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田继贤:关注研究生自杀别拼命微言大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3日01:49 中国青年报

  田继贤

  清华大学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海峡都市报》11月1日)

  客观地说,就一个生命的逝去而言,这件事固然是一个个体悲剧,但我相信,类似生命消失的悲剧,在生活中并不罕见。这样一起普通的个体悲剧,之所以会成为媒体报道、读
者关注的新闻事件,之所以会被许多人读出那么多足以拷问谴责中国高等教育的微言大义,更为根本的原因不在于自杀,不在于研究生,也不在于找不到工作,而在于“清华”。

  一出个体悲剧,真的能承载起那么多的微言大义吗?将这出悲剧诠释为对中国高等教育义正辞严的批判,诠释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批判,恐怕连那逝者,也会在九泉之下感到有几丝不安和莫明其妙吧?

  笔者坦言自己出身清华,但上述之说却并非要为母校辩护什么。笔者也不否认,无论是清华,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抑或是大学生的就业,都可以说是问题不少,甚至是问题丛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者就可以对关涉清华、关涉中国高等教育、关涉大学生就业的任一事件,进行深挖其微言大义的任意解读。因为这种微言大义的诠释,不仅仅对清华不公平,对中国高等教育不公平,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公平,更重要的,其会造成某种视觉影像的错误放大,其会掩盖起,至少是在部分程度上掩盖起那真正存在的更为本质的问题,把真实存在的问题狭隘化、片面化,甚至虚幻化。

  就以此一悲剧事件而言,据报道,自杀者患有抑郁症。自崔永元同志实话实说自己患有抑郁症并且很严重之后,抑郁症也算得上是成了一个时髦的现代病。然而,那么多诠释者,为什么少有人对那位不幸的清华研究生进行抑郁症的解读和诠释?大家对事件的探究为何没有转化为对抑郁症的关注?而在笔者看来,就此事件作为个体悲剧而言,就自杀事件如今早已不再罕见而言,对其进行抑郁症的解读、诠释和关注,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此一悲剧事件首先是一个自杀事件,在不了解自杀者更多情况的前提下,对其比较谨慎和负责任的解读和诠释,恐怕也只能是抑郁症角度。否则,难免会有先入为主的偏颇、武断之嫌疑。而这样至少也丧失了一个批评者应有的严肃、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态度既失,又何言社会批评?

  最后想说的是,笔者就读于清华园时,身边就有过学子自杀的悲剧发生。宏大地从哲学层面说,自杀是生活中、是生命固有的悲剧,或许只要有生命,就会有生命的自杀。现实地从微观而言,自杀首先是心理的病痛,尽管感染那病痛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尽管那病患可能难以彻底地治愈,但关注这种疾病,思考对其的疗救,无疑是社会应首先关注的问题。热闹于其他引人注目的理由,让那病痛的事实,让那抑郁症,在制造了一出个体生命的悲剧之后,从社会的视线里轻轻地滑落,这才是真正生者对死者的冷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