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林某“愚人节”想“整黄洋”
【新民晚报·新民网】从春天到冬天,季节3次更迭,承受丧子之痛的黄国强(受害人黄洋的父亲)在自贡和上海之间往返多次,每次旅程都是一种刻骨的煎熬。11月27日上午9时30分,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C101法庭,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林森浩涉嫌以投毒方式故意杀人案公开开庭。
涉嫌故意杀人罪
今天上午8时不到,已经有众多听到消息的市民来到法院门口,希望旁听此案,其中不少为复旦大学的学生。黄洋的母亲和大姨等,林森浩的家人,复旦大学医学院的老师等近50人在法庭现场旁听,其他人观看了庭审的监控录像。黄洋的父亲黄国强没有出现在旁听席上,据其家人介绍,他将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9时30分,27岁的林森浩被押送上法庭,他瘦瘦高高、眉目清秀、身穿迷彩背心,略带广东口音。
根据检察机关起诉,林森浩因琐事与室友黄洋不合,怀恨在心。今年3月31日,林从实验室里偷取了二甲基亚硝胺,在宿舍的饮水机中投放了二甲基亚硝胺,最终导致黄洋中毒,多器官损伤死亡。其行为手段残忍、犯罪事实清楚,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责任。
庭审两大关注
对于公诉人的指控,林森浩表示,“对投毒的事实没有异议”,但是认为指控中“因琐事不合、决意杀害黄洋”不是事实。
为情、为保博名额、抑或其他争执而投毒?投的毒从哪里来,成为庭审的两大关注焦点。
关注焦点一:下的什么毒?毒药从哪里来?
活蹦乱跳的大活人几天之间肝脏衰竭导致死亡,事发时有传言称黄洋喝的水中被下了“十倍剂量的试验用药”,且有四氧嘧啶、二甲基亚硝胺、四氯化碳三种说法。
今天上午,在法庭上,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令黄洋中毒的是一种二甲基亚硝胺的化学物质,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
在法庭上,林森浩回忆了自己获取二甲基亚硝胺的过程。“3月31日下午,我从实验室出来,假意说自己有东西忘在实验室,从实验室吕某的手中拿到了钥匙。”来到实验室后,林森浩马上找到了装有二甲基亚硝胺的纸盒和注射器,用一个黄色医疗废弃袋装好后拿走。
他随即去看望了中山医院的老师,并将袋子藏在超声室角落里,等晚上吃好饭后返回,拿着袋子回到宿舍。趁宿舍无人,将纸盒和注射器中的二甲基亚硝胺从饮水机水槽里倒入。出门分两个地方将黄色废弃袋等物品丢入垃圾箱中。
林森浩承认,下毒后,自己曾多次上网搜索“二甲基亚硝胺”,检索到该物质会损害肝功能,甚至会造成死亡,但他没有中止自己的行为。
当晚,黄洋回来后并没有喝饮水机的水,直到第二天早上8时左右,他用自己的白色杯子装了水后,喝完后马上有呕吐的现象。“但我假装躺在床上睡觉,后来接了个手机,赶紧出了宿舍,没敢和他打照面。”
关注焦点二:同住一室,为何下毒?
此前,对于林森浩的投毒动机,曾有为情、为保博名额、抑或其他争执而投毒的种种传言。
今天上午,林森浩在法庭上坦言,并非因为读博、生活琐事等原因下毒。在林森浩眼中,“黄洋聪明、优秀,但有些自以为是。和自己的性格、价值观有较大差异。但两人并没有太大矛盾,只是对他有点看不惯。”
促使林森浩下毒的源于4月1日“愚人节”。他在法庭上陈述,他在宿舍里听说黄洋等人说要在“愚人节整人”,觉得黄洋“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标准不一样”,决定也要“整整他”。
而且,林森浩还听说在其他地方也有投毒事件,但最终也不了了之,查无结果。为此他从实验室里偷取了二甲基亚硝胺。此前,他曾在大鼠上做过相关实验,并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
在黄洋被送进重症监护室后,林森浩说,“自己还怀着侥幸心理,估计他不会死的,和同学一起去看望了他,但出于心虚,不敢和他说话。”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案仍在审理中,将审理一天。(新民晚报 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