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给了我们什么遗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00:31 新京报 | |||||||||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座孤岛,我们都是大陆的一片。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损失,因为我包孕在全人类之中。 孟二冬教授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留下一句遗言”。胡锦涛为这位朴素的学者师者敬献花圈,称他是一个“为人师表,品德高尚”的人。孟教授以其勤勉的言行,留下了他的一生。这是在书斋与图书馆里度过的一生,是心持对知识的信仰、始终不渝的一生。
古人论及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时,常常会谈到“三不朽”。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孟二冬勤于立言,所以有了“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的洋洋400万字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但是,在孟二冬看来,立言并不止于“著书立说”,为师者不止于生产知识与思想,更要有责任于薪火相传。正是这个原因,孟二冬到条件艰苦的石河子援疆支教,而当医生为他实施手术时,他要求“尽量保住我的嗓音,我还要给学生们讲课呢!” 一个人立功,大而言之,为国家建立丰功伟绩;小而言之,可以是以一生的勤勉,朴素的言行,刚毅清正的坚定,做一个在平常生活中淡泊名利、抵抗命运、担当责任。立功不必惊天动地,不必壮语盈怀。自古先贤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说到底就是号召每个人能担当自己的命运,自强自立,从而也担当起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从这方面说,担起国家责任,首先就是要担起国民之责。孟二冬一心向学,勤勉为人,就是在为国家尽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部分。因而,孟二冬留给世人的最可珍视的遗产,不仅仅是著作等身,作为一个学者、师者,他尽到了本分,执着而平静,在自我实现中完成的自己的一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立德也是一种立志。我们相信,任何敢于担负自己一生的人,都有着常人未有的艰辛沉勇。必须承认的是,在今日中国学界,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正在蔓延,层出不穷的“学术腐败”更在遮掩知识殿堂的荣光。然而,孟二冬心静如止水,“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当许多人竞逐于名利,他却在被人冷落的传统文学中钻研数十年。这样的为学之德、为人之德、为师之德,足以让那些终日奔波于名利场上的人汗颜。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琢一句空”。孟二冬立志,就是立学人之志,立学生之志,立生活之志,就是要在朴素的社会中书写自己的人生。如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所言:“学问于孟老师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确切地说是职志,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这是一个纯粹的学者对学术的真诚。”“这是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正是这些朴素而高贵的言行、积极向上的人生启迪着我们的生活与社会———让迷途者知返,让彷徨者坚定,让困厄者前行,让绝望者心生希望。 感怀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又过早凋谢的花朵,它平凡而炫目的绽放,更让我们久久心生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