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预谋两会先承认不同再要求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9:24 新周刊

  一个市民社会要想向公民社会转型,必须借助“广场”的力量。“广场”不过是参政议政的传统借喻,在中国它现在的指向是“两会”。

  文/大狗

  2006年的两会前,网络上的民意表达再一次达到高峰,数十万网民感动于总理温家
宝一件羽绒服穿十年。这股民间自发涌动的“亲政府”的潮流比政府宣传“亲民”形象令人温暖许多。也许,这是两会畅所欲言、民情活跃的一个前兆。

  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说:“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三大主体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文明,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系统的主导和保证。”

  本次的热点话题

  2006年2月21日,这位党史专家和研究腐败问题的隐形经济学家,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为他主编的党内学习用书作最后的校勘。3年前,他写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苏共亡党十年祭》,在这本书中,他说:“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党史复兴的现实意义是无庸置疑的,这是2005年我党重申党性原则的原因所在。并且,在改革、发展与带领国家前进的过程中,一直在不断修正和调整,以期达到平稳的社会进步。

  温和而低调的黄苇町表达了他对两会的个人看法:“自上而下的重点有三个:创新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尤其是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将上升到“三个代表”的高度。而作为民主载体的两会,则是集思广益的进言之途,可能出现的热点议题会是什么呢,黄苇町扳着指头数过来:“医疗问题、教育产业化问题、社会保障、农民工进城、金融、交通、城乡和就业,都会是热点。”

  这与中国社会调查所给出的两会热点调查有某种程度的吻合,只是排序不同,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从去年12月开始对全国16个城市2000位公民的调查显示,老百姓最关注的是住房与物业问题,紧随其后的是“就业”、“教育”、“医疗”、“社会公平”。

  与此相比,去年“两会”老百姓最关注的前五位话题分别是“贫富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房地产和物业”、“就业和再就业”、“物价波动”和“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在调查中,关注度超过50%的话题还包括反腐倡廉和社会治安,其后是司法公正、维权、金融和股市、打造法制国家、如何描绘“十一五”蓝图、贫富差距、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复转军人问题。

  零点调查公司总裁袁岳不认同这个排序,他所作的调查表明,前五位热点排序分别是: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

  向三个方面递进

  2006年2月23日晚,自称“基层政协委员”的袁岳谈到了他参加北京朝阳区两会的体验,他认为两会至少在3个方面有进步:

  “首先是提案的来源模式,过去比较传统和闭塞,现在代表有的在媒体上公开招收提案,有的设立提案办公室,并且,代表们联合提案的数目多了起来。如果关注平均提案率和提案的广泛性会发现,自主的广泛模式正在形成,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提案也多了起来。

  “其次是讨论的充分性提高了,分组讨论的主张权和要求权提高了,横向游说其他小组的参与、争取代表广泛支持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另外,透明性提高了。”

  而最大的进步是代表们的进步,在袁岳看来,两会代表不像国外都是“专业政客”,而是业余的比较多,在政治话语权的表达机制中,决定意义机制的是人的因素,而代表们的专业水准正在提高。

  “如果要给这次两会贴个标签,应该是‘社会政策取向’。”多年来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工作的袁岳说,今年两会可能是“部署型”,20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是需要社会政策取向的举措来进行部署的。

  一个科学的议会制度是不是该区分提案的轻重缓急,以促进效率的提升?黄苇町表示没有这种担心的必要,两会是一个充分释放民主、让代表参与的会议,也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毕竟不同于需要决议的党代会”。

  农民进城和给富人盖房

  经济学家茅于轼对两会中可能出现的重点“新农村建设”有自己的看法,这位3年前曾在山西龙水头村实施小额信贷改变乡村社会实验的老人说:“保护农民的利益不等于保护粮食的利益。我们的粮食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如果谁拿粮食少了来作文章,那是要误国的。”

  在龙水头村的乡村实验之后,他又在北京通州办起了保姆学校,自主摸索一条农民工进城的就业路径。这位见证、亲历并探索中国改革发展25年之路的经济学家说:“要鼓励农民少种粮,少产出、多进口,让农民就近进城,中国农民8个多亿,最后会有7个多亿全部进城,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

  茅于轼说:粮食的产量是有弹性的,可多可少,亩产多和少能相差一半,因此决策者究竟采取哪种标准来公布粮食产量,会影响下一步的方向。中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比很低,而闲置的土地资源用来城市化,让农民就地进城是最佳选择,最后中国将剩下一亿多农民。

  这种大国预言只是茅于轼的理想国吗?它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农村改革家们所做的可贵尝试,如果说其他技术派领袖和实践家仍在为三农问题寻找出路,而“新农村建设”的政府信息也传递下来时,茅于轼的“城市化假想”是终极目的,其他作为则是权宜之计。

  城市反哺乡村是一种思路,而城市吞没乡村又是一种思路。但愿,两会代表也能就茅于轼先生的这一设想作一次深层次的探讨。

  想不到,任志强继抛出“富人买房论”后又抛出“盖房应分富人区穷人区”的论调。更想不到,茅于轼是支持这一论调的:“为有钱人盖房,这是千真万确的,是符合市场规律的。盖房要分富人区穷人区,这是说老实话,有人骂他,就不正常。”

  “表面上看是为穷人说话,实际上是挑拨社会矛盾,制造不和谐。”茅于轼说:“美国人曾实验过富人穷人在一起住,但不是穷人多了,富人就搬走了,要不就是相反。这就跟贵族学校一样,穷人孩子去上,自己受歧视,也不爱去。”“盖房分富人区穷人区,全世界都这样。”茅于轼说,现在不是谁富谁穷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谁妨碍了我们致富,在看不见的背后,谁有特权?谁在破坏法律?他的答案是“有权的人在破坏法律”。

  与之意念相通的是吴思的“合法伤害权”,作为历史学家的吴思目前仍在研究“砸霸经济”的思途中:“我还没动笔开始写,但思考了一年多了。”中间有几个月,他转而滑入到研究“

长城的收益”中去了,“我只研究历史,对现实缺少关注,也不想关注。”他的下一篇文章将关注“权力翻译的方式”。

  中产们的政治话语权

  袁岳的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将公布两个看起来是众所熟知的结论,却是建立在调查基础上发布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是农民致贫和不能脱贫的两大主因;40%的调查者认为政府提供的公众服务不足,

公务员数量偏多。

  那么,中产阶层关注的两会议题又是什么呢?谁能在两会上为中产阶层代言?中产阶层需要政治话语权吗?

  袁岳笑言:“现在中产阶层还是个模糊的概念,它至少有18种划分方法。”他反问道:“你说的中产阶层是哪一种?”

  “如果说中产阶层是办公室白领的话,他们的政治权利、政治诉求和政治保障是超越于政治框架之外的,他们更多的是依附于本行业领域。这是个服务群体,从政治动力学机制上看,他们超越了这种需求。他们在政治需求上进行了自主创新,不需要有人为他们代言。”

  袁岳解释说,即便在美国,也没有专门为白领而设的议员,在中国,没有办公室白领当两会代表的,因为这种划分不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划分。而私营企业主则是政治意义上的划分了,所以他们有自己的两会代表。

  “中产阶层群体”是大多数政治分析家相信的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袁岳3年前就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他们只是在收入上形成了一个阶层,却没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

  点击此处进入《新周刊》论坛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