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王雅 文 冯明 陈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实习生 张圣宇 图
在深圳,房产是个让人永远说不尽的话题;清明节,关于墓地也必将引起一系列话题。近日,连续有读者向本报倾诉:“花了均价超过楼市的价格买了墓地,为什么签约只有20年使用期限?我们在网上查询,墓地所用的土地性质,使用期限有50年呢。20年使用期限,是不是太短了?”
墓地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20年后,购买者只要续交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即可。但如何续费,相关条例并未涉及这个话题。此外,墓园内现在有许多墓地长久无人祭扫,如何处理这些无主墓地,也找不到专门的法律依据。
市民
买块墓地只有20年使用期
近日,54岁的周先生向本报反映:8年前,父亲在深圳去世,他和兄弟姐妹共同出资在深圳一墓园购买了一块墓地,墓地价格加上石碑等制作费用、20年的管理费,近7万元。周先生感慨:“以当时的水平看,这个墓地已经很贵了,现在的行情可能都要20万以上。我们因为兄弟姐妹5个,大家分摊,还比较轻松,如果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仅给双方的父母买墓地,都受不了了。”
由于当时处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办丧事、买墓地等事务手续繁多,周先生一家在购买墓地时,无暇想太多,对合同上“20年的使用缴费周期”并未细究,“当时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看了其他签署的合同,都是一样的,也没多想,很快就办妥了”。
如今,看到墓地价格飙升,而且好墓地甚至成了稀缺资源,想到自己和兄弟姐妹年龄越来越大,周先生一家突然意识到,“20年使用期”是否太短了?为什么规定20年?待多方查询后,他们发现:国家规定,墓地的土地性质决定其法定使用期限为50年,而墓园与购买者签订的合同中并没有50年的约定,这是否属于“霸王条款”?是否违法?
市殡管所
尚无续费及无主墓地处理标准
昨天,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和一些墓园负责人。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墓地使用期限的问题,国家民政部曾专门做出解释,墓地的土地性质介于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之间,住宅用地使用年限为70年,墓地的使用年限为50年。购买墓地者与墓园签订的合同仅是墓地的“使用权合同”,并非产权合同,即墓地只有使用权。
目前,墓园与逝者家属签署的合同通常以“20年为一个缴费周期”做了一个限定。这主要源于民政部199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墓地和骨灰存放格位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以20年为一个周期。但20年后如何续费?国家的《殡葬管理条例》并未涉及这个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由于建立时间短,墓园的规划建设也晚,面对购买墓地满20年的情况较少,但深圳市政府1994年兴建的大型墓园——吉田墓园很快就要率先面临一批此类尴尬问题。市殡管所所长林清泉坦言:“想到这个,我们也头痛。虽然20年只是一个缴费周期的计算方法,20年后,购买者只要续交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就好,可墓园内现有许多墓地长久无人祭扫,尤其是那些购买时间长的。如果届时,他们不来续交费用或联系不上,我们也不能擅自处理,即使是依合同办也不行,毕竟这不是普通交易物品。从法律层面,也找不到专门的法律依据。”
对此,深圳经济特区内唯一的大型墓园——报恩福地墓园负责人常志勇也有隐忧:“现在,墓园内确实有许多墓地在20年缴费周期内,但常年无人祭祀,如果期满后,他们不能按时续费,怎么办?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毕竟深圳的土地资源太紧缺了。”
墓园
近半墓地很久没有人祭祀
一方面是购买墓地者感觉“20年的缴费周期”太短了;另一方面,墓园的管理者从实际情况分析,从中国的家庭结构变化和时代变迁来看,20年的墓地使用周期已经足够。
对此,报恩福地墓园负责人常志勇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如果逝者属于正常死亡,在20年内,逝者所在墓地可能需要经历一个家庭的三代,即爷爷的墓地,在20年内,最后可能只有孙子才能前来祭祀,照管。如果达到50年,可能就需要曾孙甚至第五、第六代人来祭祀、照管了。可实际情况是,我们都试问一下自己或朋友,我们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太爷爷葬在哪里?清明节有没有去祭祀太祖辈的逝者?”
这个例子在深圳各地墓园得到了一些实际验证。吉田墓园建立还不到20年,里面已开发的墓地所剩无几,深圳市殡管所所长林清泉介绍:“虽然每年清明,吉田墓园都人潮汹涌,但实际上只有50%~60%的墓地在清明节有人祭祀,许多墓地很久都没有人祭祀。现代社会,人群流动性很强,还有许多家属已经在国外定居了。”
目前已开发使用了2万个墓地的报恩福地墓园也是如此,“许多墓地即使是清明节也没有人前来祭祀,甚至常年都没有人来探望,墓碑出现裂纹之类的问题,都是我们发现后,给予修补的。”
(原标题:思念还在延续 墓地却已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