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在太空制作水膜和水球(组图)

2013年06月20日15:48  北京晚报
王亚平把一个中国结贴到水膜的表面。 王亚平把一个中国结贴到水膜的表面。
太空水球 太空水球

  在太空演示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这些内容想想就让人神往,事实上今天太空授课的内容精彩纷呈,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第一个实验“太空质量测量”从指令长聂海胜的“悬空打坐”表演讲起,主讲人王亚平轻轻一推,聂海胜就飘到了实验舱的另一头。在质量测量仪上,聂海胜的体重显示为74千克,那质量测量仪用的是什么物理原理呢?王亚平自然地引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个‘弹簧—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就是刚才把指令长拉回到初始位置的力,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光栅测速系统,能够测出刚才身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怎么样,很巧妙吧!”

  王亚平首次当老师,讲课之余还不忘启发同学们,在接过聂海胜递过来的弹簧教具后,她将两个弹簧拉到同一位置,再松手,看得出弹簧的振动频率明显不一样,“同学们看到了吧,利用这个现象能否设计出一种测质量的方法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你们来慢慢思考吧。”     太空单摆实验中出现了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当王亚平推动小球时,小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而是轻轻地飘荡在空中,貌似无力地无规则移动,“这是为什么呢?”王亚平让同学们思考,答案很明显,“因为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没有了回复力。”那推小球一下,小球又会如何运动呢,哈,这次小球竟然绕摆轴做圆周运动。

  看到这一现象的同学们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一个同学站起来提问,说很好奇航天员在太空里是否有上和下的方位感。“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王亚平通过杂技表演为同学们作解答,在聂海胜的帮助下,她旋转了两个90度,“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无所谓上和下的区别,无论头朝向哪个方向,我们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在天宫里,为了便于工作和生活,我们也人为地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一个彩色 “陀螺”的出现意味着第三个实验开始了,“下面开始的演示在地面上可是很难做到的,你们要仔细地看哦!”王亚平卖起了关子,她向静止的陀螺施加了一个干扰力,陀螺竟然翻滚着向前运动,其轴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再将其抓回并给一个使其旋转的力量,本以为会翻滚的陀螺晃动着向前走。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王亚平拿出两个陀螺同时演示,原本静止的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而另一个旋转的陀螺则晃动着向前“走”,真是太神奇了。

  整个太空授课的最高潮出现在最后两个实验中:太空制作水膜和水球。王亚平先拿出一个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并将其打开,水并没有流下来,王亚平从水袋中挤出一个水滴,这颗晶莹剔透的水滴悬浮在空中,“为了避免它到处乱飞,我要用独特的方法来收集它。正好可以润润嗓子。”说着王亚平张嘴把飘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进去,这个奇妙的画面引起地面课堂上学生的一阵惊叹。

  接下来的一幕更是让人惊叹,王亚平用一个金属圈伸进水袋里,当金属圈拉出来时,圈上套着一个漂亮的水膜。当她轻轻地晃动金属圈时,水膜依然结实地黏附在圈上,看到这一幕,地面课堂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最后的高潮时刻来临了,王亚平将带颜色的液体注入到她刚刚制作的水球中,当红色的液体在水球中慢慢地散开,水球由透明变成红色,在张晓光的镜头里,这个漂亮的水球微微晃动,娇嫩欲滴,不禁让人感叹物理世界的神奇。

  1

  太空称重

  王亚平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了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如果在地面,由于这两个物体质量不同,所以这两根弹簧的伸长量肯定是不同的。但在太空中,两个弹簧却停留在了同一位置,无法显示出两个物体质量的差别。

  那在太空中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王亚平接下来向大家展示了测质量的装置——“质量测量仪”,并请聂海胜共同演示。首先让聂海胜固定在质量测量仪上,然后王亚平把连接运动机构的钢丝绳拉到指定位置,之后拉力会使他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就测出了他的质量:74千克。

  这台质量测量仪用的是什么物理原理呢?王亚平解释说,其实就是我们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测出力和加速度,就可以算出质量了。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弹簧—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就是刚才把聂海胜拉回到初始位置的力。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光栅测速系统,能够测出刚才身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2

  太空单摆

  王亚平展示了一个支架,细绳将小球连接在支架上,形成了一个我们地面上常见的单摆。并将小球拉起,但小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再把小球提高一点,松手,它还是没有做往复摆动,因为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没有了回复力,所以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

  接下来王亚平推了小球一下,小球竟然在做圆周运动!再换个方向演示,小球仍然在做圆周运动!这是因为在太空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即使我们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它也能绕摆轴做圆周运动;但是在地面上却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够实现。

  3

  太空陀螺

  王亚平展示了一个陀螺,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轴性,陀螺这一定轴特性在天上地上是完全一样的。

  她先是把静止的陀螺悬空放置,给它一个干扰力,这个静止的陀螺就会翻滚着向前运动,它的轴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之后把它抓回来让它旋转起来,这次,它不翻滚了,而是晃动着向前走。王亚平再次把它抓回来。又拿出另一个陀螺,让它们一个静止,一个转动,给它们同样的干扰力,结果静止的陀螺开始翻滚着向前移动,而旋转的陀螺虽然是晃动但是轴向基本没有改变。

  4

  太空水膜

  王亚平又展示了一个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并打开,如果在地面,此时水肯定是会流下来的。但是,在太空中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王亚平挤出一个水滴,并张嘴把飘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进去,之后她拿出一个金属圈,把水袋打开,把金属圈慢慢地放到水袋里,轻轻地拉出来,做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

  地面上有重力的影响,所以水膜很容易破裂,而在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水的表面张力就能轻松地形成水膜。为了验证这个水膜是否结实,王亚平先是轻轻地晃动它,它没有轻易地破裂,而是甩出来一些小水滴,这个小水滴被航天员用吸水纸收集走,以避免它们到处乱飞影响设备安全。

  接下来王亚平试着把一个中国结贴到水膜的表面,看它能不能承受住这个中国结。贴上了!看来这个水膜还是足够结实!

  5

  太空水球

  王亚平重新做了一个水膜,并一点点地往水膜上加水,水膜在一点一点地变厚,最终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可以看到,水球的中间有很多小气泡,这是因为刚才注水用的饮水袋中本身就存在着很多小气泡,王亚平用一个注射器把这些小气泡抽出来。现在水球看起来像一个透镜,透过它可以看到王亚平的倒影。  随后王亚平用注射器往水球中间注入了两个气泡。这两个气泡并没有融合到一起,而是单独地存在着。接下来,王亚平又把红色的液体慢慢注入到水球中,红色的液体在水球中慢慢地散开,透明的水球已变成一个红色水球。本报记者 蔡文清

(编辑:SN010)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