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凯云:拿北洋政府教授收入与今日比是胡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5日09:12 南方新闻网

  邵建副教授在10月3日时评版发表了题为《北大副教授收支呈负数说明什么》一文,认真读完该文,不禁哑然。

  邵文竟然以20世纪北洋政府时代的知名教授薪金来说明今日教授收入低下,真是有一叶障目之嫌!试想问一下邵建副教授,如今北大教授当中,学问能做到胡适那么好的有几个觉得自己收入低的?就拿广州某重点大学的教授来说吧,明面上的收入,即学校工资和奖金
可能比阿忆的4786元/月还少,但是他们还有一块收入——项目收入。一般来说重点大学的教授、副教授都能找到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企业的项目。许多教授申请到项目后,就组织一个由教师、研究生组成的项目组,然后把任务分一下,自己把把关,尤其是社科类项目,因为投入的绝大部分是人力成本,而学生的人力却是廉价的。我所在学校,2005年科研经费就有4亿之巨,教授项目收入多则四五十万,少则三五万!某副教授之所以在北大还“哭穷”大约是还没有了解到教授生存的潜规则和正式规则的内涵!抑或只想拿着北大副教授收支呈负数的幌子,四处找钱而已!

  北洋政府时期,一个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的培养成本是高昂的。就拿胡适先生回北大做教授之前的教育背景来说,他于1910年考取清华庚子赔款

留学美国官费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1915年9月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1917年5月,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同年8月,回
北京大学
担任教授。不久就成为五四新文化的重要人物。就是放在今天,胡适的教育背景也是凤毛麟角。

  现在中国拥有的教授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解放前。就拿笔者所在的学校来说,博士生导师都高达663人,高级职称的更是有850人之多,但说到世界知名的就寥寥可数,至于取得成就或对国家的贡献,那是怎么也比不过往年那些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教授们了,更何况胡适、李书华等名教授!教授的供给每年都在上升,而学校就这么多,对教授的需求增长速度没有供给升得快,因此教授薪金在相对下降,同时这也说明社会大众整体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进步,知识被普及,只有最新最尖端的科学知识才能得到更高的价值。因此作为副教授,想要通过教书育人来获取优越的物质生活,在科研上面的努力就越发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精神,搞点新的知识出来,社会自然会给你相应的待遇,总好过在那无谓的“哭穷”,或以经济理由,四处走学术的“穴”,又要立牌坊的无聊行径。

  杨凯云(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