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艾琳:天然气涨价是特权对公权的蹂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1日11:11 新华网

  艾 琳 作者文集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副处长王晶在“第二届中国天然气国际峰会2006”上透露,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11月10日《东方网》)

  此前,有关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联名上书要求给天然气涨价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现在这个传闻终于得到了证实。看来,天然气涨价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该不该涨、能不能涨的无谓争论了。

  石油巨头和有关部门提出给

天然气涨价的理由十分简单,那就是天然气价格偏低,与国际不接轨,必须通过调价来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这条理由看起来似乎很充分:实行市场经济,当然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价格;搞对外开放,当然也应该与国际接轨。其实不然,我看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疑惑:一是既然天然气价格偏低,为什么石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还那么高呢?二是假使天然气价格真的偏低了,但石油企业的利润在中国为什么还仍然排在前面呢?三是如果天然气价格必须与国际接轨,那老百姓的收入是否也应该与国际接轨,总不能让老百姓拿着远低于国际水平的工资支付与国际水平相当的天然气价格吧?

  正因为如此,用天然气价格偏低和国际接轨来衡量天然气是否应该涨价,理由并不充分,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存在明显不公。

  现在的一些垄断企业,都存在一种通病:如果企业利益高于国际行情,就不与国际接轨;如果企业利益低于国际行情,就想与国际接轨。天然气如此,银行跨行收费也是如此。其实,说到底,这些行为都是一种权力异化的结果。

  权力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如果为大多数人服务,就会变成一种公权,相反,如果只为少数人服务,就有可能成为一种私权。目前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本该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公权被特殊利益集团、垄断企业左右后,就变成了一种特权。在特权条件下,权力就成了一种资源,一种为特殊利益集团、垄断企业谋利的手段。

  有关专家认为天然气价格偏低,石油巨头企业要求给天然气涨价,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与国际接轨,对此我们没有多少异议。但唯一不敢苟同的是,涨价也好,与国际接轨也罢,都需要结合中国国情,需要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一味强调企业利益,强调与国际接轨,而脱离老百姓收入偏低这个现实,脱离老百姓收入与国际脱轨这个现实,就让人难以接受了。更重要的是,石油企业都是属于高利润行业,那他们的利润来自何处,又应该用到何处,这是个应该明确的问题。

  这次关于天然气是否涨价的问题,其实依旧是一次利益博弈。但如果在出台这一调价方案时,不能从整体上考虑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那这样的调价,很有可能又是一次特权战胜公权的“范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