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过劳死的仅是精英人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18 上海青年报

  □毛飞

  在某机构近日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分析认为,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等领域已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区。

  这样的研究结果叫人生疑。“过劳死”是一个具有医学和社会学双重涵义的词语,
意味着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筋疲力尽的“亚健康状态”,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而导致死亡。诱发“过劳死”的主要因素包括超负荷的劳动强度、脆弱的保障、不良的营养和健康状况等。由此看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低端从业者应该更容易成为“过劳死”的高危群体。然而,专家开列出来的职业中不见矿工、建筑工人、出租车司机等低端职业,而尽是公务员、新闻、IT、文化演艺等处于社会分层中高端的职业———如此一来,“过劳死”似乎成了精英们的专利。

  显然,问题出在专家的研究方法上。研究者的调查没有覆盖所有主要职业,没有进行科学的样本抽样,而只是从网络上搜索了一些“过劳死”个案。如此脆弱的证据难以支撑其结论。

  片面的结论来源自片面的论据,而片面的论据源自片面的视角。多年来,媒体关注的大多是精英的“过劳死”。艺术家陈逸飞、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的英年早逝总能够激起媒体的集体聚焦,一次又一次引发社会舆论对“过劳死”的广泛关注。诚然,精英们的猝然离世令人们心痛,但面临“过劳死”威胁的并非只有他们。那些艰难求生的普通劳动者同样笼罩在“过劳死”的阴影中———去年10月,一位叫何春梅的广州女工,在装配车间连续加班4天后猝死,为了完成公司的订单,在生命中最后的3天里,她总共没有睡足6个小时。不过,何春梅式的“过劳死”似乎是“卑微”、容易遗忘的。

  媒体视角决定着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又设置着公共议程。“过劳死”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公共议程,但似乎已经被简化为精英们的“过劳死”问题;而普通劳动者的“过劳死”问题却被长期忽略了。

  “过劳死”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的日本,但对于“过劳死”现象的关注绝不仅始于几十年前———1863年,一位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大家的标题出奇的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关注一个女工的“累死”与关注精英的“过劳死”同样富有意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