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7日电 综合报道,继上周日遭遇13年来最大一场降雨后,京城26日晚又迎来一场大雨。截至27日0时,城区多个地方均达到大暴雨级别。市气象台连发雷电黄色预警、冰雹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此次降雨即便是在深夜,但也造成了交通拥堵。此外,暴雨来临前气象台的“失声”也引发了市民的质疑。
雷雨大风冰雹“三管齐下” 气象台连发三次预警
昨晚21时30分左右,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雷雨,且伴有大风。频繁的雷电划破夜空,硕大的雨点密集砸向地面。许多躲避不及的行人,纷纷驻足路边屋檐躲雨,行驶的车辆则打开双闪,在雨幕中缓缓前行。西城区部分地段还出现冰雹,地势低洼地带迅速形成积水。
23时左右,雷雨陡然发力,雨滴组成雨浪,一排排从半空中扫向地面。在大风的助威下,掀起一片白雾茫茫。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天空在云团和雷电的共同作用下被染成暗红色。
据悉,在观测到云团发生变化后,北京市气象台昨晚在35分钟内连续发布了雷电黄色、冰雹黄色和暴雨蓝色三个预警。
截至27日0时,中国气象局附近降水量116.8毫米,紫竹院114毫米,玉渊潭104毫米,均达到大暴雨级别。城区平均降水量34毫米,为大雨;全市平均14毫米,为中雨。
暴雨“夜考”北京城 首都现“深夜堵车”一景
降雨开始不久,一些街道迅速形成积水,夜空中闪电不断。难以迅速下排的积水向低洼处肆虐,有办公楼的地下室入口处尽管堆有防汛沙袋仍不敌积水侵袭。
西城区百万庄南街由于地势低洼汪洋一片,积水没过膝盖,地下室被淹,数部车辆被雷电击倒的大树撞压,几十部车辆被水淹。
虽然昨晚降雨时早已过了晚高峰,但由于大雨给行车带来一定阻碍,再加上部分地段积水,京城上演了深夜堵车的景象。磁器口附近,几辆小车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在挪动。直到过了零时,依然有路段拥堵。
雨中,很多着急回家的乘客也再次遭遇“打车难”。北四环附近,等待打车的乘客排起了长队。东三环外,一位乘客站在雨中,不住地抱怨,“至少有20辆空车从我眼前开过,可就是没人停。”
暴雨让市民措手不及 气象台雨前“失声”遭质疑
与上周日的那场早有预报的暴雨不同,昨晚这场雨让许多市民感觉措手不及。对于一些市民的质疑,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廖晓农26日晚对此作出了解释。
廖晓农解释称,周日是一场全市性的暴雨到大暴雨天气,由东移南下的强天气系统驱动,预报特征明显。而此次雷雨云团形成得非常突然,且初期移动速度很快。
“究竟原因,是强对流云团短时迅速发展所致。”廖晓农介绍,造成此次降雨的对流云团特征微弱,但短短24分钟,就迅速发展为强对流云团,并带来突发性的局地强降水。
廖晓农称,这种情况在夏季汛期常常出现,可预报性较低,气象部门一般依靠发布预警来进行预测。
云团为何“善变”?廖晓农分析,主要是因为在风的剧烈辐合作用下,即来自不同方向的风往一个地方汇集,造成空气的抬升运动,大量水汽迅速凝结成了降雨云团。
未来一周北京仍有降水 防汛工作“任重道远”
近一段时间,北京上空冷空气活动频繁,雷雨天气接踵而至。“本市自20日起,已经进入主汛期。”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的7月下旬及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雨量会占整个夏季降雨量的三分之一。
据悉,这一时期天气的主要特点是:降雨频繁,局地强降雨可能性大,雨量分布不均匀。主汛期内,本市低空气温较高,空气较暖,一旦高空有冷空气移来,便很容易产生雷雨、冰雹和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该负责人介绍,前期的几场降雨,本市的大部分蓄水、雨洪利用工程已经接纳了充足的雨水,而很多地区的土壤水分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本市今后的防汛工作,将更加注重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和采空区的防险避险工作,对有关区域的群众实施提前避险转移,保障他们的安全。
北京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北京仍然面临降水天气。另外,中央气象台也预计,7月26日晚间至27日晚间,华北、东北、黄淮、江淮、四川盆地、重庆、华南南部、云南南部等地都会遭遇强降雨天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