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mangazine.名牌专题 > 正文

向熹:看懂政治这出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3日14:45 mangazine.名牌

  向熹

  入秋以来,亚洲的政局大戏连连:

  泰国,在颂提将军的坦克威力下,看守内阁总理他信流亡海外,内阁重组;

  台湾地区,“红衫军”有组织有计划的“倒扁”运动如火如荼,“百万围攻”声势惊人,但陈水扁始终相信“民意如流水”,岿然不动;

  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甫上任,东亚各国冀望在其任期内,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能有所改变,东亚各国与日本的关系比小泉时期能有所改善;

  朝鲜矢志不渝地进行了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谴责决议,中国也坚定地要求其回到

六方会谈的桌上,但朝鲜称只有美国改变对朝政策才会重回谈判。六方会谈的前提又颠倒过来;…… 政治是让男人兴奋的东西,这么多生猛的政治事件,在男人圈子里自然少不了评论。夸夸其谈时,我尝试在言谈者中做一个游戏:假如你是陈水扁,你会如何选择前途?假如你是颂提,你会否有政变之外的其他选择?游戏环节还包括:当参与者选择一种方案后,要接受听众的评价。

  游戏中我发现,一些人失去旁观的优势,面对政治难题时,不知所措;一些人则说着狠话,表现出不顾其他、只为斗赢的态度,但当“狠”人面对接踵而至的道德质疑时,又辩解苍白。

  这时,我才明白,政治(不是政治学)原来真的是有门槛的。

  中国人对政治的看法,受到两重干扰:一重是“以官为师”的传统,让我们总是幻想“政统”与“道统”的统一,总是以普世价值来评判政治行为;另一重是将一些中低层的公务(事务官)形象与政治家混在一起,看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的处事才华。

  政治的门槛,第一重是价值标准。

  为什么带着普世价值、怀着理想主义走入政治领域者,皆不得善终,而另一些以普世价值评价会被归入“恶”的人却成就了政治事业?无论是对以国家利益为根本标准的国际政治领域,还是在以“民生”为终极评价的国内政治领域,政治伦理似乎都是一个让人挠头的事情。换句浅白的话说,面对政治,对错、美丑、善恶的标准是否不确定?旁观者谈论的是热闹,但身处政治圈中的人如何自处呢?他们如何平衡心中的道德律与现实?到底是不是像世人想象的那样,政治家天生就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原则呢?

  当然,这是一个老问题,八十多年前,马克思·韦伯创造了两个词“信念伦理”、“责任伦理”用以解答这个问题。“信念伦理”是指注重过程、手段的正义,有着“善”的目的,但不主动控制结果;“责任伦理”以结果为目的,而不顾及过程、手段的“恶”或产生“恶”的副产品。

  作为一个对东西方宗教进行过深入研究的大学者,韦伯现实地指出了世间没有一种伦理能被用来调节“性爱关系、商业关系、家庭关系和政治关系”,而“政治的决定性手段是暴力”,因而政治家只对结果负责,他们信奉的是“责任伦理”。韦伯因此尖刻地说:“为自己和他人追求灵魂得救的人,不应在政治这条道上求之,因为政治有着完全不同的任务,只能靠暴力来完成。”

  后来,不少政治学者质疑韦伯的观点,认为,他的观点只会为政治之恶找借口,他关于权威的论述,也只从现实存在着手,不考虑对人类的终极效果,客观上会被用来为独裁辩护。

  我倒是很理解韦伯,因为,创造这些概念本不是用来分析事实应该如何评价,政治在某个阶段的趋势是什么,他只是告诉那些想从政的人,应该看清政治是一个完全不同于普通环境的领域,不要用普世的价值标准去规范政治行为,否则不免败亡。

  只有认清了政治领域的价值标准的特殊性,才不至于只会肤浅地用“政治最脏”之类话语作无益的评价。

  政治的第二重门槛,是对从政者个人素质的要求。

  还是来看看韦伯的评价吧,1919年,韦伯在

慕尼黑发表他最后也是最著名的演说— 《以政治为业》 。在演讲的末尾,他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政治家的敬意,他说:“所有历史经验都在证明一条真理:可能之事皆不可得,除非你执著地寻觅这个世界上的不可能之事。但只有领袖才能做这样的事,他不但应是领袖,还得是十分平常意义上的英雄。即便是那些既非领袖又非英雄的人,也必须使自己具有一颗强韧的心,以便能够承受自己全部希望的破灭。他们现在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们甚至连今天可能做到的事也做不成。”

  “尽管他面临的世界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为之献身,他仍能无怨无悔,仍能说‘等着瞧’,这时,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在本期开篇写这些,是因为,我想,有了对政治的认识,有了对政治家的认识,才能真正读懂我们本期奉上的“20世纪政变史记”这个封面专题,才不会仅仅从中收获一场热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