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松花江污染后遗症令人不安 GDP与灾难孰重孰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8:17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谭力新 毕诗春

  中吉化双苯厂爆炸严重污染了松花江,哈尔滨市度过了为期4天的大停水,这起引人注目的突发事件,在哈尔滨建城史上尚属首次。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措施,终于确保了城市和人民的安全。

  针对这次严重污染事件,有专家认为,中石油集团除了深刻检讨外更应该深刻反思。也有业内专家注意到吉林石化的选址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殃及江河污染的企业会建在一条母亲河的上游?

  “当初苏联援建的时候,我们确实没有考虑到环保问题。”松辽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李志群向媒体说,“像这样大的

化工厂选址应该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要离开水源区和人口密集地区;二是要能充分实现污染的内部处理。现在看来吉化在松花江上游选址确实有很大疏漏与失误,说到底是环境管理问题。”

  无疑,从中吉化爆炸开始,公众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应对大停水事故,政府间也应该进行及时协调,准确发布有关消息,而由于种种原因,信息被屏蔽,应对时间被严重缩短,导致哈尔滨等地大恐慌。专家建议,应该清理以前经济建设中遗留的问题,是否还有像中吉化这样的“不定时炸弹”。尽管中吉化几十年来创造了巨额GDP,但是和灾难造成的损失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巨额GDP与重大灾难孰重孰轻?相信政府会有新的判断。

  丧失水功能的水,事实上已经不是“水”了。“从全国环境状况看,无论是近岸海域,还是陆地环境,形势都不容乐观。”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刚刚公布的沉重的话题。

  我们曾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可是我们的行动往往事与愿违:治理淮河污染就是一个例证。我们赋予了“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新含义,可是10年治淮,投入600亿,结果淮河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却攀上了历史最高峰,沿河农民打井上百米深,“出来的水味道还怪怪的”。600亿投入竟无济于事,这确实值得三思和警醒。“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只有水最珍贵。”这是古希腊诗人品达说过的话。然而,相比古希腊时代,今人的爱水意识已经严重衰退。

  古人说“上善若水”,可今人为何总是去干“上恶毁水”之事?哈尔滨仅四天的全市大停水,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那么未来呢?源头断绝清泉,虚拟必成现实。恐怖的“未来水世界”正在威胁着人类,从这个层面上透析,松花江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是沉重的、永远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