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术腐败的逻辑:抄,还是不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2:00 光明网
李记

  昨日,《中国社会评论》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透露,他和学术批评网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等已明确商定,今年3月15日,他们将联合国内100至150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著名教授联名发出倡议书,呼吁从2006年起,高校教授(研究员)不能剽窃抄袭,不能发生学术腐败;一旦发现学术腐败者,教育部和学校一定要对其进行处理。(2月24日《新京报》)

  酝酿已久的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推选工作原定于本月底揭晓,但来自新闻办的消息称,名单的公布尚未确定时间表。……有学者认为,“学部委员”应是中国社科界最高学术荣誉称号,仅在社科院内部推选显然不合适。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内部推选遭到质疑。(2月24日《新京报》)

  社科院“学部委员”内部推选遭到专家和公众质疑,笔者认为,一是因为它对推选群体(限于内部)的限制,二是因为推选及评判的具体标准的暧昧和不透明(比如:名单的公布尚未确定时间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给学术腐败留下了空档和许多可乘之机。学术界“泰斗级”的社科院“学部委员”推选尚且如此,其他,可想而知。

  有人总结了中国学术腐败弄虚做假“七大招”:七拼八凑编教材,数十年来不换“芯”;近亲繁殖,学术乱伦;扯虎皮,做大旗;泡沫泛起,浮夸盛行;内定奖项,玩弄学术;凑数评职称,折腾争教授;剽窃不知羞,抄袭家常饭。历数学术腐败“七宗罪”,攻击的主要和重要目标是“师”(成“名”成“家”的“重要”人物)。笔者认为,某些时候和某些情况下,公众对学术腐败聚焦的目光多半投向了所谓的学者——“师”的身上,虽然很多时候也集中在鄙夷和打击虚假文凭和“注水简历”一类的事情上来,但对“生”这个学术腐败群体的鞭笞和关注远远不够。也就是说,公众自觉不自觉的情况下,在惩治学术腐败的过程中剥离“生”这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的角色。公众忽视和漠然了“生”这个群体在学术腐败中应有的分量和意义,这着实是不应该的。

  我们可以用“剽窃,还是不剽窃”这样的发问方式来概括学者及学生——师与生在学术腐败时的心情。简单说,就是“抄,还是不抄?”的问题。对中国的学术界来说,已经不再是个“原则性”的问题了。大家都在抄,我为什么不抄?抄者得利,不抄者无所获,为何不抄?抄与不抄没有分别,没有惩罚,为什么不抄?“师”之思想,大约都逃不出这个逻辑吧。

  “师”尚如此,“生”何以堪?今日之“师”,是昨日之“生”;今日之“生”,又会成为明日之“师”。这是一个简单的回环式的推理,同时也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而惩治学术腐败应该关及“师”、“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数学大师丘成桐曾经说过“中国大学生的基础水平,尤其是修养和学风在下降;如果不重视学风建设,中国科技至少后退20年”这样振聋发聩的话,他还说:“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国内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笔者很是赞同丘成桐教授的后一个观点,中国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气氛,应该从大学的本科阶段抓起;同时,也可以这样说,关于“生”的学术腐败问题,也应该从本科阶段做好。

  笔者是即将毕业的大学本科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

毕业论文。笔者问及许多师兄和师长毕业论文的事,他们的观点一致都是:抄。我想,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尴尬而又现实性的问题。推而广之,对所谓的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人群而言,也是不言自明的吧。

  报道说,教育部法规司办公室主任张文在研讨会上透露,我国正在起草“考试法”,在考试法中规定各种考试的规范,进一步遏制学术腐败。笔者认为,在道德已经不能起效用的情况下,恰当的法律出现是必不可少和非常必要的。同时笔者不访多出一言:“考试法”的出台不应该仅仅“惠及”“生”,对“师”约束,是不是也应该出现一个“学术腐败法”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