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航天员凯旋见到的第一人,电视直播中却只能留给亿万观众一个背影
李涛:把荣光收藏在心里
■本报记者张晓祺王天益通讯员杨亚洲
“神舟十号凯旋时,我将是航天员见到的第一个地球人!”说起这份特殊的“待遇”,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三级军士长李涛颇感自豪。
从1999年至今,他承担了从“神一”到“神九”历次飞船返回舱舱门开启任务。正因如此,他被战友称为“神舟第一开舱手”。然而,自豪之中也有遗憾:电视直播中,他留给亿万观众的只能是一个背影。
“把荣光收藏在心里,自己知道,这已足够。”盛夏的阿木古朗草原,酷热难耐。为备战“神十”返回舱回收任务,李涛和战友已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区演练了1个月。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航天测控回收部队,李涛所在的着陆场站自组建以来,已圆满完成22颗返回式卫星、9艘神舟飞船回收任务。
完美的背后是艰辛。“神四”回收当天,主着陆场遭遇暴风雪,气温骤降至零下30多摄氏度,钢丝绳结冰打滑,影响了返回舱扶正。紧要关头,李涛将棉帽、手套等塞入钢丝绳缝隙,双手粘在舱壁上,被硬生生撕下了一层皮。
完美的背后是自豪。尽管在外界没有知名度,但李涛和神舟飞船的故事还是在部队和家乡传开了。每次任务结束回部队,战友都抢着和他握手。大家对他说:“跟你握握手就等于和航天员握手了!”
6月11日,“神十”飞向太空。那一刻,李涛双拳握紧。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又一次进入了倒计时……
长年身处机器轰鸣的工作环境,他早已习惯用手势“无声交流”
仲涛: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
■本报记者 刘 佳通讯员 魏 龙
机器轰鸣的机电舱内,仲涛正带着耳塞,和同事用手势比划着什么。
除了耳塞,这位在“远望”号船上工作了20多年的机电技师,随身还有几样“标配”:安全帽、手电筒、铜听棒和点温计。
仲涛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挨个到主机集控室、各个机电机舱以及空调器室转转看看。
转转看看说来简单,但转一圈看一圈下来并不轻松。除了几个机舱之外,远望五号的各个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机电设备,每隔一个小时,机电技师都要分组在船上对设备进行一次巡视。机舱又潮又热,一趟巡视下来,技师的连体工作服早被汗水浸透。
这不,一片热浪噪声中,仲涛盯着眼前的输油管道主机,抹掉头上的汗,拿起扳手,一个接一个地拧下管道接口上的螺丝,熟练地拆开接口中间的垫片和过滤网,换上新的过滤网,再迅速地拧好螺丝。
“别小看这些螺丝,事关重大。”仲涛说,对于长年在海上航行的“远望人”来说,狂风恶浪并不是最可怕的,船舶主机“停车”才是致命的问题。
吃过晚饭,仲涛没有休息,又开始值班,他在主机集控室里,通过一台台屏幕掌握全船主机的运行情况,远望五号船动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控方式先进,可靠性也很高,值班员坐在监控电脑前就能随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在船上,每分每秒都在积攒幸福!”谈起自己20多年的机电技师生涯,仲涛眼中闪烁着光芒,嘴角微微上扬。“我们的工作,既不像水手们驾驶着远望号驶向大洋,也不像测控技术人员操控着天线的转动,报出激动人心的一刻,但远望五号正常运行就是我的价值。”他说。
3000多个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姜双朝: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
■本报记者 王天益特约记者 成子龙通讯员 祁登峰
“神十”升腾的一刹那,姜双朝觉得自己这“垫底”当得值了。
身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技师,姜双朝只想老老实实当好“垫底”——办公楼高4层,电力室的位置垫底;航天系统中高新技术密集,基础的电力技术垫底;大楼里穿淡蓝色工作服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中专毕业的他学历垫底……
今年32岁的姜双朝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电力机房工作了近10年。3000多个单调的日子,他输入的是平和的心态,输出的是平稳的电流。
每天,一踏上那条2公里上班道路的起点,姜双朝的生活就进入了程序化运行:交接班、检查卫生、整理器材、记录仪表参数、巡视机房及供电区……这一切,就像墙上电路图中的电流必须按照设定路径流经元器件。
因此,重复的滋味,姜双朝最能体味——
一遍又一遍抄录几乎是恒定的仪表读数,一次又一次检查总是稳定的蓄电池组,甚至还要反复演练故障点跑位——2分钟内跑到任务区任一可能的故障点。
不少人受不了这单调重复的工作,陆续离开了,姜双朝却留了下来。尽管对任务区每个固定插座几个孔眼都了如指掌,他还是坚持参加跑位演练。
“所做的越是‘无用功’,说明电力系统越可靠。”每次参加任务保障,姜双朝都有种难以压抑的兴奋。尽管这意味着他和同事需要将1000多路电路摸查好几遍,要在半天内埋着头连续检查600多组蓄电池,要拧紧每一颗螺丝、除去每一粒灰尘……
精细,是对电工的基本要求。采访期间,有上级来人检查。细细查验20多分钟后,检查人员拍拍姜双朝的肩膀,竖了竖大拇指。可姜双朝的额头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不怕事无巨细,就怕百密一疏。
此前,姜双朝已参加了6次载人航天任务保障,分毫无差。不过,这也意味着他从无“大显身手”的机会。
“出色的标准是被忘记。”他说,“对保障人员来说,大家想不起你,就说明你工作做到位了。” 身处令人瞩目的集体,他用锅碗瓢盆一次次奏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序曲
柳炉荣:让航天员记住“家的味道”
■本报特约记者成子龙本报记者王天益特约通讯员朱霄雄
他挥着大勺,眼睛里一片火光。
灶台上升腾的火焰与火箭喷射的橘红色火焰,奇妙地映射在他的眸子里。挂在厨房东墙上的那台电视机锁定在新闻频道上,“神十”飞天的一幕被反复播放。
一周以前,“神十”航天员从北京前往酒泉,“出征饭”便出自他手。
他,是航天员大队炊事员柳炉荣。
去年,柳炉荣一路伴随“神九”航天员到酒泉。今年,他被安排留守北京航天城大本营:“昨晚担心了一宿没睡着,今天从电视里得知他们三个太空第一餐吃得挺香,我就放心了。”
“给航天员做饭,我们得随身备一把秤!”柳炉荣说,给堪称“国宝”的航天员做饭,一日三餐都必须精确制订,不能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很多航天员的菜谱上经常会有一道菜——炒土豆丝。这道“名菜”就出自柳炉荣。调制佐料,盐1克,花生油5克,陈醋3克,上秤一量,分毫不差。手切生姜,1分钟内上百根银丝整齐排列,快刀如电,丝丝能穿过针眼。
7年前,刚刚加入航天员大队炊事班的柳炉荣靠这一拿手绝活,博得航天员青睐,每餐都被“光盘”。
7年间,身处最令人瞩目的集体,朋友却只知他是部队的普通炊事一兵。同学聚会,大家调侃他名字里带个“炉”,命中注定只是一介伙夫。
问及个中滋味,柳炉荣痴痴一笑:“我只是太热爱这个家了,别的都不重要!”
在航天员大队管理员王龙看来,这个个头不高、一脸淡定的浙江小伙有一颗火热内心:“他用情感做料,让航天员吃出了家的味道!”
“神七”任务,航天员顺利返回北京航天城的第一顿饭,柳炉荣凌晨5点就早早起来精心准备,煲鸡汤、清蒸鱼、熬稀饭、小咸菜……3名航天员刚吃第一口就竖起大拇指:“还是自己家的饭好吃。”一句话说得柳炉荣热泪盈眶。
“神九”任务,柳炉荣到酒泉保障航天员饮食。发射前最后一顿饭,柳炉荣精心做了清蒸鱼、手抓羊肉、清炒芥蓝,还有景海鹏最爱吃的面。对此,柳炉荣很是自豪:“让航天员吃我做的饭上太空,那是我一生的荣耀。”
“长征火箭”专列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却从未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杨洪金:护送“长征兄弟”抵达发射场
■本报记者 张晓祺特约记者 俞 嘉 成子龙
“神十”一飞冲天那一刻,在距离发射场240多公里的一个戈壁点号里,四级军士长杨洪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电视屏幕。
目送火箭直刺苍穹,杨洪金用力挥舞双手,仿佛要与电视屏幕里欢呼人群的手融为一体。
这是一双并不好看的手——老茧厚重,呲牙咧口。然而,这双手曾经距离飞向太空的火箭那么近——
41天前,就在这个点号,静卧在专列中的发射“神十”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他面前安全驶过。
那天清晨,他带领全排11名战士早早起床,沿铁路线步行16公里,挨个巡查每一节枕木、每一处螺栓、每一颗道钉。当“长征火箭”专列缓缓驶来,他骄傲地立正、敬礼,护送火车驶出视线尽头。
杨洪金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二连四排代理排长,长年驻守戈壁点号,守护着通往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唯一铁路。
“我们把火箭称作‘长征兄弟’,一年到头的最大任务,就是护送它们安全运抵发射场。”杨洪金说,火箭专列驶过点号,前后只有1分钟。
由于铁路沿线沙害严重,专列抵达前1个月,他就要带队沿铁路线清沙。遇到漠风肆虐的日子,狂风席卷着沙砾扑面而来,用铁锹护住脸,会听到“砰砰”作响。
这样奔走一天,官兵人人变成了“沙雕”,鼻子塞、耳朵聋、喉咙里都是沙坨子,从头到脚钻入每个毛孔。晚上回到宿舍睡觉,床单上能留下厚厚一层沙。
坚守戈壁14年,杨洪金参加了发射“神二”到“神十”的长征火箭专列接运任务。
然而,他却从未看过火箭发射的辉煌瞬间,甚至从未近距离见过火箭的真正模样。
“神十”发射前一天,妻子带着3岁的儿子康康来点号探亲。那晚,杨洪金抱起儿子来到铁道旁,指着发射场方向说,铁路尽头,就是火箭腾飞的地方……
链接:
梦想独白
看不见的“长征火箭”
橘红色烈焰从长征火箭尾部喷射而出,神舟飞船拔地而起——这,已成一幅经典画面。
这是看得见的力量。这幅经典画面之外,更多力量默默无闻。“神州托举神舟”,这句被经常引用的话,也通常被另外一组具体数字所阐释: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直接承担研制和试验任务,3000多家单位承担协作、支援、保障任务……
数十万航天人,是他们的代称。他们是一枚枚看不见的“长征火箭”。他们用青春、激情与奉献勾兑成燃料,在各自岗位“喷射”力量,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这力量不分大小,正如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重。他们每一个都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他们,叫出他们的名字,聆听他们的感受,品味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我很渺小/地球上找不到自己的坐标/我很伟大/因为融入了宏伟的事业……”让我们念诵一位将军的诗句,向托举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份力量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