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昨日通车(图)

2012年12月02日04:15  城市晚报

  城市晚报讯  宛若银龙穿越千里山河,犹如猎豹奔驰莽莽雪原。昨天,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开通运营仪式在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四地同时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专门到长春站(北站房)16号站台出席我省开通运营仪式并致辞。

  王儒林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哈大高铁开通运营表示热烈祝贺,向铁道部、沈阳铁路局以及为哈大高铁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项目设计、施工单位表示衷心感谢。王儒林指出,哈大高铁开通运营是东北三省与铁道部合作的成功典范,也是吉林省继长吉城际铁路之后高速铁路建设的又一突出成果,对促进吉林振兴发展意义重大。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基础设施升级扩能中占有突出地位。哈大高铁的开通运营,在东北三省之间架起了一条高效、安全、快捷的铁路运输通道,必将有力促进东北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为东北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保障。我们要在铁道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全力推动吉林铁路建设开创新局面。

  火车站站台上,长春-大连北首发列车整装待发。上午8时59分,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在仪式现场宣布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并下达发车指令。汽笛一声长鸣,D5006号列车驶出长春站。

  开通运营仪式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马俊清主持。省委副书记竺延风,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长春市市长姜治莹,省政府秘书长李福春出席开通运营仪式。沈阳铁路局的负责同志介绍了哈大高铁有关情况。吉林省直有关部门及沿线地方政府、哈大高铁参建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开通运营仪式。

  作为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京哈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大高铁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线设23个车站,营业里程达921公里,其中吉林境内269.7公里、设6个车站,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使用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为了探索积累高寒地区高铁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增加哈大高铁运营的安全冗余,尤其是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铁路部门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哈大高铁运营初期,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开行动车组列车,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此次冬季列车运行图共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67对,其中经过长春和长春西站的动车组列车49对。

  (记者 李明罡 宋宝华/报道)

  (本版图片 董竞琦/摄)

  长春站记录历史一刻

  城市晚报讯  昨日9点,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上午9时,D5006次列车从长春站发往大连,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这趟列车也由此成为铁道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早上7点刚过,家住铁北的刘大爷就拿着DV来到了长春站。“我64岁了,前阵子长春站北站房投入使用的时候我也来录过,最近我一直关注着哈大铁路的进展,今天早上6点多我就从家出发了,想记录一下哈大高铁首趟列车的发车仪式,也算是留下历史的记载。”刘大爷说,哈大高铁通车运营他特别兴奋,有机会也要亲自坐一坐。

  昨日8点56分,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乘客。“一直关注哈大高铁通车的事,今天正好我和朋友一块去大连办事,碰巧还买到了首趟车的车票,我感觉很幸运。”乘客闫丽娟说。 在长春读大学的白同学家住辽阳市,昨日恰逢周六,他准备乘这趟高铁车回家。白同学说:“我以前回家坐慢车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好了,有了高铁车,以后回家不再犯难了,听说4个小时就能到家,感觉太爽了!”

  (记者  宋宝华 李明罡/报道)

  长春西站迎客 百姓赞不绝口

  城市晚报讯  昨日,哈大高铁正式通车,也标志着长春西站正式开始运营。

  提前3个小时候车

  去大连看4年未见的姑姑

  昨日7时40分,当记者一行赶到长春西站时,地下停车场门前的电子牌上显示停车场地下一层还余空闲车位160个,陆续有车辆从自动升起的卷帘门下进入停车场。而在售票大厅,8台自动售票机全部开启。1号退票窗口、2号改签窗口、28号公安制证窗口以及部分售票窗口都已经正式开放。

  在进入进站大厅之前,旅客首先要向工作人员出示车票,然后才能走进大厅。此时8时刚过,距离自哈尔滨西始发的首班高铁D502次列车到达长春西站还有两个多小时,却已经有不少旅客在此等候。长春市民于晶更是在早上7点多就已经和父亲以及6岁的儿子来到这里候车。“我们打算去大连看我姑姑,就是因为路程太远,我都已经快4年没去大连了。”于晶说,她是从长春站打车过来的,用时30分钟,车费30多元。

  百名市民参观西站

  直夸“太漂亮了”

  在候车室,除了候车的旅客外,上百名市民在车站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陆续前来参观。大家都赞不绝口,直夸“太漂亮了”。

  10时14分,检票开始。站在第一排的旅客将磁介质车票放进自动检票闸机中,车票从另一个口中“吐出”,闸门打开,旅客通过。有的旅客因为紧张,试了几次以后才成功检票。“不需要走长长的通道了,感觉出行更方便、更轻松了。”

  哈尔滨老人来长:

  “车速快,但很稳,舒服”

  到达站台以后,数名工作人员指引旅客在相应的车厢号前排队。10时27分,长春西站旅客已全部上车,D502次列车准时发车,载着各地旅客继续前往大连北。

  来自哈尔滨的79岁老人丛雁站在站台上,看着崭新的长春西站面带微笑。“车速快,可是很稳,车起车停都没什么感觉,很舒适。”从站台到出站,老人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此时,老人的外甥朱先生早已在出站口等候。“我舅舅这次来是专门为了给我岳父过生日的。”朱先生称,以往舅舅来长春,要3个多小时,这次1个多小时就到了。

  火车迷发起签名活动

  见证高铁开通历史

  昨日,为了纪念我国首条高寒区高铁列车——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火车迷吕家麟联合各地30多名火车迷发起一项签名活动。昨日10时15分,吕家麟带着一面旗帜乘坐D1310次列车从哈尔滨西出发,沿途经过各个车站,当地的车迷都在旗帜上签名并合影留念。“它是高铁开通的历史见证者。”吕家麟说。(记者 卢玉鸽/报道)

  4小时9分“飞”大连

  城市晚报讯 备受关注的国内首条高寒区高铁——哈大高铁昨日开通运营。承担旅客运输的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列车会为旅客提供哪些速度的体验?与人们平时见到的列车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带着这些疑问,昨日9时,本报记者从长春站乘坐D5006次高铁列车前往大连北,体验了哈大高铁的不同之处。

  进站快 

  坐扶梯三四分钟到站台

  9时许,记者检票后车站广播开始用中英文播报,“长春站至大连北的D5006次列车开始检票,旅客请走A16检票口通过检票闸机检票进入站台,持有蓝色磁质车票的旅客需将票面向上插入检票闸机,待车票吐出、闸机门开启后方可通过。持有红色普通车票的旅客,请走人工检票口检票进入站台。”

  检票后,记者来到高铁列车站台入口,乘扶梯下到站台,仅用三四分钟的时间。零下十多摄氏度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人们乘坐高铁的热情,记者在长春站北站房看到,D5006次列车座无虚席,551张车票已全部售出,其中二等座最为紧俏。

  提速快 

  开行3分钟后时速189公里

  记者检票后来到高铁列车站台入口,乘扶梯下到站台仅用三四分钟的时间。看到了高铁列车,乘客兴奋得又蹦又跳,纷纷拿出相机、手机与长着“海豚脑袋”的高铁列车合影留念。

  D5006次列车缓缓驶出长春站,车外白雪皑皑,而车内记者和试乘旅客却热情高涨,认真地参观着高铁车厢。记者在2号车厢门上的LED显示屏处发现,红色点字体显示车次、时间、车厢号、前方到站车站名称及车速和车外温度。9时3分,LED显示屏显示列车速度189km/h,外温-14℃。7分钟后,哈大高铁进入西客站,没有停靠,直接驶向下一站四平东站。

  长客股份公司售后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列车晚点1分钟,就要上报调度指挥中心,晚点3分及3分以上就会造成行车事故,旅客没到达目的地车站时,最好不要随便下车或在车下逗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特平稳  

  不看窗外感觉不到停车

  哈大高铁乘坐者的一个感受就是高铁的“稳”。“我在车上看书,停车的时候根本觉察不到。”哈大高铁乘客张先生告诉记者,高铁的稳主要体现在起步、停车上,如果你不是一直盯着窗外,根本感觉不到停车和起步。另外一个平稳的表现就是,倒一杯水放在车上,全程都不会洒出来,水面只会轻微波动。  

  时速200公里,如此高的速度,怎样才能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走进列车车头,也就是控制整列车中枢神经的司机操控室。在这里,神奇的自动驾驶舱门,不仅可根据光线变成有遮挡的屏蔽门,把司机与车厢旅客阻隔开,也可以变得透明,让站在外面的人观察到司机在驾驶室内的工作情况。

  据执行此次任务的列车司机总管介绍,为保证高铁司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每趟单程运行途中,只允许一名司机上岗驾车,另外一名则执行返程任务。司机一旦打盹儿、有困意,脚下安装的每隔30秒就需要司机不停踩踏的自动监控踏板,就会第一时间向驾驶员和列车上级总调度发出警报。此时,如果司机仍不能采取措施,列车智能系统就会自动停车,保证列车安全。

  超便捷  

  4小时9分穿越冰雪到海滨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乘客始终感觉非常暖和。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高铁车上有温度控制系统,不管外面多冷,室内温度都会自动调节,基本上保持在24℃左右。

  经过4小时9分的行程,下午1时09分,由长春首发的哈大高铁列车D5006次列车到达大连北站。“这样快的速度就到达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作为首班车的长春乘客马建平颇为欣喜地说,以往乘坐火车从哈尔滨到大连,最快也要8个多小时,现在缩短了一半的时间。而据记者了解,目前由于考虑到安全因素,执行冬季列车运行图,时速200公里。到了夏季,按照夏季运行图为时速300公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哈大高铁大连北到吉林(长春)9对列车运行,中间的间隔最长不超过一个小时,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随到随走,城际直达。记者在大连北站采访中获悉,大连北站坐落大连市甘井子区,距离市区和大连港口20公里,坐车20分钟到。且大连北站与长春西站同样实行出站进站分离,5至6分即可完成出站,出站搭乘公交、客车、出租车,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本报特派大连记者 刘佳雪/报道)

  四平站

  外籍教师乘高铁去沈阳

  给妻子选生日礼物

  城市晚报四平讯  昨日,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途经四平市区域,设有四平东站和公主岭南站两个停车站点。当日,途经四平东站开往大连北方向的第一趟高寒列车D5006次9时43分到,9时45分开。四平市委书记刘喜杰等领导到东站迎送第一批在四平东站上下车的旅客。

  当日9时许,记者在四平东站站前看到,一支方队正在敲锣打鼓庆祝哈大高铁(四平东站)正式运营。四平市公汽三个班次的公交专线在站前公交站点停靠。记者采访了来自吉林师范大学、中文名字为未书文的年轻外籍教师,他带着妻子和儿子在候车大厅候车。据未书文老师说,他是美国人,在吉林师大教英语。“我妻子王未淑今天过生日,准备去沈阳为她选购礼物。同时,一家三口也想感受一下乘坐高铁的感觉。”

  据四平东站党支部书记王文良介绍,自11月26日10时起开始预售车票,截至目前已经售票近千张,每天上下车客流在2000人次左右。旅客可通过在四平站、四平东站、代售点、互联网、电话预订等多种方式购票,预售期为12天,车站售票窗口和客票代售点预售期为10天。(记者 高鸿/报道)

  松原站

  第一位候车乘客

  首次坐动车感觉很方便

  城市晚报松原讯 哈大高铁正式运行首日,从哈尔滨进入我省的首站扶余北站全天共有10列动车经过。

  动车运行首日也是扶余北站正式运营第一天,有很多工作人员在向乘客发放带有列车简明时刻表的宣传单,指导检票乘车事项,还为候车旅客亲切地倒上热水。“我就是想亲眼看看高铁开通的盛况。”乘客施先生特意购买了一张首次通过扶余的动车车票,他说,他要把这张车票留作纪念。

  9时许,第一名乘客进入候车大厅,他购买了一张扶余北至长春西的车票,发车时间为当日11时21分。这位乘客说,他以前没有坐过动车,这次是为了体验特意买了动车票。“我经常往返扶余、长春两地,坐动车能方便不少。”

  10时53分,第一列进入我省、抵达扶余北站的动车是从哈尔滨西发往大连北的D1310次列车,扶余北站共有38名乘客乘坐此次列车。据车站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途经扶余北站的动车共有17列,停车时间均为两分钟,12月1日共有10列动车途经扶余北站。从2日开始,17列动车都会开通。(记者 韩冰/报道)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董竞琦 钱文波 /摄)

  一日游三省 尽享地上“飞”

  城市晚报讯  列车头尾分别设置了观光舱,大座椅、大空间供游客一览无遗地观光室外景色;座椅前方设置的外接电源插口,可供乘客充电;观光区阅读灯供乘客阅读;座椅扶手处配备的耳机插孔,音量能自由调节;有供抱小孩旅客喂奶的婴儿护理台;一次性坐便圈、洗手液、感应水龙头等一应俱全……步入车厢,各种现代化服务设备设施堪比航空服务,带给记者全新的出行感受。

  座位排序>>

  堪比“飞机座位号”

  一列高铁动车组内共设有8节车厢,可容纳551人,除了“观光区”的特等座外,靠近“观光区”的车厢是一等座,共有44个座位,一排4个座;还有二等座,为蓝色坐椅,一排5个座,整列车是以二等座为主,二等座每个车厢定员在70至80人。

  记者打开一等座椅靠近过道的扶手,即可抽出其中一块小桌板。列车长告诉记者,“不仅是特等座或一等座有小桌板,在二等座的座椅前也设有小桌板,乘客可将杯子、笔记本等物品放在上面,十分方便。”

  记者看到,“观光区”近乎飞机头等舱,与一等座车厢之间用玻璃门隔开,空间相对独立。一个观光区有8个座位,这8个坐椅被分成两排,两侧共3个窗口,其窗口比其他车厢要大,乘客坐在这里可以宽视野地欣赏车外的风景。同时,还可透过玻璃看到操作间内列车司机的工作状态,与司机共同感受高铁的速度。

  据介绍,哈大高铁的座位号与飞机机舱座位排号相同,“A”、“F”字母是代表靠窗的座位,“C”、“D”字母是靠过道的座位,进入车厢内,乘客要按照票号寻找座位就座。

  飞机般“服务模式”>>

  有一次性拖鞋、眼罩

  如果感觉阳光很足,乘客可顺手拉下窗帘。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高铁列车的窗帘为下拉式,窗帘质地类似纱网,既可以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又不影响采光和观光,这也是高铁上的一大亮点和特点。

  全列车8名司乘人员,会在旅途中为您提供全方位服务:冷了有人送上防寒垫,热了有人调低空调温度。一次性拖鞋、睡觉用的眼罩、听歌耳机,只要有需求都能随时召唤乘务员,免费提供使用。

  每排座位下都有电源>>车上没有WIFI

  特等座位和一等座位上方有阅读灯,座椅扶手处都有标准的耳机插孔,车载电视播放节目时,乘客可以自行将耳机插在座椅插孔处调节音量。高铁列车上还配备了电源插座,每一排座位下有一个电源插座,最多能供3名乘客使用。

  对于此前曾有高铁列车上安装了WIFI的消息,昨日记者在乘坐的D5006次列车上搜索WIFI信号时发现,经过城市时会有WIFI信号,但错过城市后,车上还没有。

  车厢玻璃感应门>>红外线感应 自动开启

  高铁上设置了自动车厢感应门,只要乘客进入到车门上方45度的红外感应区,玻璃感应门将自动开启,乘客离开此区域后,车门才会自动关闭。为了方便控制,车厢门侧均设有控制车门的开关。“绿色按键”代表自动开启,“红色按键”代表自动关闭。

  “车厢门在开启后,10秒内无人上下车,车门会自动关闭。”列车长张爽告诉记者,车厢间除了这道玻璃门外,还安装了防火隔断门。“发生火灾后,起火车厢两端的防火隔断门将被关闭,隔断门可抵抗火势15分钟,以便旅客安全疏散。”在红绿两个键的上方还有“紧急解锁开关”用于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乘务人员敲破封闭玻璃后按下。

  座椅可180°旋转>>1米8的个头也不觉得挤

  这么快的速度,乘客坐上去会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采访中,高铁体验者完全否定了这样的担心。由于高铁座椅是可180度旋转的,座椅之间间隔又很大,所以空间上要比飞机座椅宽敞。一位乘客告诉记者,“我1米8的个头,坐上去根本不觉得挤。”

  座椅可调节45度到60度,乘客完全可以半躺在座椅上,乘坐舒适感更加明显。乘客陈欣欣说,“以往买票最怕买到背对行驶方向的,因为倒着坐车会晕车,但是现在可以旋转座椅,真的很人性化。”座椅网袋内放置纸质清洁袋、书刊杂志等,方便旅客使用和阅读。另外,高铁列车中的饮水机为内缩式,旅客使用时摁下饮水机上的红色按钮即可。

  “把座椅放倒躺在上面小眯一会,品着茶水听着音乐,这种旅途的感觉太美妙了。”乘客袁益辉惬意地靠在座椅上。

  餐车内设8桌、40座>>厨房是开放式的

  在CRH380B型动车餐车,记者看到整个餐车设有两个椭圆形迷你小吧台,海绵质地的长条垫镶在车厢两侧,就餐等候的乘客可以倚着长条垫。餐车上厨房是开放式的,在柜台前可以看到里面做饭做菜的情况。沈阳铁路局餐饮服务段的动车商品价格表已经贴在柜台明显位置,有各种休闲类食品及卤制品价格。

  整个餐车就餐区设有8个餐桌,有4个座围成一桌的,有6个座围成一桌的,整个餐区共有40个座。后厨位置配置了微波炉、消毒柜、冷藏柜、冰箱和展示柜。旅客在购买盒饭的时候,乘务员就会用微波炉给盒饭加热。

  记者在吧台的价格标签上见到,最贵的盒饭是30元,而最便宜的10元。每一种食品上都有价签,要求是一货一签。除正常餐饮外,餐车商品还有小百类,有动车组合车模售价280元,单组车模180元,最便宜的动车车模10元,可以作为钥匙链挂起来。

  设有残疾人卫生间>>配备婴儿护理台

  高铁列车的卫生间内均是坐便。对于有旅客担心坐便马桶套的卫生问题,列车长张爽表示旅客大可放心,因为每个卫生间都准备了一次性马桶套,旅客使用坐便时自行安装即可。但需要旅客注意的是,冲水的声音较大,与飞机上的相似,旅客初次使用可能会吓一跳。

  此外,卫生间的洗手盆附近安装了洗手液和水龙头,均为自动感应。与普通列车不同的是,高铁列车还准备了一个特殊的卫生间供残疾人使用,坐便旁设“SOS”键位,在残疾人卫生间还配备了婴儿护理台。

  (本报特派大连记者 刘佳雪/报道  董竞琦/摄)

  乘客卫生间

  误按“SOS”

  机械师分秒间处置完毕

  城市晚报讯  “紧急呼叫灯闪烁!4号车厢卫生间……”昨日上午,由大连发出至哈尔滨北站的D501次列车上,随车机械师潘阳正在例行检查中,一个“紧急情况”令他赶忙奔跑到4号车厢的卫生间。原来,一名女乘客在卫生间误将“SOS”当成冲水按钮,造成一场“虚惊”,被机械师分秒间处置完毕。 

  在高铁动车上,随车机械师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岗位。在D501次列车上,随车机械师潘阳一直巡视在车厢内,关注车体运行情况。他介绍说,高铁列车的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持续运营时速可保持在310公里,但由于冬季路面有冰冻,车速过快容易将冰冻溅起击打车底,导致运行故障。为保证行车安全,从11月至次年2月,列车将保持200公里/小时以下的速度行驶,比正常运营时间慢半小时左右。

  “电源正常,变压器正常,安全阀正常……”潘阳逐车统计列车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将当天电机检测和维修情况填写在值班表格上。潘阳印象中,两个月试运、100多趟往返,设备基本没有出现故障,稳定性能有保障。就在检车中,突然“SOS”灯闪烁,查询显示,4号车厢卫生间内有人呼叫。潘阳迅速抵达现场,敲门询问情况。原来,乘客将“SOS”当成冲水按钮。潘阳迅速将情况进行了处置,列车继续快速、安全行驶。 一片片白茫茫的田地迎面而来,又快速退后。13时58分列车到达长春西,停车3分钟后又重新开动,阵阵雪花因列车开动的气流在车窗外飞旋。

  (本报特派大连记者 刘佳雪/报道)

  德惠站

  94岁老人进站参观

  感受发展变化

  城市晚报讯 昨日13时46分,德惠西站迎来哈大高铁开通后的第一趟列车,为了了解哈大高铁的运行情况,许多市民来到德惠西站的客运站参观。

  下午1点钟左右,德惠西站迎来一位94岁的老人。“我就是过来看看。”老人对德惠西站的工作人员说,“变化太大了!”看着自动检票机、电子屏幕等一个个新鲜的东西,老人不禁感慨。老人从小在德惠市长大,见证了德惠市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以前这里都是农村和荒地,现在变得这么好啦!”听说接下来德惠市还要在西城开发动植物公园等,老人表示,到时候自己还要去走走看看。

  昨日13时46分,德惠西站的客运大厅里挤满了人,然而手持车票要上车的却只有4位,其他的都是前来参观的市民。“我要好好感受一下高铁的滋味。”小伙子称,这一班车是哈大高铁从大连北发往哈尔滨的第一趟列车,他一定会把车票留下来,作为纪念。

  (实习记者 李纳/ 报道)

  百炼高姐 不让空姐

  城市晚报讯   除了车厢内先进、人性化的设施外,给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有乘务员的服务。从登车开始,美貌年轻的乘务员便站立在车厢入口,微笑着对每一位乘客送上一句“欢迎乘车”,训练有素的专业度丝毫不逊空姐。据了解,目前长春客运段动车队的储备人员有110名,其中有30名列车长、80名乘务员,每车是“一长三员”配置。

  “选拔哈大高铁列车乘务员可以说是优中选优,严格程度一点不逊色于空姐的选拔。”长春铁路客运段动车队党总支书记刘军说,这批高铁乘务员是以“空姐”的标准选拔的。平均年龄26岁,身高1.65米至1.70米,身高体重比还有一定限制。此外,这些乘务员还必须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基础。选拔出来之后,她们都要经过形体培训、现代礼仪培训、基本服务技能教育、铁路规章制度学习等一系列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为乘客服务。“高姐”训练时,都要头顶书本嘴含筷子练微笑,挺胸收腹腿夹薄纸练站姿,就连眼神的温和程度,都逐一精雕细刻,一招一式皆有规矩,素质不输空姐。

  “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成为重点考核内容,对待乘客应该如亲人般,微笑应贯穿服务全过程。”今年20岁,曾在长春至北京的D9次列车上担任乘务员的马丽婷说,哈大高铁要求乘务员通过展示“第一面亲和力、第一面气质谈吐、第一面应变能力、第一面心理素质”的服务,使旅客产生意料之外的感动。比如看到有位老人手里拿着泡面左右张望,这就表明这位老人需要帮助,乘务员就应该主动上去为老人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别的旅客也可以看到冲开水的地方在哪里,这一服务的效应就在无形中被放大了。在高铁列车上,乘务员根据旅客不同心理提供不同服务,如知识性旅客喜静不喜动,不喜欢有人打扰,“高姐”们就会在谈吐答问中注意文雅简洁;而小朋友好奇心强,喜动不喜静,“高姐”们又将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向其交代安全事项,让他们的旅途充满乐趣。

  另外在培训期间,乘务员们还多次进行突发情况演练,有些突发情况演练基本是每天一次。最常见的演练是遇火紧急停车,比如客人在车内违规吸烟引发火情,行车中断,乘务员如何疏导旅客;哈大高铁途经多座大桥和隧道,还演练了突发停车在桥上或隧道中时如何快速疏导旅客。

  (本报特派大连记者 刘佳雪/报道)

(编辑:SN010)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朝鲜称10日至22日间将发射卫星
  • 体育鲁尼2球助范佩西绝杀 曼联2度落后4-3胜
  • 娱乐阿娇公开与韩国男恋情:狠狠幸福下去
  • 财经专家称速成鸡不足忧 滥用抗生素是大隐患
  • 科技联通官网购充值卡未充便失效
  • 博客记者:天津女医生诊室内被斧砍死案内情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孩子追问性教育敏感问题 80后家长难应对
  • 育儿天真宝宝“袭胸”照引网友吐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