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保健品陷阱暴露监管浮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14:54 法制晚报

  新闻提示

  脑 白 金胶囊、口服液;“忘不了”3A脑营养胶丸;纽崔莱牌倍立健片等84种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近日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国家药监局要求加强依法加强监督,对擅自篡改批准内容、违法发布广告情节严重的保健食品广告,应收回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

  保健品广告大量掺假,在业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也使起步阶段的保健品行业品尝到的苦涩多于甘甜。据中消协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的4年间,仅仅由食品和保健品广告违规引发的投诉案件分别就有3223起和4349起,高居投诉榜前列。此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曝光的84种违法广告,揭开的虽然只是整个“问题广告年”的冰山一角,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如果总结概括这些违法广告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偷换概念、打擦边球、虚拟神奇食疗效果,把保健品吹成神药仙丹。浮躁的广告背后是浮躁的业界生态,相当多保健品企业走不出兴旺两三年就“暴病而亡”或“无疾而终”的宿命,专家给出的“病理分析”十分简单——广告泡沫吞噬了品牌价值,缺乏道德诚信支撑的企业行之不远。

  从某种程度上说,广告掺假的危害性不亚于产品掺水。广告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手段,除了有其商业性、信息性,更表现出一种社会性。其社会影响不仅能影响人的消费行为,更会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和生活行为。由于企业与消费者间信息的不对称,保健品广告夸大其词、极尽炒作之能事,也能在短期内从市场套现并获取商业利润。但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做法无异于买断了自己的未来,透支了弥足珍贵的信用资源。

  市场发育不成熟,众多“市场保姆”也有很多需要检讨的地方。骗人广告的谎言载体是大众传媒,那么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随便打开电视、拧开收音机、翻开报纸就能看到,为什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非等到投诉成堆才去查处呢?事后监管取代不了程序把关,如果在广告审批、发布等环节严密盯梢,保健品广告违法违规现象也不会在传媒这个终端集中爆发。从以往“健”字号药品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到现在“健”字号食品的身染沉疴弊病丛生,审批主管部门、市场监管机构、广告发布单位表现出的疏漏与滞后,无形中纵容了违法保健品广告的泛滥,最终害了保健品行业。

  保健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暴露了业界生态的浮躁,暴露了市场监管的浮躁,这“一团浮躁”委实要不得!

  本报特约评论员张培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