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灵:公平性才是职业教育最大的软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00:56 燕赵都市报 | |||||||||
近日,北京市政协公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建议案,该建议案历经半年调研完成,已经常委会审议通过,准备送交市委、市政府参考。值得注意的是,建议案提出应对社会急需但没有学生愿意读的职校专业实行政府“买单”。(《京华时报》10月20日) 相信不少人会把这一政府“买单”的举措解读为权力的越位,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似
至少在目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所谓的信息不对称之说很难站得住脚。姑且不论技工人才奇缺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单就是大学教育不断扩招生带来的就业难问题早已经证明了,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严重缺失状态。在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和社会人才输入体系之间,理性人不可能觉察不到市场的价值取向。 这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严峻但却必须正视的问题:职业教育的问题不是出在了市场失灵上,而是政策的价值取向上。在我看来,公平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市场繁荣的软肋。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职业教育的尴尬处境,主要是由于人们观念上并未转变的问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巨大的就业市场这块蛋糕,仅仅是由于公众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在作祟,导致了他们无福消受。但是,这未免也太低估了公众的理性能力。 正如仅有学校并不能普及教育一样,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的是如教学设施、师资等软硬件条件的同时配套,缺乏了这些,哪怕是专业教育也无力为巨大的市场需求提供足够的供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的职业教育虽然有职业教育的名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能给社会提供其所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当职业教育所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分配不足以让其为市场打造出“合格产品”时,市场就不应为教育公平性缺失受过。 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正确的,但比如对个别专业“买单”的具体做法却值得商榷,毕竟,这种个别导向或许在短时间内或者局部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就职业教育整体而言,不仅是杯水车薪而且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当职业教育的整体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无法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合理而且稳定的预期,专业“免单”的蝇头小利实在不足以打动人心。 就像公平可以产生制度动力一样,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公平也可以产生鼓励更多人接受职业教育的动力。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目前的教育语境下,不论教育的地区间公平还是教育投入的公平,几乎全部集中于普通教育上。而这种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去挤高考这根“独木桥”———虽然这个桥随着不断扩招在拓宽,但却无力改变虽然就业率低、不少人对上大学产生怀疑但公众依然对高考趋之若鹜的恶性循环。 当职业教育的教育设施、师资以及激励机制,都能被纳入与普通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话语框架中,进行讨论和解决时,这种“有价无市”的局面才不足以被苛责为职业教育市场化程度不高,毕竟,公平性才是职业教育最大的软肋,这不是市场而恰恰是政府需要“有所为”的场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