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魏西:我们怎样纪念鲁迅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02:41 新京报

  适逢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奠基人,鲁迅弃医从文,欲在思想与心灵上重塑中国人的国民性的雄心壮志至今让人感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不可否认,鲁迅精神的本质就是关注国家、关怀社会、关心民生。正是对旧中国“吃人”传统的深刻反思及对中国未来痛彻骨髓的忧患,使鲁迅以其批判精神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列。

  无论是鲁迅,还是其他许多时代同路人,对于近现代中国的文化再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一个时代精神的引领者,鲁迅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同样是其思想的源头———“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批判精神。二十世纪初,各种思潮鱼贯而出,新文化运动为中华文明所焕发的新生与希望,正是基于那个时代所有思想者革故鼎新的批评与创造。

  鲁迅的时代,中国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艰巨而漫长的转型。新旧思想的交锋,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对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中国人来说,更迫切需要一场自我转型。显然,一个国家是否成功转型,更决定于生息其中的人的转型。而人的转型,也即是人的现代化,它意味着不断有人从旧有的习俗与仪式中解放出来。以鲁迅等为代表的那一代读书人,正是以其独立自由之精神,完成了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

  应该看到,正是这种源于个体自觉的深刻转型,成为上世纪中国探索自己现代化道路的标志性事件。由此出发,逐渐形成并促进了中国公共话语空间的诞生。

  公共话语空间的建设,同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大行其道,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拓展了公共话语空间。近年来,大凡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都能在网上引起激烈讨论。然而,我们同样看到一种不良的倾向。许多网民在参与公共辩论时,时常以自己之所思所想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匡正,甚至容不下一些不同于自己的观点与声音,并以此冒充“鲁迅”。凡此种种,使作为公共表达重要途径之一的网络虚拟空间充斥着“话语暴力”。

  然而,我们知道,这种不宽容异已者表达自由的凌厉之风,所见证的并非是真实的“鲁迅精神”。显然,鲁迅所谓“一个也不宽恕”并不意味着要拒绝异己者的思想自由。事实上,这种“不宽恕”并不局限于鲁迅针对自己的论敌,同样包括自己。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觉”与“觉他”,是一种对公共利益的坚守。如鲁迅所言,“虽大抵和个人斗争,但实为公仇,决非私怨”。

  众所周知,任何国家的进步,任何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以公共利益与社会进步为价值指向的公共话语空间的建设,离不开对批评传统的继承与培育;今天,我们建设和谐的社会,也一样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有理由相信,没有开放的批评,文化与文明就会在孤芳自赏与自我封闭中失去参照,不知何谓落后与进步。所以,当我们纪念鲁迅,纪念鲁迅精神,纪念鲁迅和他那一代人令人追思的创造时,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将怎样继承和发扬这种开放精神与批评传统,藉此昂扬思想,砥励心志,共同促进理性的成长,为未来担负梦想与光荣。魏西(北京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