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朱新美:信贷与职务挂钩仅为权宜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10:07 江南都市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朱新美

  题由:近日,长春市某银行推出了一项个人消费贷款与职位挂钩的新政策,如果您是副部级官员,就可以到银行申请贷款100万元;是副局级、大学教授或系主任的,就可以申请贷款30万元;是副处级、大学副教授或副主任的,就可以申请贷款20万元。三个层次依次成为至尊级、白金级和黄金级。目前长春市的官员中申请此项贷款的人很多。

  其实,此项贷款政策几天前就已经传播开来,且争议很多,有人说这是“官本位”思想,也有人说是对平民的“歧视”,还有人说这种做法有信贷腐败的嫌疑。于是逼得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在本月19日就此事进行了回应。他指出,个别媒体关于中国银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与职务挂钩的报道是片面不实的。

  但我以为,作为银行个人信用贷款的初始阶段,个人信用贷款与职务挂钩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银行决策者头脑发热,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首先,这三个层次的人员收入稳定,且年年增长;其次,人在官场或大学,好不容易弄到处级职位,犯不着为了区区20万元搞坏自己的名声,毁了自己的前程;再次,处级以上官员有多少收入,最清楚的应该是银行,所以,银行制定这一政策是有足够的信心的,应该不会为收回贷款而劳心劳力。有文章说,在美国财务管理学家大卫·杜兰德提出的资信评分模型中,个人所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以及就业稳定性甚至包括性别,都是银行授信额的参考指标。由此看来,个人信用贷款与职务挂钩早已有了理论依据。

  更重要的,这是一个信贷改革。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像样的个人信用档案,银行个人信用贷款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候,将

公务员的职位作为个人信用贷款的抵押权,就降低风险而言,更具可行性。改革没有样本,我国的改革初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且终于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我相信长春某银行的做法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官员并非天然地就是个人信用度高,在百度键入“公务员欠款”字样,出现的相关信息有15.3万条之多,可见公务员这个群体并不是人人都守信用,不守信用者还是大有人在。所以,在实行个人信用贷款与职务挂钩的同时,也应该对贷款的官员抱一份警惕,并要建立起一些配套措施,比如,对超期不还者,对赖账者,就要向贷款者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通报,同时还要在一定范围公开贷款公务员的个人财务档案,特别是对那些有可能成为各级行政长官或副长官的贷款公务员更应如此,要让大家知道这个候选人的诚信度,免得其重蹈“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腐败之辙。

  当然,在我们这个诚信相对缺失的国度,个人消费贷款与职位挂钩应该是一种权宜之计,要形成一个守信用、讲诚信的社会氛围,重要的还是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信用法律体系,用乌纱帽来保信用,用职位来约束个人行为,终究不能长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