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毕舸:吃剩饭族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悲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01:33 长城在线

  他们常年穿梭于大排档的餐桌间,他们的眼神时刻盯着餐桌上的残羹剩饭。他们是隐藏于都市之中的“吃剩饭族”,每天靠吃别人的剩饭充饥。(《北京晨报》11月1日)

  从表面上看,“吃剩饭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悲哀———有那些剩下满桌饭菜就“潇洒”而走的食客,才能有“吃剩饭族”的生存空间,而同一天的另一则新闻则很容易强化大家的直观感受: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粮食浪费现象严重,不算早餐,平均1天1个食堂就有48
0公斤饭菜被倒掉。但外国留学生却从来不剩饭。(《北方新报》11月1日)

  中国餐饮文化中的“吃不完也不兜着走”陋习,我们可以视为在物质生活逐渐发达的同时,我们的精神与大脑却处于“前饥饿”状态。点上一堆菜显示自己的豪迈与阔气,吃不完或者稍觉不好吃就扔点饭菜,则是人们娇贵的胃产生了“贵族性排斥”,何况大学食堂的饭菜质量又一向不令人称道。

  从这个层面看,“吃剩饭族”的出现仿佛是必然。他们与食客之间达成某种“食物链”,原本已浪费的食物被二次利用,等同于经济学上常说的资源再分配,应该是食客与“吃剩饭族”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如果我们简单地将“吃剩饭族”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新闻,而忽视背后的深层现象,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思维触觉已经钝化,无法察觉潜藏于生活激流下的日常苦难。

  报道透露了“吃剩饭族”的身份信息———家庭贫困者、外地流浪者和外来打工者,比如孩子上大学的下岗工人老刘、虽然有工作却还是要吃几顿剩饭改善生活的白建华,他们的“吃剩饭”动机基本趋同,处于社会底层,微薄收入无法支撑足够的生活开销,只能放弃尊严而去吃别人的剩饭。在面子与生存之间,他们虽然也常常感到内心的刺痛,却无法避免继续吃剩饭的命运。

  文学家矫情地说“生活就是一碗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饭”,而社会学家则看得更深邃。著名思想家加尔布雷斯曾专门探讨所谓“丰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按加尔布雷斯的说法,丰裕社会中的贫困,本来应该更好克服,极端的情况下,政府甚至都可能将穷人供养起来。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丰裕社会中的“少数人极端贫困”始终是一个顽症。其原因就在于,丰裕社会中,少数人的贫困“不再成为社会政策感兴趣的对象了”。当“贫困者成为少数人而且没有影响力后”,“为穷人说话的任何政治家与思想家,由于是代表少数而且没有影响力的人说话,使他们自己也成为少数派并且丧失了影响力。结果,政治家和学者都不再和这个社会为贫困所折磨的成员站在一起。”

  无论是从“吃剩饭族”的报道还是网友评论来看,充斥了不屑、调侃与蔑视的口吻,再联系到前两天某法官说“穷人就该去穷人

医院”,持此论调者断定:穷人自己对贫困的形成和积累难辞其咎。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因此他们强烈觉得穷人不配享有社会进步的成果,穷人最多只能获得保障其生存底线的一点点救济,并且应当对相关社会政策感激流涕,严格遵守等级划分,去“该去的地方”,否则就是越轨。

  “吃剩饭族”不仅仅是饮食文化的悲哀,它不露声色地向我们提出一个命题———我们是否还保持对贫穷弱势人群一贯的同情与关注,是否从被娱乐化的苦难新闻中剔出某些真实,进而直面社会给这些人带来的震荡,并共同寻找相应的解决之道,而不是以中产者的优雅姿态笑两声,让新闻背后的故事随风而逝。

  ■毕舸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