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的仅是精英人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9:18 上海青年报 | |||||||||
□毛飞 在某机构近日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分析认为,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等领域已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区。 这样的研究结果叫人生疑。“过劳死”是一个具有医学和社会学双重涵义的词语,
显然,问题出在专家的研究方法上。研究者的调查没有覆盖所有主要职业,没有进行科学的样本抽样,而只是从网络上搜索了一些“过劳死”个案。如此脆弱的证据难以支撑其结论。 片面的结论来源自片面的论据,而片面的论据源自片面的视角。多年来,媒体关注的大多是精英的“过劳死”。艺术家陈逸飞、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财富精英和知识精英的英年早逝总能够激起媒体的集体聚焦,一次又一次引发社会舆论对“过劳死”的广泛关注。诚然,精英们的猝然离世令人们心痛,但面临“过劳死”威胁的并非只有他们。那些艰难求生的普通劳动者同样笼罩在“过劳死”的阴影中———去年10月,一位叫何春梅的广州女工,在装配车间连续加班4天后猝死,为了完成公司的订单,在生命中最后的3天里,她总共没有睡足6个小时。不过,何春梅式的“过劳死”似乎是“卑微”、容易遗忘的。 媒体视角决定着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又设置着公共议程。“过劳死”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公共议程,但似乎已经被简化为精英们的“过劳死”问题;而普通劳动者的“过劳死”问题却被长期忽略了。 “过劳死”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的日本,但对于“过劳死”现象的关注绝不仅始于几十年前———1863年,一位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多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大家的标题出奇的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关注一个女工的“累死”与关注精英的“过劳死”同样富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