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占江:抓宜居,从天通苑开始如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03:25 新京报 | |||||||||
4月23日一上班,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立即围了过来。先是有人递给我一份《京华时报》,然后纷纷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看着我。只见在头版头条的位置,用超大黑体写了一行标题《天通苑“宜居水平”倒数第一》。 根据《宜居城市蓝皮书(北京)》的调查结果,尽管这次北京市的整体“宜居水平”都不高,但陡然看到自己住的地方因“宜居水平”倒数第一,而成为媒体头版头条的消息
这些年来,天通苑的诸多问题,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暴露在了社会各界面前。比如近年来,先后有50多位政协委员提出了38件提案,反映并建议解决天通苑的问题;两年前,《新京报》等媒体也曾非常系统地概括了天通苑突出存在的交通拥堵日益凸显,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用房等公共配套建设明显落后等问题。如今,两年过去了,天通苑为什么还是“宜居水平”倒数第一? 应该说,这期间天通苑的居住环境有了改善和进步,比如道路在加宽,路灯已发光,学校有所恢复。但从整体上来看,交通堵塞、购物不便、睡城等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似乎更加严重。比如虽然立汤路已逐渐贯通,但几乎每一个从天通苑出来的人,都要忍受没完没了的堵车;天通苑里面的马路依然没有绿化,立水桥附近几乎每天尘土飞扬。尤其是像北一区这样一些入住率虽早过70%,但时间不到三年的小区,更是普遍性存在不通邮,没有超市、餐馆、菜市场、健身器材、休闲广场等问题。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确实需要一定时间、一个过程。但对天通苑的居民来说,如今的问题不是等不起这个时间,而在于不能看到让人满意的解决问题的效率。实际上,无论是通邮还是绿化,无论是体育设施还是休闲广场,这都完全应该是事先设置好,然后才让住人的。可为什么直到今天,像北一区这样的问题,有关方面还在拖?难道通邮、绿化真的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问题的关键,恐怕还于某些职能部门不上心。 社区是社会的具体构成单元,只有妥善解决了每个社区的宜居问题,整个北京的“宜居水平”才有望整体提高。因此,对像天通苑这样典型的特大社区,如果有关方面的重视不再停留于口头上,而是相对更为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不仅整个北京市的“宜居水平”会大幅度提高,公众的满意指数也会水涨船高。 □阮占江(北京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