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村”笑贫不笑偷是道德感集体沦落的结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3:08 信息时报 | |||||||||
张鹏 “安徽‘小偷村’笑贫不笑偷,集体‘征战’各地”(《新民周刊》2月22日)的新闻看似是一个与教育无关的话题,但是,笔者却认为它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来看看几条和教育相关的新闻,“发改委曝光乱收费,一半学校不认账”(《新
“小偷村”里为何有人笑贫不笑偷?因为大家的道德感集体沦落了,为什么会沦落?原因当然很多,有农民就业、区域发展等等因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德感输出的源头、道德典范塑造的场所--学校被污染异化了。 “笑贫不笑偷”是文化的退步还是精神的阳痿?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可悲可叹的是,这种退步与阳痿居然是现行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所无法阻止的。 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制度过于强调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承和知识分子道德感的塑造。所以,某些大学不但敢于乱收费,而且敢于在被“点名”之后痛斥国家发改委“胡扯”,所以,小学开学居然需要老师宣誓不乱收费……如此一来,要宣誓的东西很多啊,比如男老师不猥亵、强奸女学生,学生食堂不出售变质食品,学校的教室全部不是危房等等。 看来,某些教育工作者的道德水准也不过尔尔,学校的状况尚且如此,校门之外的复杂情形便可想而知了。如今这世道,有的是数不尽的物质诱惑精神刺激,缺的是自我反省集体约束的氛围,面对种种怪现状,有人以“社会转型”为借口推诿责任,有人以“文化乏力”为理由放任自流,一路“推诿”“放任”下来,最终出现“笑贫不笑偷”的道德败局其实一点都不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