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京沪比较论下的“空吸”之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0:24 云网

  26日召开的中国区域发展论坛透露,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为“十一五”规划的子规划之一,即将提交全国人大。而据同时发布的《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指出,“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到272.6万。“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大都市,自身的旅游发展速度都很快,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却相差较大。”(2月27日《新京报》)

  在全国的经济规划版图上,京津冀(包括以前常被提及的环渤海经济区)一直与长三
角、珠三角经济区鼎足而立,而作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超级大都市,北京与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发展的龙头辐射作用,更是常被人加以数据化类比。如果说在城市自身的各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指标上,北京与上海尚在伯仲之间的话,那么,双方在对周边区域的经济辐射和拉动方面的差距则是极为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在一个等量级上。这一反常现象无疑让人关注,按照较“主流”的说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业已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其辐射和反哺效应体现在经济产业化结构的各个层面。而京津冀地区却与此大相径庭,同样作为区域龙头的北京近似于一枝独秀,可在首善之区的发展高地之外,却出现了大片贫困凹地环绕的刺目景象,这种“空吸”和抽水机式的局部跃进无疑是让人忧虑的。一边是人均GDP迅速突破了5000美元大关,一边却是多达200多万的贫困人口;一边是经济繁荣、物质富庶、人才鼎盛,一边却是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商业萎靡、民生维艰……谁都明白,如此头重脚轻的区域经济格局是畸形和反常的,它显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和谐与可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出现这种极不平衡的空吸现象缘由何在呢?

  在笔者看来,它的首要认识偏差便来自于传统的京沪比较论。如果说将两座城市进行单体对比尚具一定可行性的话,则许多人习惯将它们上升到龙头层面进行二次战略性比较,便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了。实际上,以北京为规划布局中心的京津冀(或环渤海)经济区无论是在产业结构的层次、质量、合理性与发展潜力上,都与

长三角地区相去甚远。环绕上海的江浙地区,自近世的工业化萌芽以来,便积蕴了相当深厚的工、商、贸产业能量,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市场洗礼和产业结构重组、布局调整,其经济结构与资源配置已渐趋成熟,基于理性经济要素组构上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反观京津冀经济区,不仅在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区域协调性能和融洽度、经济互补性上有着显见差距,即便在圈内的城市定位上也有着许多待厘清的问题。以京津两座大城市为例,其城市经济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多有重叠、同构化现象明显,而两地互补合作意识较差,长期各自为战,甚至是针锋相对地大打同一经济牌,这种区域内不谐调、不明晰的单兵、“闷战”局面,无疑从某种程度上凝滞了本就基础薄弱的区域经济循环流变格局。

  实际上,空吸和贫困凹地现象的出现,或多或少还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首都建设布局有关。在大行政、小市场的单维度规置下,北京的城市发展被赋予了太多的指标含义,而其周边地区,则被简单定义为生产、生活要素的输出地、供给源、储藏库,不夸张地说,很多地方是以勒紧腰带、缩衣俭食、甚或是弃绝了发展机遇和机会的代价,共同促成和保障了北京的经济高速发展。从这个角度解读,贫困凹地的存在,不仅是基础和结构性的痛,它还是一种“奉献”和特殊行政逻辑的痛,是特定时期经济发展规置不平衡、不宏观的痛。在近期的京津冀经济区战略构想中,以

首钢迁入地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为中心,将被着力打造成经济引擎和“第一经济增长点”,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如果类似的区域经济平衡布局能够更早进行,如果附着在北京头上的那些过于臃肿庞杂的城市功能定位能被理性、科学地剥离和转移,京津冀作为经济协作体的前进身姿是否会更矫健、更有张力呢?-陈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