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毅飞:发展职业教育要实至名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1日12:00 光明网 | |||||||||
慕毅飞 随着职业教育确定为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任务,重视职业教育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发展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尽快地让职业教育实至名归。最近教育部有两项决策,一是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国107所中职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二是中职教师每年必须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实践的花费主要由政府承担(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这是职业教育的两大利好,将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实至名归。
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制约,则来自职业教育自身,那就是职业教育往往并非实至名归。许多职教学校屈从俗见,自认低卑,甚至不惜避长扬短,以“综合高中”的名义,走普通高中不像普通高中、职业中学不像职业中学的两栖道路。结果,以显而易见的弱势,参与高考的升学竞争,虽然满足了部分进不了普通高中的学生考大学的要求,但弄得中职学生未必真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既不能让学生有考上大学的文化,又不能给学生以谋生的技术,这样的职业教育,除了走衰,别无出路。 半工半读,很可能是职业教育的振兴之路。它既可以弥补职业学校机器设备、原辅材料短缺的不足,以人和技术,实现与企业“双赢”的合作;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学生没钱上学的困窘,减轻学校的助学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确保中职学生在校能学到技术,出校能找到生路。所谓“带出一张嘴,学成一门艺,就业一个人,脱贫一个家”,应是中职学生的生动写照。 半工半读,精彩的在于“半”,重要的也在于“半”。因为是“半读”,就必须坚持职业教育不畸重于文化课,最多只能用一半的时间来学文化,而且还应该工读结合,这样,就能让职教从高考竞争中全身而退,铁下心来学技术,潜下心去学技术。同时,因为是“半工”,就必须坚持不把学生简单地当作操作工,尤其不允许让学生充当廉价劳动力,除了加强劳动保护,还要从“半工”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劳动的长度与强度。这样,才能实现“学技术”与“学文化”的兼顾不误。譬如,让两个学生干一个工人的活,应该视为“半工半读”的基本模式。 学生走“半工半读”之路,教师也就必须走出教室。每年实习两个月,既保证了学生身边时时都有指导老师,也有助于教师教学联系实际。职业教育当以技术教育为主,这也是职教实至名归的题中之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