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毕诗成:公共话题的争论最怕鸡同鸭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08:00 长江商报

  自从国人认识到教育、住房、医疗正成为当代国人面临的“三大难题”以后,围绕这些话题展开的争论一时也没停止过。这本是公民意识觉醒与表达权利彰显的好事情,但眼看着火药味越来越重,甚至不乏有人赤膊上阵,大骂江湖之语,却发现有些争论已然开始变味。尽管大家用的都是“权利”、“公益”之类“文明”的字眼,但由于立论角度不同,实际上造成鸡讲鸡的,鸭讲鸭的,各说各话,莫要说达成共识,就连真听听反对方的意见,似乎都丧失了耐心。

  有人说商品房成本不能公开,这是一个“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道理”;有人说商品房关系到国计民生,何况土地属公共财产,成本当然要公开;有省级物价局说要提高医疗价格,通过以技养医实现医院的收支平衡,批评者则认为这无疑是变着法的涨价,简直“无视人民利益”;有教育工作者核算成本,说目前的教育收费是高了点,但比起大学运行成本来算不上高,结果在网络上被骂个狗血淋头。甚至还包括银行该不该收查询费、石油公司、水力公司能不能涨价,这样的争论在媒体上随处可见。

  单方面看,各方观点都各有道理:院长、校长、行长、

开发商老总都要先把自身生存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来考量,在“财政紧张”或“需要大投资启动”等理由下要生存,当然要价格涨一涨、收费提一提,“我们也要吃饭嘛”。对立方则认为,你们占有一定的公共资源,就应该先讲“公益性”,怎么能置老百姓的压力于不顾?“老百姓也要吃饭嘛!”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角度,派生出迥异的观点。

  而所有的问题似乎可以归为同一个“本质”,笔者以为,那就是我们的社会改革,还没有很好地划清“公利”与“私利”的界限。这样的背景下,一方高谈的是作为个别单位的生存,另一方阔论的是作为集体单位的公益责任,怎么能找到共识?

  任何改革都是不同力量对比、博弈之后形成妥协,最后形成一定的制度安排。民众之所以只能叫苦,而无能为力,也正是因为民众的利益在博弈中没有最大程度地彰显,造成了结构性的利益失衡。

  有些问题可以搁置不争论,但涉及到公利私利的部分,必须如同前些年的企业改革那样“权责清晰”。背靠公共资源,以“财政紧张”为理由,过分张扬“私利”,结果只会是“公权滥用”,受害的只能是老百姓。

  当务之急是政府要把自己的责任、公立机构的责任界定清楚,不能允许“公私同体”的继续存在。如果在当前这种局面下放弃自己的职责,不去保护产权和维护秩序,任由“公私同体”继续下去,只会如孙立平先生所言,继续扩大社会的失衡。而在“公私同体”的语境之下,对于公共话题的任何争论只会是在各说各话的情况下加重着社会观念的断裂,瓦解着继续改革尚存的共识,实在难以争论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毕诗成(陕西西安媒体评论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