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邓海建:随意施舍比送救助站更人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01:07 新京报

  “宣传舆论部门要经常告知市民不要随意向沿街乞讨人员施舍,可拨打110和城管求助电话8665110,或护送、引导到救助站实施救助。”这是长沙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的一项通知。(10月27日《长沙晚报》)

  奥斯卡·王尔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我们似乎也通晓制度救济的所有“价码”,但对抵达救济通道的
成本和路径真的就了如指掌?救助信息永远不可能对所有的公民“信息对等”,当有人不认识制度救济大门的时候,公众“随意施舍”,何错之有呢?换句话说,这就好比我们不能告诫我们的市民:当犯罪分子在犯罪的时候你不要随意干涉,因为有警察;当城市绿化被践踏的时候你不要随意指责,因为有城管、有环卫……舆论,大抵是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向标,尤其不能被制度之善蒙蔽了双眼。

  长沙市做法的出发点是善的,但善政的底线是以悲悯之心去宽容社会阶层的博弈,谋求弱势阶层的最大利益。“不要随意施舍”的价值引导,会不会把我们引入新的困境———制度救济和道德救济撕裂的困境呢?一面我们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一面我们又告诉他们爱心不能随便给———有利益取舍、有价值边界的“爱心”,到底是“爱心”还是“私心”呢?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温习一下特蕾莎修女的箴言———“将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随意施舍,怎么说也不能算是有问题的吧?随意施舍,怎么听又总觉得是拗口的。这背后的逻辑很值得我们警醒:施舍,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如果步步为营,它所彰显的人性光芒必然渐次暗淡———我们不能因为有假乞丐就不“随意施舍”,就如同我们虽然听过“狼来了”,还是冀望人人都能信守诺言。

  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我给他一片面包,也许比领他去救助站排队等面包更人性。救助站的“面包”和我“随意施舍”的“面包”,不会起负面的反应啊。一个是公力救济,一个是私力救济而已。以制度担责为表征的“公力救济”,肩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配置和秩序整合的责任———但恰恰是基于这种程序性,其效率历来备受诟病,甚至会与初衷南辕北辙———因此它需要私力救济作补充。

  从这个层面而言,“施舍”不仅是美德,更是社会序列上的一间承上启下的温室,名叫“和谐”、“正义”。在这个“经济排行”喧嚣、“慈善排行”惨淡的诡异语境里,“随意施舍”的人不是太多了,恰恰是太少了。对于“施舍”或者“随意施舍”,我们永远不能遗忘的是———制度注定无法完美,但人性可以远离残缺。

  □邓海建(江苏教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