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浦发银行

养父和痴呆女的8000个日日夜夜(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5日13:17  中国新闻网 

  

养父和痴呆女的8000个日日夜夜(图)

王学林在给秀芝演示缝衣服。 陈云 摄

  中新网镇江2月24日电(陈云 王春龙)22年时间,王秀芝从一个婴儿长成了大姑娘,可她仍像个婴儿,吃喝拉撒几乎全靠大人操心。因为从小痴呆,她不会说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养父能看懂她的喜怒哀乐。这是记者今天在江苏扬中市看到的一幕情景。

  王秀芝是不幸的,却幸运地遇到一个好父亲。生活不能自理的她衣着整洁,寒来暑往从未挨饿受冻……悉心照看她的养父坚信,“秀芝就是我的亲女儿,只要我还能动,我会永远呵护她。”

  欣喜:抱回三个月大的女婴

  1990年,扬中市油坊镇同德村村民王学林和妻子一起,欢天喜地抱回来一个女婴,以为自己的后半生有依靠了。

  当年,王学林虽然已经四十出头,膝下仍无子女。年老之后总得有孩子嘘寒问暖,过了生育年龄的夫妻俩于是四处打听可以抱养的孩子。10月份,他们听说附近江边渔船上有一个弃婴,立即赶过去,将这个只有三个月大的孱弱女婴抱回家,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王秀芝。

  女儿就是王学林的心头肉,他白天在外做瓦工,晚上回来忙女儿,呵护备至,期待着她健康成长。孩子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逗逗她,会笑了,会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了。

  绝望:孩子竟然先天性痴呆

  幸福时光是如此短暂。秀芝两三岁后,王学林越来越觉得不对劲:同龄的孩子都渐渐会说话了,秀芝怎么只会傻傻地笑呢?于是送孩子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给心急如火的夫妻俩浇上了一瓢凉水:先天性痴呆。

  万般心痛中,不甘心的夫妻俩又带着孩子东奔西走,四处求医,不惜花光了微薄的积蓄,但医院的鉴定结果始终没有改变。

  秀芝6岁那年,绝望的妻子向王学林摊牌了:这个孩子,我们拖不起!选择我,还是选择她?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王学林舍不得相濡以沫的妻子,更放不下一手带大的痴呆女儿。心情无奈又沉重的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决心照顾秀芝一辈子。

  妻子离开后,王学林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继续带着女儿求医,一直到孩子10岁后,才死了这条心。虽然他一直给别人盖房子,但他和女儿至今还住在父辈盖的老平房里,所有的钱都花在给女儿治病上了。

  幸运:养父含辛茹苦不离弃

  22年过去了,秀芝的智力还停留在一两岁的水平,饿了就哭闹,有好吃的也会表现出高兴,喉咙发出只有父亲能听懂的声音。可她在王学林的照顾下,每天吃饱睡足,过着婴幼儿般的生活。

  整整22年8000个日日夜夜,王学林既当爹又当妈,打零工,做家务,帮秀芝穿衣、洗脸、梳头、吃饭、上厕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

  看到王学林的困境,不少亲戚乡邻劝他,与其一辈子被孩子拖累,不如将孩子丢掉省事又省心,可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虽然她不会说话,头脑又傻,可她毕竟是一条生命,是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我都不管她,谁来管?”

  担忧:百年之后谁来照顾她

  如今,王学林已经年过六旬,长年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不能再出去打工了,连洗衣服都感到困难,照顾女儿也显得力不从心,生活仅靠他的低保金和女儿的残疾补助金勉强维持着。

  采访中,说到今后的打算,王学林依然很坚决,“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不会让女儿受苦,更不会让她离开这个家。”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等他彻底无力照顾女儿了,谁来照顾他们?谁给秀芝撑起爱的晴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