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渭河源头还有多少水(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2日01:58  华商网-华商报

  

渭河源头还有多少水(图)

  渭源县崔家河村虽然有自来水管,但担心断水,村民们在有水时将水引到自家水窖中

  

渭河源头还有多少水(图)

  因担心患大脖子病,渭河源头第一村甘肃省渭源县五竹镇上鹿泉村村民不吃渭河水“一条河的源头要是枯竭了,那就真是离这条河的死亡不远了。”《中国水危机》的作者马军说。但近三十年来,蜿蜒八百里的渭河在其源头,水就少了三分之二。

  渭河会死吗?相信陕西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当然位于渭河源头的渭源县也不会。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肆意砍伐,植被破坏,饱受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之苦后,这个甘西南的小县城开始用绿色拯救渭河。

  但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水。同守一条河,被陕西人誉为母亲河的渭河究竟能留给处于中下游的陕西多少水?

  儿时关于崔家河的记忆,时常浮现在赵新林的脑海里。他和村里的娃娃在河道里打水仗,每次,黄泥水都溅得满身都是;夏天的时候,有人干脆脱光了衣服下水,任由自己变成一个泥娃娃。

  这些场景,赵新林可能再也看不到了。如今,位于他家庄头底下的这条渭河源头的小支流几近干涸。他的两个不满10岁的女儿,从未离开过甘西黄土高原上的这个小村子,守着河却未见到过真正的河是什么样子。

  渭河越来越瘦,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掌管着渭河第一坝——甘肃省渭源县峡口水库的黄治林深感压力。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渭河源头上游来水量已经少了四分之三。今年更是雪上加霜,3月至8月持续五个多月干旱无雨,库容缺口六分之五,如果后季雨量不行,不但像赵新林这样的农户无法灌溉农田,就连城区数万人的吃水都将告急。

  尽管守在八百里渭河的源头,34万渭源人,就像赵新林和黄治林一样,饱受缺水之苦。

  多亏一场救命的雨

  “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我就打算去水库提水了。”黄治林说,他早已买了四个饮水机上用的大水桶。身为全县灌溉用水和城区居民饮水、峡口水库的掌门人,黄治林清楚,再不下雨,对于这座县城意味着什么

  渭源越来越旱,已经五个多月没下雨了。

  8月初的一天,赵新林赶集回来,三轮车路过6亩党参地时,他的心不由得揪了一下:原本绿油油一片党参如今只出来零零星星几棵。“全旱死了。”赵新林盘算着,投入的2000多块钱这回算是收不回来了。损失的还不止这些。去年秋播,种下去的麦子,光种子就两袋半,谁知只收了三袋。春耕时,村里有些人家种了玉米,可状况也没比赵家的党参好到哪儿去,齐刷刷的矮子,才三四十厘米就吐花了。

  还好,吃水还有保证。大旱来临之前,赵家门口的水窖里,存了足足20方水,得以让一家四口熬过这几个月。在赵新林的记忆中,总有一些抹不去的水的记忆。有着40多户人家的渭源县七胜乡崔家河村,分布在崔家河两边的塬上。吃水,一直是这个村庄的大难题。

  崔家河边上,有一口井。村民们说,那是毛主席时代留下来的,大概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地底下埋了很多管子,河里渗下去的水就顺着管子流到了井里。尽管河水越来越小,但井却从未枯过。

  每天六点钟,赵新林爬起来,走上十几分钟,到崔家河边上的井里挑两桶水回来。每天这么三四趟,遇到人多的时候还得排队。再远一些的村子,要用三轮车拉。如果遇上谁家有红白喜事,得大半个村子出动,提前一两天拉水。在这里,水比钱更重要。

  后来,政府掏一部分钱,给每户村民挖了水窖。“为从根本上解决吃水问题”,几户人家想了一个办法,

  每家各买100米管子和一个水泵,用的时候把各家的管子接起来,再用水泵,把水抽到自家的水窖里。每次抽水,赵新林需要接5户人家的水管,大约500米。

  2007年,渭源县政府开始实施北部安全饮水工程。去年国庆节前,赵新林家终于通上了自来水。但是,赵新林心里还是不踏实,“万一停水了咋办?”

  于是,和赵新林一样,崔家河几乎所有的人家都将水龙头装在了水窖边上,有水了赶紧把水窖装满。

  果然,今年3月,大旱刚来,水库便没了水,赵新林家的自来水也就断了。还好,水窖蓄着水。

  生活在渭源县城里的人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天一年比一年旱,今年3月到8月,持续干旱无雨,驻守在渭河最大的来水河——清源河源头上的峡口水库,水也少了很多。加上水库加固,8月中旬,县城三分之二的地方断水了。

  五六天来,每天早上6点,黄治林都要下楼,在院子里排队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送来的水。“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我就打算去水库提水了。”黄治林说,他早已买了四个饮水机上用的大水桶。

  身为全县灌溉用水和城区居民饮水、峡口水库的掌门人,黄治林清楚,再不下雨,对于这座县城意味着什么。

  好在,雨还是来了。

  河越来越瘦

  48岁的李国华在距离骆驼项最近的村庄上鹿泉村住了四十多年。他记得,小时候,发大水的时候,家门口的这条小河还曾冲下来过大木头。可如今,水小了三分之二

  8月22日,持续了一天的大雨过后,赵新林家的自来水龙头里终于流出了水。他拧开水龙头,蹲在那里看着水哗哗地流到水窖里。

  可惜,一场大雨已经难解长久干涸的河床之渴。除了零零散散的小水坑,崔家河依旧没有河的样子。

  渭源县人记忆中的河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已经干涸。黄治林记得,小时候上学时蹚过的小河,一下暴雨,水就会没过腰部,初二那年还冲走了两个小孩。可最近这几个月,也是干的。

  天越来越旱,靠降雨下渗补给的河越来越小,因此,由渭源县境内多条支流汇集而成的渭河也越来越瘦。

  据史料记载,蜿蜒八百里的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境内的鸟鼠山,一个仅能容一只大碗的石穴,名叫“品字泉”。

  千百年前的渭河,也曾“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就只能淘米洗菜,再到了七十年代,也就只能洗衣灌溉了。

  在渭源县城,有座灞陵桥,在当地人的记忆中,灞陵桥曾多次被大水冲垮,甚至从桥下过河还要乘船。可如今,穿城而过的河再也没了当年的气势。品字泉的水干了,往下,河道依旧是以前的河道,水却一丁点儿的水也没有;偶尔见水,也只是浅浅的一绺儿。

  鸟鼠村村民说,最古老的遗鞭泉此前曾枯过一阵儿,近来又有水了,至于吐云泉和禹仰泉,水虽从未断过,却不似以前腾涌了。

  品字泉没水了,渭源县政府又为渭河找了一个新的源头——骆驼项。但当地人还是觉得,老祖宗定下的源头没错,只不过现在没水了。

  但即便是新的源头骆驼项,水也越来越少。48岁的李国华在距离骆驼项最近的村庄上鹿泉村住了四十多年。他记得,小时候,发大水的时候,家门口的这条小河还曾冲下来过大木头。可如今,水小了三分之二。

  再往下,到了峡口水库,水自然就少了。18年前,黄治林刚到峡口水库工作时,水比现在大三分之二。峡口水库设计年流量为1200万方,但这几年,实际平均流量仅900多万方,其中,有几年,才600多万方。

  渭源县水务局副局长张启华说,渭河水的来源,主要靠降水下渗。雪山融化的水量很小。源头下来的水,在鹿鸣村一带,平均径流量只有0.1立方/秒,经峡口水库、清源河,再到秀峰山一带,也就是0.2立方—0.3立方/秒。“全县12条支流汇在一起,流出县境东面的三河口时,平均径流量也只是1.2立方/秒。”

  可怜的植被

  渭源县水务局总工程师刘淳祖记得,以前渭河畔有个村子,村外有片沼泽地,沼泽周围树多、鸟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树木砍光了,植被破坏了,沼泽地也就慢慢不见了

  渭源为何越来越旱?身为农民的赵新林不清楚。“气候变暖”,有人在电视新闻上听专家这么说。可他们不懂啥意思,“大概是气温越来越高了吧”。“植被破坏”,这是除了“气候变暖”这个当地很多人听不懂的名词外,黄治林能够给出的近在眼前的答案。在黄治林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漫山遍野的梯田田埂上,酸果树随处可见。可后来,陆陆续续被村民们砍了当柴烧。现如今,田埂上光秃秃的。“下点雨,存都存不住,就卷着泥沙流走了。”

  水土流失,成了渭源县窝心的痛。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占到总面积的83.2%%。多年以来,全县平均流失表土的厚度达到了2.3毫米。

  听县城一些老人说,清朝以前,县城周边还有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甚至在更早以前的汉唐时期,渭河是一条水量丰沛、冲淤平衡、水环境良好的“生态型”河流,“一泓清波、鸟欢鱼跃、百舸争流”。

  这种情况在唐中期开始有了改变。据史料记载,当时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大兴土木等原因,需要大量的木料,于是便将手伸向了渭水源头的原始森林。砍伐的木材,再借助渭河运到下游。

  与此同时,渭河也开始报复这种肆意的砍伐。据统计,明代276年间,渭河就发生了57次水灾,平均每4.85年发生一次。

  据有关资料显示,1950年至1977年,不但人口激增,渭河流域还曾有3次大规模伐木垦荒行动。大炼钢铁时期,森林的砍伐基本处于无节制的状态,水土流失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渭源县水务局总工程师刘淳祖记得,以前渭河畔有个村子,村外有片沼泽地,沼泽周围树多、鸟多。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树木砍光了,植被破坏了,沼泽地就慢慢不见了。

  更大的水土流失状况发生在渭河源头。有关资料显示:渭河源头水土流失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91.2%%,土壤平均侵蚀模数(侵蚀模数是土壤侵蚀强度单位,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每年每平方公里5852吨。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总流失面积的70.9%%,年均侵蚀地表土4.4毫米,每年向渭河下游输沙5290万吨,占渭河年入黄河泥沙总量的10.5%%,占黄河年均输沙量的3.3%%。

  缺水连树也栽不活

  “一棵在陕西长八九年的杨树,要放在渭源,长到同样的直径,就得四十年,而且,早就老化了。”孙涛站在林业局会议室里,望着窗外的山头,那里原来也是原始森林,很多长了上百年的云杉早都没了

  1997年是渭源县遭遇干旱最为严重的一年,当地人至今提起这次大旱仍心有余悸。一位县上的同志讲,当时,北屯种的小麦几年全部绝收,全县所有的河流断流。

  一条河的源头如果枯了,这条河就离死亡不远了。惨痛的经历开始唤起人们对水的深思。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渭源县就开始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恢复植被”。1998年,渭源县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开始了恢复生态的高潮。

  今年,渭源县制定了一个“生态造林十年规划”,打算用十年时间让渭源的山头绿起来。需要花费1.3亿,让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7.3%%提高到29.8%%。如今,这场旷日持久的植树大战已经拉开。但钱花了,效果却往往降低一半儿。

  那场大雨过后没几天,渭源县林业局林业技术工作站便打算下去,普查春季栽下的树木成活情况。站长孙涛便估计,像今年这种旱情,补植面积恐怕得达到70%%。“主要是没水啊,漫山遍野的树苗,挨个挑水去浇也不现实。”孙涛说,要让山头重新绿起来,首先面临的便是水的问题。占全县总面积33.5%%的北部山区,全是黄土梁峁丘陵沟壑,植树全靠天吃饭,如果要靠人提水浇树,一亩林的成本恐怕就得一两千了,而国家的补助才250到300元之间。

  干旱,海拔高气温低,土壤碱性大,众多因素制约着渭源县的植树造林进度。“比如,一棵在陕西长八九年的杨树,放在渭源,长到同样的直径,就得四十年,而且,早就老化了。”孙涛站在林业局会议室里,望着窗外的山头,那里原来也是原始森林,很多长了上百年的云杉早都没了,如今新栽的树,要想长成原来那样的林子,不知道还得花上多少年。

  更要命的是树的成活率。此前渭源县每年补植面积都达十万亩以上,平均补植率60%%,就算是雨水好点的年景,补植率也要达到10%%-20%%,但这样的年景逐年减少。“树好挖,要想重栽,可不是那么容易。”一棵直径30厘米的云杉,在雨水充足的地方,长成需要10年,在渭源县可能就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同样一棵树,也比别的地方多花三四倍的钱。

  这就是毁林的代价。

  渭河到底能给陕西多少水?

  1980年前50年,渭河年均径流量为25.25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后,水量开始减少;到九十年代,渭河年来水量甚至减少到建国后五年来平均来水量的一半以上———只有10.72亿立方米

  每年的7月至9月是渭源县的雨季。尽管雨季已经来了,可黄治林望着水量不多的峡口水库有些发愁。“库里只有46万方水,要是后季雨量不行,那可咋办?”

  明年3月前,水库要为下游的农田提供100万方冬灌用水,还要承担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这个数字是200万方。

  “最近,上游来水还不足0.1立方/秒,来的水还不够水库渗的呢”,8月23日,记者采访那天,黄治林说。

  越是缺水,需要用水的地方反而越多。如今,渭源县的“绿色治理”已经启动,初生的小树苗需要更多的雨水。更重要的是,渭源县必须解决吃水问题。

  缺水的情况同样在渭河沿岸的城市上演。

  毗邻渭源的陇西县缺水更为严重。他们只能守着一年四季几近干涸的河。每逢大旱之年,陇西县要向渭源县买水救灾。据了解,陇西县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9360万m3,(其中自产6650万m3),人均自产水资源量只有135m3,是全县和全国人水平的九分之一和十七分之一。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主要使用地下水,更多的山区只能用窖水来解困。

  多年来,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有人说,陇西这个历史上的多泉之县,如今已无泉可寻。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水问题。渭河沿岸都想留住更多的渭河水。那么,渭河到底还能留给陕西多少水呢?渭河进入陕西后,又在秦岭山区穿越了一百多公里,从宝鸡市一个叫林家村的地方,彻底完成了从山地迈向平原的“跨越”。

  尽管此时水量渐大,但以宝鸡林家村为观测点来看,渭河少水却是不争的事实。

  林家村水文站资料记载:渭河在1980年以前的50年年均径流量为25.25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后,水量开始减少,到九十年代,渭河年来水量甚至减少到建国后五年来平均来水量的一半以上——只有10.72亿立方米。

  “渭河沿岸工农业发展速度过快,工业用水逐年加大,加上上游植被稀少,沿线降水量普遍偏少,以至于渭河水量日趋下降。”宝鸡市水利局办公室副主任高晓博如是说。

  不过,大家都愿意相信,水量减少的原因,是因为上游越来越多的绿色留住了更多的水。而留住是暂时的,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水会越来越多。希望渭河不会死。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