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医改新方案讨论越充分效果越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1日08:19 新京报 | |||||||||
新京报社论 有两个关于“医改”的消息。一是目前有十多个部门参与的国务院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就医改重大问题组织联合调查,加紧拟订改革方案。二是,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开辟“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
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其中,可望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作出重要部署。这就为正在起草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一个追求公平的基调。《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79.7%的被调查者对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 那么,新方案能否满足民众的这种期待?日前,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联的各部委被动员起来,参与新方案的讨论起草。这将使相关部委从一开始就了解方案的用意,有助于减少未来新方案执行过程中的梗阻。国家发改委更是希望听取民间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在新方案中反映民意。这两项措施有可能使医改新方案趋于合理。 但要保证新方案充分反映民意,体现社会和谐的价值观,似乎还要有一些跟进措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供有关部门在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参考。这种理念自然很好,但这些意见和建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参考”,人们期待能有程序方面的保证。 十几个部门同时参与新方案的起草,体现了各个部门对医改的重视,也可以收到群策群力的效果,但它们都有自己的立场、看法和利益,平衡和协调这些关系并非易事。调查显示,44.9%的被调查者担心,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会使新方案成为权衡和妥协的结果,而未必能够充分地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这表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讨论、起草程序还要不断完善。今天,建立什么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是较为长远的利益;它涉及社会的公平问题,涉及财政分配的重新安排问题。对这样的政策问题,确需打通民众及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决策的制度化渠道。 另一方面,制定这些涉及多个部门的政策方案时,也有必要防范部门利益主导决策过程。毕竟,参与决策的部门越多,其对民意作出回应的责任约束就越小。为防范部门之间无原则的妥协,建议通过有效形式把部门之间讨论的过程公开化、程序化,接受公众的监督,让每个部门都能对自己的意见向公众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要使未来出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既合乎民意又理性可行,就必须先完善方案的讨论、起草、审议程序,通过公开、透明程序,让社会各个群体、让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让政策讨论在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最终,使这些意见对改革方案的起草者具有约束力。 故此,能否考虑在征求意见的方式外,加设召开听证会,相关政府部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社会与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及普通民众在会上充分表达意见。甚至,这种重要的民生改革方案,也不妨由全国人大介入,在依据听证会的意见修改方案后,再通过正常立法程序,形成完整的医疗改革方案。可以肯定的是,医改新方案讨论越充分,效果必然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