镇为依托,主要由大禹祭坛、绵古城、大禹农庄、三官庙村、文庙、高店村几个片区组成,各分区从功能的差异互补上构成了大禹文化旅游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各片区有丰富的展现。景区的核心景点和大部分主要景点均为珠海援建项目。

  今后的绵虒还将依靠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来推动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实现绵虒的产业腾飞之梦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将打造真正的“大禹故里、西羌门户”旅游胜地。

  陈仁福站在大禹祭坛下,看着如流的游客说“我们要把绵虒打造成岷江边上的明珠小镇,让世界在这里看到中华古老文明和大禹精神的传承。”

  见证不屈

  汶川县县长张通荣:

  国家力量让汶川创造奇迹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每一个参与灾区重建的工作者,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工作中。而在举国体制引领下的国家力量,让汶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通荣感慨良多,他认为正是国家力量的介入,使得灾难的土地重新创造出奇迹。

  老百姓重树未来信心

  南方日报:从地震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3年,在这3年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究竟体现了一种什么力量?

  张通荣:“5·12”大地震过去这么长时间,是时候回答这个问题了。我觉得可以从老百姓的心理变化过程、灾区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来印证。在需要人来救的时候,人能够来,就能看到希望;在过渡安置阶段,在无家可归的时候,从国家到广东以及社会各界,帮助大家把过渡板房建起来,所以老百姓说,还是我们自己的国家好。

  南方日报: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家力量是怎样具体体现的?

  张通荣:我们的社会制度最优越之处就在于能够实现跨区域、跨省的大调度行动,实现资源的合理运用和有效整合,全国一盘棋其实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

  从灾后重建的成果来说,也能感受祖国力量的强大。我们坚持公共服务优先原则,首先进行教育和公共医疗服务重建。此外,还坚持城乡居民住房优先的原则。现在你走到任何一个乡镇,城乡居民住房都是最漂亮的。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重建家的概念,更是在重建未来的希望。所以我们按照区域分布特点实施了差别发展战略。三江、水磨和映秀实施了同城化的旅游发展战略,这三个地方都是4A级景区,映秀是大爱之旅,水磨是民俗之旅,三江是生态之旅。我们的整个产业是成型的,比如特色农业……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汶川的产业发展,也实现了汶川发展的起跳,希望这个起跳能帮助我们的老百姓在重建他们家园的同时重树他们未来生活的信心。

  超乎想象的成绩单

  南方日报:您觉得我们举国援建灾区有哪些优势?

  张通荣:举国援建有几大方面的优势,首先就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办事。举国援建能实现跨区域的借智,其实灾后重建就是管理和行政行为方式创新的问题,是简单重建还是实现一种发展起跳。国家力量介入以后,最终实现了一个发展起跳,从灾难的土地上重新创造出奇迹。汶川成为了联合国的灾后重建范例,实际上就是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全国力量发动的优越性还表现在,把社会和国家的力量很好地整合了以后,不仅仅是对家这个概念的恢复,而且实现了整个汶川全方位的重建,它能把人的信心和精神都焕发出来,如果仅仅靠我们的话,就有一种孤独感,感觉在孤军作战。而当国家力量介入以后,我们感觉背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精神世界里面能感到一种家的感觉。

  南方日报:你如何评价汶川重建的成绩单?

  张通荣:完全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不管是速度、质量还是群众的满意度。第一,我们原来考虑是5到10年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学习,而现在3年就实现了,超乎想象。第二个超乎我们的想象的是质量,从重建以后的集镇的品质来说,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便民程度都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最后是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是至关重要的。灾后重建为了谁?肯定是为了灾区群众。老百姓他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是超乎想象的。

  后援建设更要“造血”

  南方日报:到今年9月份,援建就全面结束了,灾区的后援建设该怎么进行呢?

  张通荣:我们也在反思这个问题。现在我们的重建是靠国家力量和对口援建的帮助实现的,如果在后援建设期,我们的发展或者崛起还依赖于对口援建,而不发挥我们的主动性的话,后援建设定位就会失误。所以后援建设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实现被援建地区和对口援建地区的互动。这不是一种输血的援建,而是由输血变成造血功能的提升。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也正因为输血向造血的提升,我们整个后援建设坚持的方向就很明确了。第一是对本土人才的培养,继续开展借智的工作。第二个方面更重要,通过后援建设实现广东这个大省和我们县城特色产品产业的承接转移,实现互动互惠。

  本版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杨大正

  实习生 白靖利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汶川 重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