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鹏:药品降价,不只生产企业有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9:08 国际在线 | |||||||||
作者:徐云鹏 6月刚刚调整了67种抗肿瘤药物的价格,国家发改委又对药价动刀。22日发改委公布99种抗微生物药品降价方案,平均降幅30%左右。绝大多数是抗生素。据悉,本次降价将涉及到全国2000家左右的制药企业,是近两年来影响最广最深的一次降价(据8月23日《成都商报》)。
衣食住行,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然而近些年来,“衣”已经明晃晃地被医院的“医”所取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成了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我国于1985年启动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医疗改革,一直走到了2005年7月底,国务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才公开承认:我国医改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场化改革并非医疗改革的方向。小病拖,大病扛,实在扛不起再住院,20年的探索以失败告终,最终受害者无疑是普通老百姓。 应该说,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曾经多次作出过重要指示。此番,发改委再次落下药品降价利刃,虽然降价品种只有99种,但涉及的规格却有500多种,降幅之大,涉及企业之广,都是少见的,足见政府的决心,令人欣慰。 可是,下了这么大的“雨点”,真正能够淋到老百姓身上究竟能有几滴呢?我对此抱怀疑态度。就不要说前18次了,君不见,仅药品目录涉及130多个西药和30多个中药品种降幅达25%的第18次降价,目前不依然“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看病贵、看病难的“涛声依旧”,甚至有增无减吗? 实践早已证明,仅仅依靠降低药品价格的办法来化解老百姓“看病贵”只能算作权宜之计,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要想有效降低药价,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 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各个管理部门的权力扩张和利益争夺,在老百姓“看病贵”的背后是一只只贪婪的黑手。比如,老百姓之所以觉得降价的结果像挠痒痒,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越降药价越高的情形,重要症结之一就在于医院和药店在暗地里变着法地和发改委的降价措施唱对台戏。必须看到,作为药店和医院尽管有其公益性质,但它毕竟是一个经济实体,要靠获取经营利润维系自身的生存,因而根本不可能欢迎降价药。事实正是,一旦某种药品降价,医院和药店就能马上找到相应的替代品,让降价药从此“消失”。就这一招,足以让将发改委的降价措施彻底落空。因此,在降价的同时,必须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药店和医院落下利刃,采取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来阻止药店和医院不使用降价药品,让降价药品消失的药店和医院“消失”,至少是让其负责人要尝到点苦头。可惜,这恰恰是成了空白点,没有人热心去做。 反尔,却是一味地木匠斧子一面砍,通过权力的扩张,一次又一次兴致勃勃地推出降价措施,一而再、再而三地“黑”住了药品价格,最终把“看病贵”因素化解到药品生产企业的头上,不仅显失公平,而且也隐藏着巨大的潜忧。据威尔曼公司董事长孙明杰介绍,本来第19次降价的平均降幅为40%,因为很多抗生素企业觉得“价格降太低没有办法活了”,国家发改委最后将平均降幅调为30%左右。原研制和单独定价的药品降价幅度为20%左右。“此次调价行动所涉及的企业将接近2000家,本次降价受影响最大的是抗生素企业。”其实经历了前年与去年的两次降价,国内几个抗生素巨头,都已经相继出现亏损。受去年降价等因素影响,国内抗生素老大华北制药亏损额近2亿元。 足见,药品降价是一个按下葫芦起来瓢做法,药品生产企业成了冤大头。这样做,只能将“看病贵”推向恶性循环。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海棉里有水总得也得干。尤其是在药品生产企业都觉得“价格降太低没有办法活了”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想像,把药品生产企业降得老本亏空,无力继续生产,老百姓的病还有个治吗?要害的问题是管住管好药品流通环节,狠刹蓄意加价涨价行为。 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今天,我们虽然期待着通过药品降价方式,让所有的患者都能享受医疗服务,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主要还得依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公平分配医疗资源,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遏制乱收费和吃回扣等不法行为等等,其他都是靠不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