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李晓岗:中国文化 超越“霸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10: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晓岗

  胡锦涛主席启程访美,和平发展将会是他向美国朝野阐述的中国外交方针的突出内容。近年来,“中国崛起”引起了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不安,它们担心中国强大后会威胁周边国家以至整个世界,化解和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忧虑和担心,便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国对他国构成威胁,不光需要实力,还要有扩张的意图。预测和判断中国将来有无扩张意图、是否具“威胁性”,需要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

  儒家“修文德” 道家无争

  中国文化是在一个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东临一望无际的大海,西靠茫茫沙漠和巍巍青藏高原。这种与外部相对隔绝,而内部回旋又非常开阔的地理环境,影响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天下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天下,儒家的“治天下”、“平天下”其实也仅仅是“中原”。所以,中国文化从产生起,就一直是在自己的疆土上经营的内向性文化,没有外部世界的概念,更没有向外部世界拓展的野心。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儒家强调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强求别人,不干涉别人的事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不赞同自己的观点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当自己不赞成他人的做法时,“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提出劝告,对方不理睬,也不以武力去强行制止。

  儒家反对流血冲突,“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对于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其他民族,只能通过道德去感化他们,而不应当动用军队去征讨。所以,即使是对商汤以仁义之师讨伐无道夏桀,孔子也认为,以征诛而得天下,“未尽善矣”。如果冲突已经发生了,必须和平解决冲突。无论是大的战争还是小的冲突,都应当通过“和”来解决。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和平思想。认为大国地位不能靠武力来确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望只能靠自己的道义感召力来获得。

  孟子反对强国试图凭借武力统一天下的做法,“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他严厉谴责通过征伐扩张强权,“争地以占,杀人盈野;争城以占,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认为依靠武力征服别国,是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草菅人命,这是罪大恶极的行为。

  但是,儒家也强调必须有必要的自卫。如果别人发动武力攻击,就必须以武力去应对。不组织军队,不进行军事训练,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一旦别国侵略,百姓只能束手待毙。孔子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所以儒家思想中的发展军备是防御性的,是为制止和对付敌国的侵略。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仅次于儒家。与儒家相比,道家的和平反战思想更为彻底。道家首先从意识上反对争斗,倡导“不争之德”。老子说:“水利万物而不争”,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与世无争。在意识上“不争”,就不会和他人或他国发生冲突,“夫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秉承历史,中道而行

  中国独特地理环境中孕育出的中国文化的和平反战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和对外交往。中国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迫不得已的、防御性的,近代以前是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中原,战争大都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的。和亲、修

长城、守边关是中国古代对外防御战略的主要特点。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中国也很少以强凌弱,凭借武力压迫和吞并弱小民族,而往往如孟子所说,“以大事小”。历代统治者对来华访问的外国使节都给予尊贵待遇;明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并未像西方殖民者那样进行掠夺,而是为展示自己的天朝大国形象,给沿途各国带去了珍贵的珠宝、锦缎、
瓷器
等,虽然主观上有自大的一面,但客观上是通过软实力,以和平方式显示自己的影响,促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物质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近代以来,中国更是只有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经历,而从来没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一次次的战败、求和、割地、赔款,使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历史文化和历史遭遇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与一切国家友好往来;但同时又有原则,有自己的立场,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主张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反映了“君子和而不同”、“中立而不倚”、“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既不干涉他国,同时反对他国干涉,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的政策,也是结合自己文化传统和历史教训而制定的。这既是儒家反对“以力服人”和道家主张“不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基于自己近代的遭遇而表现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近代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不应该在中国重演,也不应该在世界其它地方重演。

  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对于预测中国外交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中国文化中的和平因素,历史地看待中国的现实政策、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向,可以消除误解,使世界绝大多数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本质上是爱好和平和不嗜扩张的,“中国威胁论”是和中国的文化传统、历史遭遇和现实政策相矛盾的。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外交室主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